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单元以及包括该墙体单元的墙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3979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墙体结构,具体提供一种墙体单元以及墙体系统。墙体单元包括矩形单元本体,单元本体四边设有两组安装槽:设置在单元本体相邻两条边上的凸形安装槽以及设置在凸形安装槽相对边上的凹形安装槽,凸形安装槽与对应的凹形安装槽相匹配。墙体系统包括若干个墙体单元,以及将墙体单元与建筑物相固定的第一收口槽件和第二收口槽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墙体单元和墙体系统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自由组合形成墙体的墙体单元,以及包括该墙体单元的墙体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通常以砖块迭砌的施工方式来构筑建筑物的墙体,这种施工方式需要施工人员把每块砖块一块接一块地由地面向室顶堆砌成大面积的墙体。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达到相应的建筑标准,如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整个墙体与水平面垂直。这就造成了施工时间长、成本高,且很容易因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问题造成墙体倾斜而达不到相应的建筑标准。现有技术中还出现了另一种构筑墙体的施工方式,主要是预先制成整面的墙体,再使用大型起重机将整个墙体装配至建筑物的空间内。其缺点在于预制组件体积巨大,制作困难、运输不便,搬运和安装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物墙体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周期长、运输成本较高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筑墙体的墙体单元,既能进行墙体的快速安装,又方便运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体单元,包括矩形单元本体,所述单元本体四边设有两组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单元本体相邻两条边上的凸形安装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形安装槽相对边上的凹形安装槽,所述凸形安装槽与对应的凹形安装槽相匹配。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墙体单元中,所述凹形安装槽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元本体边上的导槽,所述凸形安装槽包括设置在所述单元本体边上的与所述导槽相配合的导轨。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墙体单元中,所述导轨朝外的一侧设有导角。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墙体单元中,所述凹形安装槽包括两条所述导槽,所述凸形安装槽包括两条所述导轨,所述两条导轨之间还设有线槽。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墙体单元中,所述两条导槽之间的突起部分设有导边,所述线槽槽壁设有与所述导边相匹配的拔模斜度。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墙体单元中,所述单元本体内设有连通所述导槽和线槽的连线通道。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墙体单元中,所述连线通道与所述导槽或线槽的连接处设有过渡圆角。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建筑物墙体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周期长、运输成本较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墙体单元的墙体系统,能够实现快速施工,且运输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括如上所述墙体单元的墙体系统,包括若干个墙体单元,以及将墙体单元与建筑物相固定的第一收口槽件和第二收口槽件。所述墙体单元包括矩形单元本体,所述单元本体四边设有两组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单元本体相邻两条边上的凸形安装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形安装槽相对边上的凹形安装槽,所述凸形安装槽与对应的凹形安装槽相匹配;所述第一收口槽件的一侧面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建筑物上而相对的另一侧面设有与墙体单元的凸形安装槽相配合的第一收口槽;所述第二收口槽件的一侧面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建筑物上而相对的另一侧面设有与墙体单元的凹形安装槽相配合的第二收口槽。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墙体系统中,所述第一收口槽件和第二收口槽件中的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口槽件或第二收口槽件上的螺钉孔、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螺钉、与穿过螺钉孔的螺钉相配合的螺母。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墙体单元以及使用该墙体单元构筑的墙体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墙体单元包括矩形单元本体,而单元本体的四条边分别设有两组安装槽凸形安装槽和凹形安装槽,其中单元本体的凸形安装槽能够与凹形安装槽相配合,使得两块相同的墙体单元能够固定组合在一起;当多块相同的墙体单元组合在一起时就能形成墙体,实现墙体的快速安装;由于墙体单元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较小的尺寸,这样方便搬运, 节省安装成本;同时由于墙体单元的两组安装槽分别设置在单元本体的四条边上,同尺寸的墙体单元具有互换性,因而可以实现批量制作,节省制作成本。而墙体系统还包括第一收口槽件和第二收口槽件,其第一收口槽和第二收口槽分别与墙体单元的凹形安装槽和凸形安装槽相配合,从而将多个墙体单元组成的墙体固定在建筑物上,构筑成完整的墙体系统。更进一步地,通过在凸形安装槽上设置线槽,并在墙体单元内设置连通导槽和线槽的连线通道,从而可以在墙体单元内安装线路,而无需在墙体成型后再开设线槽,节省了后期墙体装修的时间和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墙体单元的主视图;图Ia是图I的剖视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图2a是图2的I部放大图;图2b是图2的II部放大图;图2c是两块墙体单元组装后在A-A剖视线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的B-B剖视图;图3a是两块墙体单元组装后在B-B剖视线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包括上述墙体单元的墙体系统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爆炸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l、la、2、2a、2b、2c、3、3a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墙体单元中,包括矩形单元本体100,单元本体100四边设有两组安装槽凸形安装槽110和凹形安装槽120,其中凸形安装槽110设置在单元本体100相邻两条边上,而凹形安装槽120设置在另两条边上,即设置在凸形安装槽110相对的边上,凸形安装槽110与对应的凹形安装槽120相匹配。如图l、la所示,在墙体单元的优选实施例中,两条凸形安装槽110分别设置在单元本体的左边101和顶边102,两条凹形安装槽120分别设置在单元本体的右边103和底边104。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设置凹形安装槽120包括设置在单元本体100边上的导槽121,优选设置每个凹形安装槽120包括两条导槽121,如图2、2b所示。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设置凸形安装槽110包括设置在单元本体100边上的导轨111,优选设置每个凸形安装槽110包括两条导轨111,如图2、2a所示。如图2c所示,当相邻两墙体单元左右拼接在一起时,左侧墙体单元右边的凹形安装槽120的导槽121正好与右侧墙体单元左边的凸形安装槽110的导轨111相配合,使得左侧墙体单元和右侧墙体单元拼接在一起,用来构筑墙体。同样如图3所示,在单元本体100顶边的凸形安装槽110包括两条导轨111,在单元本体100底边的凹形安装槽120包括两条导槽121。如图3a所示,当相邻两墙体单元上 下拼接在一起时,上侧墙体单元底边的凹形安装槽120的导槽121正好与下侧墙体单元顶边的凸形安装槽110的导轨111相配合,使得上侧墙体单元和下侧墙体单元拼接在一起,用来构筑墙体。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在凸形安装槽110的两条导轨111之间设置线槽112,如图2c,3a所示,当凸形安装槽110的导轨111插入凹形安装槽120的导槽121内时,凹形安装槽120与凸形安装槽110之间留有空隙,即为线槽112,该线槽112方便在墙体内设置电线、信号线等线路。最好在两导槽121之间的突起部分设置导边122,在线槽112槽壁上设置拔模斜度112a,方便将两导槽121之间的突起部分插入两导轨111之间的线槽112顶部,实现快速安装,进一步使得两墙体单元可靠地安装在一起。同样为了方便安装,最好在导轨111朝外的一侧设置导角,方便将导轨111插入对应的导槽121内。最好在单元本体100内设置连线通道,连线通道130连通导槽121和线槽112,使得线路能够穿过墙体单元的内部,方便在墙体组合后进行布线施工。最好在连线通道130和导槽121或线槽112的连接处设置过渡圆角131,使得安装时线路更容易穿过连线通道130,进一步方便了布线施工。如图4、5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单元本体,所述单元本体四边设有两组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单元本体相邻两条边上的凸形安装槽以及设置在所述凸形安装槽相对边上的凹形安装槽,所述凸形安装槽与对应的凹形安装槽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民李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TDF亚洲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