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大面积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9660 阅读:4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大面积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该方法采用简易角钢导轨标高控制,首先安装一个钢筋支架桥,角钢按“趴着”的方式放置在支架上,角钢两直角边的外角朝上,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在角钢的“脊梁背”上设置滚轴,来回滚动滚轴,以达到混凝土找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对大面积的地坪浇筑混凝土地面时所采用的找平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广场、车库、展厅等一些浇筑大面积混凝土地坪时,传统施工工艺,需要在混凝土施工区预先砌筑“砂浆灰饼”,传统工艺具有数量多,施工过程中容易遭到破坏,影响作业人员及斗车等工具的行进,标高控制精确度不高,混凝土人工找平难度大,总体混凝土面层找平精确度不高等缺点。如果素混凝土垫层地坪厚度达到200mm以上时,传统的施工控制方法一般采用分两次浇筑混凝土的方案,底部第一次先浇筑一层厚混凝土 (厚度视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表面再第二次烧筑50mm厚混凝土,该种工艺会造成工期延长,还会容易 造成面层混凝土空鼓等质量通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鉴于传统大面积的地坪浇筑混凝土时,克服施工工艺的不足,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提供一种新的混凝土施工找平控制技术,以实现混凝土一次性施工成活、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的施工目标。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浇筑有混凝土的区域预先设置简易角钢导轨,在导轨上采用来回滚动滚轴的方法找平,然后使混凝土凝固,包括以下步骤 A、支架桥平面测量放线、标高测量及支撑导轨安装根据设定的混凝土浇筑流向,在混凝土施工区上采测量出两根平行的贯通直线,在两根贯通直线上均布支架桥,由支架桥支撑与贯通直线走向相同的滚轴支撑导轨;控制支架桥及由支架桥支撑的滚轴支撑导轨的高度,使滚轴支撑导轨的顶端高度为混凝土地坪高度; B、混凝土浇筑向混凝土施工区预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将滚轴支撑导轨淹没; C、将滚轴搁置到滚轴支撑导轨上,来回滚压混凝土,完成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 D、从未凝固的混凝土中回收、重复利用滚轴支撑导轨和支架桥。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面积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中步骤A中,支架桥的为钢筋支架桥,其搭建包括以下步骤 A01、在贯通直线的两边各将一根支座钢筋植入地面; A02、在两根支座钢筋上焊接水平桥钢筋,在焊接水平桥钢筋需要确保水平桥钢筋标高位置准确。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面积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中步骤A中,移动式支架桥为钢筋支架桥,其搭建包括以下步骤 A001、在桥接钢筋的底部焊接四根“八字型”支腿钢筋,两端各焊接一个固定螺帽; A002、在每个固定螺帽中分别穿一根配套的可调节螺杆;A003、在每个可调节螺杆上各啮合一个标高调节螺帽; A004、在一段角钢两端加工制作两个椭圆型的螺杆孔形成标高控制角钢,两个椭圆型的螺杆孔分别由可调节螺杆穿过,桥接角钢两端分别由标高调节螺帽支撑; A005、调节标高调节螺帽的位置,使标高控制角钢的高度符合要求,然后将锁定螺帽拧紧,确保标高控制角钢不松动; A006、利用膨胀镙钉将钢筋支架桥固定在贯通直线上。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面积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中将两根角钢分别“趴”放在均布于贯通直线上的支架桥上,两根角钢的脊梁背即形成了一对滚轴支撑导轨,在导轨角钢的端面两边之间焊接一根钢筋卡。进一步的,上述的高效大面积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中滚轴采用直径 14(Γ200_的镀锌钢管及无缝钢管制作而成,两端采用钢板封闭,内侧灌满水,再在两侧封板的中心位置焊接直径20mm以上的短钢筋,作为滚轴移动的着力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支架桥及支架桥上的滚轴支撑的高度,可以适合于较厚的混凝土烧筑。