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筒挡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40626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燥筒挡轮装置,属于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挡轮、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螺栓、第二挡轮、第二调节板和第二调节螺栓,挡轮底座上表面两端分别固定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第一调节板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调节螺栓,第二调节板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一挡轮和第二挡轮的侧面为斜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挡轮与干燥筒托圈的接触面为斜面,减少了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燥筒挡轮装置,属于浙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浙青混凝土主要施工于交通要道、桥面、隧道、机场及寒冷地段的表层。须保证高气温下不受影响,防水、防滑、耐久、防龟裂等。浙青混凝土通过浙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加工,浙青混凝土搅拌设备主要包括料仓、干燥筒、燃烧器、提升机及烟 。燃烧器的对干燥筒中的浙青混凝土进行加热。在使用过程中,干燥筒的筒体是倾斜的,筒体会往低处滚动,因此需要一个挡轮装置限制干燥筒的滚动。现有的挡轮装置的截面是矩形,在使用过程中,其外圈的么线速度与干燥筒托圈的线速 度不同,容易发生磨损,减少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干燥筒挡轮装置,不容易发生磨损,提闻了使用寿命。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干燥筒挡轮装置包括挡轮底座、第一挡轮底板、第一挡圈、第一挡轮轴、第一紧固螺母、第一压盖、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二挡轮底板、第二挡轮轴、第二挡圈、第二紧固螺母、第二压盖、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挡轮底座的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挡轮底板和第二挡轮底板。第一挡轮轴下端焊接在第一挡轮底板上,第一挡轮轴上套装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套装第一挡轮。所述第一挡轮和第一挡轮底板之间设有第一挡圈,第一挡圈下端焊接在第一挡轮底板上。所述第一挡轮轴上端套装第一压盖,第一挡轮轴上端螺接第一紧固螺母,第一紧固螺母压紧第一压盖。第二挡轮轴下端焊接在第二挡轮底板上,第二挡轮轴上套装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上套装第二挡轮。所述第二挡轮和第二挡轮底板之间设有第二挡圈,第二挡圈下端焊接在第二挡轮底板上。所述第二挡轮轴上端套装第二压盖,第二挡轮轴上端螺接第二紧固螺母,第二紧固螺母压紧第二压盖,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挡轮、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螺栓、第二挡轮、第二调节板和第二调节螺栓,挡轮底座上表面两端分别固定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第一调节板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调节螺栓,第二调节板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一挡轮和第二挡轮的侧面为斜面。所述第一挡轮底板和第二挡轮底板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压盖和第一挡轮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压盖和第二挡轮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挡轮轴上端连接第一油杯。所述第二挡轮轴上端连接第二油杯。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前端与第一挡轮底板侧面紧密接触。所述第二调节螺栓前端与第二挡轮底板侧面紧密接触。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挡轮与干燥筒托圈的接触面为斜面,减少了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_挡轮底座、2-第一挡轮底板、3-第一挡圈、4-第一挡轮轴、5-第一油杯、6-第一紧固螺母、7-第一压盖、8-第一密封圈、9-第一挡轮、10-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12-第一调节板、13-第一调节螺栓、14-第二挡轮底板、15-第二挡轮轴、16-第二挡圈、17-第二挡轮、18-第二油杯、19-第二紧固螺母、20-第二压盖、21-第二密封圈、22-第三轴承、23-第四轴承、24-第二调节板、25-第二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挡轮底座I、第一挡轮底板2、第一挡圈3、第一挡轮轴4、第一紧固螺母6、第一压盖7、第一挡轮9、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11、第一调节板12、第一调节螺栓13、第二挡轮底板14、第二挡轮轴15、第二挡圈16、第二挡轮17、第二紧固螺母19、第二压盖20、第三轴承22、第四轴承23、第二调节板24和第二调节螺栓25。