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工艺热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炉体排风控制装置,包括气压驱动单元、开关机构和风口结构单元,所述的开关机构设置有开关主体,所述的气压驱动单元可驱动该开关主体,使该开关主体直线往复运动,从而执行对风口结构单元的开启和关闭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炉体排风的开关机构进行有效控制,使炉体排风控制可靠安全;同时能够有效阻挡炉体热量的逸出,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炉体排风控制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进行精确运作,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工艺热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炉体排风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半导体工艺热处理领域中,炉体排风控制装置的结构较复杂,现有排风控制装置的开关机构,多采用轮式往复运动结构或绕固定点旋转式结构,这些结构需要较大的安装及操作空间,结构复杂,缺乏稳定性,对炉体的隔热效果不理想,成本较高,安全隐患较多。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做了有益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气动单元,准确有效地实现炉体冷却排风的开关控制,并能够实时监控气动单元的动作状态的炉体排风控制装置。(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炉体排风控制装置,其包括气压驱动单元、开关机构和风口结构单元,所述的开关机构设置有开关主体,所述的气压驱动单元可驱动该开关主体,使该开关主体直线往复运动,从而执行对风口结构单元的开启和关闭动作。进一步,所述的开关机构还包括开关连接部,所述的开关主体与该开关连接部相连;所述的气压驱动单元包括气缸,所述的气缸与所述的开关连接部相连,该气缸通过该开关连接部带动所述的开关主体运动;所述的气缸处于其行程的两个终点位置时,所述的开关主体处于对风口结构单元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此外,所述的开关主体为耐高温隔热材料制成。再进一步,所述的气压驱动单元还包括气缸连接部,所述的气缸与气缸连接部相连;所述的气缸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柱形安装销;所述的开关连接部设有长圆孔,该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的柱形安装销横向地安装在所述的长圆孔中,所述的开关连接部与气缸连接部通过该柱形安装销相连。此外,所述的气压驱动单元还包括气缸固定架,所述的气缸固定架的端部设有安装通孔,且所述的气缸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的气缸固定架上;旋松所述的螺母,可调整该气缸在气缸动作方向上的位置。进一步,所述的开关机构还包括开关罩板,所述的开关罩板设置在开关主体上;所述的开关连接部与该开关罩板固定连接。进一步,还包括开关状态监控单元;所述的开关状态监控单元上设置有第一位置信号开关、第二位置信号开关和开关触板;所述的开关连接部与所述的开关触板连接,在所述的气缸行程的两个终点,所述的开关连接部带动所述的开关触板,使该开关触板分别触发所述的第一位置信号开关和第二位置信号开关。此外,所述的风口结构单元包括风口隔热板和风口隔热罩,所述的风口隔热罩设在所述的风口隔热板上;所述的风口隔热板和风口隔热罩上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风口隔热板和风口隔热罩之间形成半密封空间,用于容纳开关主体,用于容纳开关主体;所述的半密封空间的侧部设有一个开口,用于通过开关主体,所述的开关主体穿过该开口并可在所述的半封闭空间直线往复移动;在开关机构开启状态下,所述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形成通路;在开关机构关闭状态下,所述的开关主体完全隔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的开关机构在开关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的开关主体两侧设有导向杆安装部,所述的风口结构单元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杆相对应的导向座;所述的导向杆一端与所述的导向杆安装部固定相连,该导向杆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的导向座内且可沿该导向座移动。所述风口结构单元还包括隔热罩固定板,所述隔热罩固定板安装在风口隔热罩外部,该隔热罩固定板将风口隔热罩与风口隔热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导向座与所述隔热罩固定板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所述的开关主体上设置有上滑条,在所述的风口结构单元的半封闭空间中设置有与所述上滑条相对应的下滑条,且该上滑条可在下该滑条上相对滑动。其中,所述的上滑条和下滑条的材质为陶瓷。此外,所述的开关主体在其动作方向上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凸缘结构,在所述的开关机构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时,该开关主体前、后端的凸缘结构能够分别卡置于所述的半封闭空间侧部开口的端面。(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和产品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能够利用实时的监控单元,有效对炉体排风的开关机构进行控制,使炉体排风控制可靠安全;2.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阻挡炉体热量的逸出,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3.本专利技术的炉体排风控制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进行精确运作,且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开关机构与风口结构单元的连接结构图;图4是图3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开关机构的结构图;图6是图5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压驱动单元和开关状态监控单元连接的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组件列表如下I、气压驱动单元;2、开关状态监控单元;3、开关机构;4、风口结构单元;11、气缸连接部;12、气缸安装架;21、位置信号开关;22、开关触板;23、固定架;31、开关主体;32、罩板;33、开关连接部;34、导向杆安装部;35、上滑条;36、导向杆;41、风口隔热板;42、风口隔热罩;43、隔热罩固定板;44、下滑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的一种炉体排风控制装置,主要由气压驱动单元I、开关状态监控单元2、开关机构3和风口结构单元4构成。所述的气压驱动单元I与开关机构3相连,并驱动开关机构3对风口结构单元4进行关闭和开启动作;所述的开关状态监控单元2能够对开关机构3实时的监控,监控开关机构3的位置状态。如图7所示,气压驱动单元I由气缸、气缸固定架12、气缸连接部11等构成,当然也可以是由其他气压驱动设备构成;开关状态监控单元2由位置信号开关21、开关触板22、固定架23等构成; 如图3所示,开关机构3由开关主体31、罩板32、上滑条35、开关连接部33、导向杆安装部34等构成;如图3和图4所示,风口结构单元4由风口隔热板41、风口隔热罩42、隔热罩固定板43、下滑条44等构成。如图7所示,气缸连接部11与开关连接部33连接,同时该开关连接部33与开关触板22相连接,当气缸动作时,通过气缸连接部11可以带动开关机构3执行开启和关闭风口结构单元4的动作,开关触板22则会随着开关机构3的开启或关闭变换位置。气缸行程中,由于开关触板22的一端与上述的开关连接部33相连,该气缸可带动开关触板22,使其另一端可在开关状态监控单元2的固定架23上部相应变换位置,并且开关触板22将会触发安装在固定架23上的位置信号开关21。在固定架23上,可在开关触板22的行程上安装多个位置信号开关21,特别如图7所示,可分别在开关触板22的动作的两个终点位置设置位置信号开关21 ;触发该位置信号开关21,该位置信号开关21将产生电信号,将开关的状态传送到控制终端。如图I和图5所示,气缸连接部11与开关连接部33相连接,但并非刚性连接,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一肘接头,肘接头上设置有柱形安装销,柱形安装销在肘接头的安装孔内是可以转动的,在开关连接部33上设置有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气缸连接部11中的柱形安装销被安装在这个长圆孔之中,从而使气缸连接部11与开关连接部33相连。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当气缸与开关主体31在高度上出现误差时,长圆孔与柱形安装销的这种配合可以很容易地消除这样的误差,同时又能保证在气缸的动作方向上动作的准确。另外,如图7所示,气缸的安装在其动作方向上是可以进行调节的,由于通常炉体的安装是固定的,无法调节的,当炉体顶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体排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气压驱动单元、开关机构和风口结构单元,所述的开关机构设置有开关主体,所述的气压驱动单元可驱动该开关主体,使该开关主体直线往复运动,从而执行对风口结构单元的开启和关闭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少东,董金卫,赵燕平,钟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