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式自动补水罐,包括调节罐、进水口、压力表、液位控制器、负压消除器、紧急进气阀、出水口、进水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口、压力表、液位控制器和负压消除器设置在所述调节罐的上方,所述紧急进气阀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调节罐的底部,所述进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一侧,所述过滤式自动补水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罐内部的水源过滤装置,所述水源过滤装置为四周设有流水小孔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上端开口与所述进水口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管道结构的下端与所述调节罐的底部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过滤掉市政自来水管网中的固体杂质,有效保护补水设备的水泵不受损毁,避免经济损失,并保证了自来水的正常供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来水供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过滤式自动补水罐。
技术介绍
水利资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在工业及居民生活中,为了解决因自来水压力不足的用水困难或节约能源、降低能源使用成本,往往需要使用补水设备。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补水设备存在以下问题自来水的市政管网由于自身材料的生锈老化、地面的破坏性施工、气温的骤降或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操作失误,会导致自来水管网内部出现硬质固体或韧性物体等杂质,比如塑料块、铁锈块或塑料布,当市政管网停止供水或水压不足时,传统的补水设备启动运转后,上述硬质固体或韧性物体会进入补水设备的水泵,严重地损毁水泵,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影响了自来水的及时正常供 应,进而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式自动补水罐,本专利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过滤掉市政自来水管网中的固体杂质,有效保护补水设备的水泵不受损毁,避免经济损失,保证自来水的及时正常供应。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过滤式自动补水罐,包括调节罐、进水口、压力表、液位控制器、负压消除器、紧急进气阀、出水口、进水压力传感器,所述调节罐为全封闭结构,所述进水口、所述压力表、所述液位控制器和所述负压消除器设置在所述调节罐的上方,所述紧急进气阀和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调节罐的底部,所述进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一侧,所述进水口的上端与市政自来水管道相连接,所述过滤式自动补水罐还包括水源过滤装置,所述水源过滤装置为设置在所述调节罐内部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上端开口与所述进水口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管道结构的下端与所述调节罐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管道结构的四周设有流水的小孔。优选的,所述过滤式自动补水罐还包括可开启或闭合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调节罐的底部、并与所述管道结构的下端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管道结构为圆柱形或方柱形。优选的,所述小孔为对齐排列或交错排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式自动补水罐设置有管道型的水源过滤装置,能够及时、有效地过滤掉市政自来水管网中的固体杂质,有效保护补水设备的水泵不受损毁,避免经济损失,保证自来水的及时正常供应,此外,通过排污口能够有效地清除水源过滤装置中积累的固体杂质,使用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其中1、进水口,2、压力表,3、液位控制器,4、负压消除器,5、紧急进气阀,6、出水口,7、排污口,8、水源过滤装置,9、进水压力传感器,10、标牌,11、消毒器接口,12、调节罐。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I· 如图I、图2和图3所示的过滤式自动补水罐,包括调节罐12、进水口 I、压力表2、液位控制器3、负压消除器4、紧急进气阀5、出水口 6、进水压力传感器9、水源过滤装置8、可开启或闭合的排污口 7、消毒器接口 11、标牌10,调节罐12为全封闭结构,进水口 I、压力表2、液位控制器3和负压消除器4设置在调节罐12的上方,紧急进气阀5和出水口 6设置在调节罐12的底部,进水压力传感器9设置在进水口 I的一侧,消毒器接口 11设置在调节罐12的斜上方,标牌10位于调节罐12的正前面,进水口 I的上端与市政自来水管道相连接,水源过滤装置8是设置在调节罐12内部的圆柱形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上端开口与进水口 I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管道结构的下端与调节罐1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管道结构的四周设有流水的对齐排列的小孔,排污口 7设置在调节罐12的底部、并与所述管道结构的下端相连通。实施例2 一种过滤式自动补水罐,包括调节罐、进水口、压力表、液位控制器、负压消除器、紧急进气阀、出水口、进水压力传感器、水源过滤装置、可开启或闭合的排污口、消毒器接口、标牌,调节罐为全封闭结构,进水口、压力表、液位控制器和负压消除器设置在调节罐的上方,紧急进气阀和出水口设置在调节罐的底部,进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进水口的一侧,消毒器接口设置在调节罐的斜上方,标牌位于调节罐的正前面,进水口的上端与市政自来水管道相连接,水源过滤装置是设置在调节罐内部的方柱形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上端开口与进水口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管道结构的下端与调节罐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管道结构的四周设有流水的交错排列的小孔,排污口设置在调节罐的底部、并与所述管道结构的下端相连通。权利要求1.一种过滤式自动补水罐,包括调节罐、进水口、压力表、液位控制器、负压消除器、紧急进气阀、出水口、进水压力传感器,所述调节罐为全封闭结构,所述进水口、所述压力表、所述液位控制器和所述负压消除器设置在所述调节罐的上方,所述紧急进气阀和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调节罐的底部,所述进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一侧,所述进水口的上端与市政自来水管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式自动补水罐还包括水源过滤装置,所述水源过滤装置为设置在所述调节罐内部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上端开口与所述进水口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管道结构的下端与所述调节罐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管道结构的四周设有流水的小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滤式自动补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式自动补水罐还包括可开启或闭合的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调节罐的底部、并与所述管道结构的下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过滤式自动补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结构为圆柱形或方柱形。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过滤式自动补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为对齐排列或交错排列。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式自动补水罐,包括调节罐、进水口、压力表、液位控制器、负压消除器、紧急进气阀、出水口、进水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口、压力表、液位控制器和负压消除器设置在所述调节罐的上方,所述紧急进气阀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调节罐的底部,所述进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一侧,所述过滤式自动补水罐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罐内部的水源过滤装置,所述水源过滤装置为四周设有流水小孔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上端开口与所述进水口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管道结构的下端与所述调节罐的底部相连接,本专利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过滤掉市政自来水管网中的固体杂质,有效保护补水设备的水泵不受损毁,避免经济损失,并保证了自来水的正常供应。文档编号E03B11/10GK102888880SQ20121039582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俊祥 申请人:上海祥企供水设备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式自动补水罐,包括调节罐、进水口、压力表、液位控制器、负压消除器、紧急进气阀、出水口、进水压力传感器,所述调节罐为全封闭结构,所述进水口、所述压力表、所述液位控制器和所述负压消除器设置在所述调节罐的上方,所述紧急进气阀和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调节罐的底部,所述进水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一侧,所述进水口的上端与市政自来水管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式自动补水罐还包括水源过滤装置,所述水源过滤装置为设置在所述调节罐内部的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上端开口与所述进水口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管道结构的下端与所述调节罐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管道结构的四周设有流水的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祥企供水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