下面通过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的支架桥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移动式支架桥左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移动式支架桥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某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找平的一种方法,该地下室地坪面积为3395. 71m2,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达到200mm,排水坡度1%。基本的施工原理如下 本实施例中采用简易角钢制作的滚轴支撑导轨标高控制,首先安装一排标高控制钢筋支架桥,角钢按“趴着”的方式放置在支架桥上,角钢两直角边的外角(简称“脊梁背”)朝上,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在角钢的“脊梁背”上设置滚轴,形成滚轴支撑导轨,来回滚动滚轴,以达到混凝土找平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地面通过植筋、焊接水平桥钢筋的方法,按下面的步骤制作支架桥,该支架桥植入地坪中在混凝土凝固后淹没在混凝土中。按设计标高焊接标高控制钢筋支架桥,混凝土施工前,只需将两根6米长的L 50X50X5的角钢平放在钢筋支架桥上,根据施工流向随混凝土施工方向,沿角钢导轨的纵向水平滑移角钢即可。施工基本流程为平面测量放线一竖向短钢筋植筋一标高测量一水平桥钢筋安装焊接一放置角钢导轨一滚轴放置在导轨上一混凝土浇筑一滚轴来回滚压混凝土(找平)一滚轴抬起一移动角钢导轨一混凝土浇筑一滚轴来回滚压混凝土(找平)一角钢导轨移除一混凝土压光一混凝土养护。具体步骤A、支架桥平面测量放线、标高测量及支撑导轨安装根据设定的混凝土浇筑流向,在混凝土施工区上采测量出两根平行的贯通直线,在两根贯通直线上均布支架桥,由支架桥支撑与贯通直线走向相同的滚轴支撑导轨;控制支架桥及由支架桥支撑的滚轴支撑导轨的高度,使滚轴支撑导轨的顶端高度为混凝土地坪高度; A01、在贯通直线的两边各将一根支座钢筋植入地面; A02、在两根支座钢筋上焊接水平桥钢筋,在焊接水平桥钢筋需要确保水平桥钢筋标高位置准确。B、混凝土浇筑向混凝土施工区预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将滚轴支撑导轨淹没; C、将滚轴搁置到滚轴支撑导轨上,来回滚压混凝土,完成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D、移动、回收滚轴支撑导轨。其中 步骤A中支架桥平面测量放线根据设定的混凝土浇筑流向,在混凝土地面上采用经纬仪测量出两根间距150mm的贯通直线,钢筋支架桥间的间距1400mm设置,确保任何部位的5个钢筋支架桥(即四段空间)的起点至未点的距离为5600mm,因为一般采用的滚轴长度为6m,两端应预留出足够的长度,以确保滚轴在施工中安全运行。标高控制钢筋支架桥包括三部分结构如图I所示两根植入地面的支座钢筋12、一根水平桥钢筋11。植入混凝土地面17的支座钢筋12宜采用直径14_以上的螺纹钢,钢筋长度宜为浇筑混凝土的厚度+ 50mm,植入地面的深度不少于80mm;支座钢筋12的纵向间距宜设置为1400mm,因为综合考虑了一般标准角钢的长度为6米,选择1400mm的间距,一方面有利于角钢14两端均可以放置在水平桥钢筋11上,另一方面,在滚轴的作用下,角钢变形小。如遇到混凝土厚度过厚或支座钢筋稳定性能差,为了保证支座钢筋12稳定,在支座钢筋12的两侧设置膨胀镙丝15及斜拉钢筋16焊接固定。水平桥钢筋11宜采用直径14mm的钢筋,钢筋长度宜为200mm,水平桥钢筋11应分别与两根支座钢筋12焊接。在焊接前,应准确计算出水平桥钢筋11水平桥钢筋面的标高值一混凝土完成面标高-角钢14断面斜边至角点的高度。水平桥钢筋的标高控制采用可靠有效的测量控制方法,确保水平桥钢筋11标高位置准确。滚轴支撑导轨及滚轴安装 待所有标高控制钢筋支架桥安装完毕后,在拟定的混凝土先浇筑区域,将两根GB的L 50X50X5的角钢14 “趴”放在钢筋支架桥上,两根角钢14的“脊梁背“即形成了滚轴支撑导轨。再在角钢14的脊梁背上垂直角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的大面积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方法,在浇筑有混凝土的区域采用来回滚动滚轴的方法找平,然后使混凝土凝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支架桥平面测量放线、标高测量及支撑导轨安装:根据设定的混凝土浇筑流向,在混凝土施工区上测量出两根平行的贯通直线,在两根贯通直线上均布支架桥,设置两根由支架桥支撑的与贯通直线走向相同的滚轴支撑导轨;控制支架桥及由支架桥支撑的滚轴支撑导轨的高度,使滚轴支撑导轨的顶端高度为混凝土地坪高度;B、混凝土浇筑:向混凝土施工区预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将滚轴支撑导轨淹没;C、将滚轴搁置到滚轴支撑导轨上,来回滚压混凝土,完成混凝土地坪施工找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冯向东李坚罗邦明张成林甘亦波张进军王清海李林张慧杰张超鲍建宏林春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