挡轮底座I的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挡轮底板2和第二挡轮底板14,第一挡轮底板2和第二挡轮底板14左右对称分布。第一挡轮轴4下端焊接在第一挡轮底板2上,第一挡轮轴4上套装第一轴承10和第二轴承11,第一轴承10和第二轴承11上套装第一挡轮9。所述第一挡轮9和第一挡轮底板2之间设有第一挡圈3,第一挡圈3下端焊接在第一挡轮底板2上。所述第一挡轮轴4上端套装第一压盖7,第一挡轮轴4上端螺接第一紧固螺母6,第一紧固螺母6压紧第一压盖7。所述第一压盖7和第一挡轮9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8。所述第一挡轮轴4上端连接第一油杯5,通过第一油杯5来添加润滑油。第二挡轮轴15下端焊接在第二挡轮底板14上,第二挡轮轴15上套装第三轴承22和第四轴承23,第三轴承22和第四轴承23上套装第二挡轮17。所述第二挡轮17和第二挡轮底板14之间设有第二挡圈16,第二挡圈16下端焊接在第二挡轮底板14上。所述第二挡轮轴15上端套装第二压盖20,第二挡轮轴15上端螺接第二紧固螺母19,第二紧固螺母19压紧第二压盖20。所述第二压盖20和第二挡轮17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1。所述第二挡轮轴15上端连接第二油杯18,通过第二油杯18来添加润滑油。挡轮底座I上表面两端分别固定第一调节板12和第二调节板24,第一调节板12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调节螺栓13,第二调节板24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调节螺栓24。所述第一调节螺栓13前端与第一挡轮底板2侧面紧密接触,第二调节螺栓24前端与第二挡轮底板14侧面紧密接触。所述第一挡轮9和第二挡轮17的侧面为斜面,斜面能够紧贴干燥筒托圈,使得第一挡轮9和第二挡轮17与干燥筒托圈转速相同,减少第一挡轮9和第二挡轮17的侧面磨损,提闻了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干燥筒挡轮装置,包括挡轮底座(I)、第一挡轮底板(2)、第一挡圈(3)、第一挡轮轴(4)、第一紧固螺母(6)、第一压盖(7)、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11)、第二挡轮底板(14)、第二挡轮轴(15)、第二挡圈(16)、第二紧固螺母(19)、第二压盖(20)、第三轴承(22)和第四轴承(23),挡轮底座(I)的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挡轮底板(2)和第二挡轮底板(14);第一挡轮轴(4)下端焊接在第一挡轮底板(2)上,第一挡轮轴(4)上套装第一轴承(10)和第二轴承(11),第一轴承(10)和第二轴承(11)上套装第一挡轮(9);所述第一挡轮(9)和第一挡轮底板(2)之间设有第一挡圈(3),第一挡圈(3)下端焊接在第一挡轮底板(2)上;所述第一挡轮轴(4)上端套装第一压盖(7),第一挡轮轴(4)上端螺接第一紧固螺母(6),第一紧固螺母(6)压紧第一压盖(7);第二挡轮轴(15)下端焊接在第二挡轮底板(14)上,第二挡轮轴(15 )上套装第三轴承(22 )和第四轴承(23 ),第三轴承(22 )和第四轴承(23)上套装第二挡轮(17);所述第二挡轮(17)和第二挡轮底板(14)之间设有第二挡圈(16),第二挡圈(16)下端焊接在第二挡轮底板(14)上;所述第二挡轮轴(15)上端套装第二压盖(20),第二挡轮轴(15)上端螺接第二紧固螺母(19),第二紧固螺母(19)压紧第二压盖(20),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挡轮(9)、第一调节板(12)、第一调节螺栓(13)、第二挡轮(17)、第二调节板(24)和第二调节螺栓(25),挡轮底座(I)上表面两端分别固定第一调节板(12)和第二调节板(24),第一调节板(12)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调节螺栓(13),第二调节板(24)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调节螺栓(24);所述第一挡轮(9)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燥筒挡轮装置,包括挡轮底座(1)、第一挡轮底板(2)、第一挡圈(3)、第一挡轮轴(4)、第一紧固螺母(6)、第一压盖(7)、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11)、第二挡轮底板(14)、第二挡轮轴(15)、第二挡圈(16)、第二紧固螺母(19)、第二压盖(20)、第三轴承(22)和第四轴承(23),挡轮底座(1)的上表面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挡轮底板(2)和第二挡轮底板(14);第一挡轮轴(4)下端焊接在第一挡轮底板(2)上,第一挡轮轴(4)上套装第一轴承(10)和第二轴承(11),第一轴承(10)和第二轴承(11)上套装第一挡轮(9);所述第一挡轮(9)和第一挡轮底板(2)之间设有第一挡圈(3),第一挡圈(3)下端焊接在第一挡轮底板(2)上;所述第一挡轮轴(4)上端套装第一压盖(7),第一挡轮轴(4)上端螺接第一紧固螺母(6),第一紧固螺母(6)压紧第一压盖(7);第二挡轮轴(15)下端焊接在第二挡轮底板(14)上,第二挡轮轴(15)上套装第三轴承(22)和第四轴承(23),第三轴承(22)和第四轴承(23)上套装第二挡轮(17);所述第二挡轮(17)和第二挡轮底板(14)之间设有第二挡圈(16),第二挡圈(16)下端焊接在第二挡轮底板(14)上;所述第二挡轮轴(15)上端套装第二压盖(20),第二挡轮轴(15)上端螺接第二紧固螺母(19),第二紧固螺母(19)压紧第二压盖(20),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挡轮(9)、第一调节板(12)、第一调节螺栓(13)、第二挡轮(17)、第二调节板(24)和第二调节螺栓(25),挡轮底座(1)上表面两端分别固定第一调节板(12)和第二调节板(24),第一调节板(12)通过螺纹连接第一调节螺栓(13),第二调节板(24)通过螺纹连接第二调节螺栓(24);所述第一挡轮(9)和第二挡轮(17)的侧面为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路通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