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织物织机。它包括送经机构、提综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卷曲机构,所述提综机构包括提综机架,在提综机架上设置有若干提综气缸、若干上连接板、上放大板、上目板、综丝、下目板、下放大板、若干下连接板,每个提综气缸与对应的上连接板连接,每个下连接板的下端设有回综弹簧,回综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提综机架的底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每列综丝上下端分别连接通丝之后,再由通丝分别穿过上、下目板、上、下放大板,再将每小组通丝和对应的连接板连接,通过综丝与通丝直接连接,避免了传统织机中的综框所带来的空间限制,从而使得在一定的开口下,实现多层织物的织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涉及一种多层织物织机。
技术介绍
多层机织物是指纱线在空间相互穿插,相互交织成一定的几何形状,形成空间网络,多层织物作为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预制件,因其具有质量轻、整体性与仿形性好、力学性能优良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在航空航天、汽车、轮船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多层织物制作的技术难度大,造价高,产量小,而且有时不能很好地满足结构的需要,所以如何织造具有多层交织结构的整体机织物已经成为近年来复合材料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现有多层织机一般通过凸轮机构或者曲柄连杆机构带动综框上下运动,在实际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凸轮的外形曲线复杂、提综过程中容易造成综框运动的不稳定、同时由于开口的大小受到凸轮、曲柄以及传统综框尺寸的限制,从而使得在一定的开口下,减少综框的数量,进而影响到织物的层数,只能生产简单组织的织物,织物质量也很难保证。现有的多层机织物一般都是由一些二手织机改造的,多处于手动或半机械状态,所以织物的质量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提高织物质量的多层织物织机。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包括送经机构、提综机构、弓丨纬机构、打纬机构,卷曲机构,送经机构安设在提综机构的一侧,卷曲机构安设在提综机构的另一侧,引纬机构设置在提综机构的内部,打纬机构与引纬机构相配置,所述提综机构包括提综机架,在提综机架上设置有若干提综气缸、若干上连接板、上放大板、上目板、综丝、下目板、下放大板、若干下连接板,每个提综气缸与对应的上连接板连接,通丝对应若干上连接板分成若干小组通丝,若干小组通丝依次连接上放大板、上目板、综丝、下目板、下放大板,通丝通过下放大板后聚拢成与上连接板处相对应的若干小组通丝,每小组通丝对应与下连接板连接,每个下连接板的下端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提综机架的底端。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提综气缸的活塞杆端通过导向板与对应的上连接板连接。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卷曲机构包括卷曲电机、链轮、链条、上下夹板,所述上下夹板环绕在链条的外周,卷曲电机通过链轮带动链条转动,从而带动上下夹板运动。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引纬机构包括引纬机架,在引纬机架上设有引纬气缸、驱动齿条、齿轮、从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设置在引纬气缸上,驱动齿条与齿轮相啮合,齿轮与从动齿条相啮合,在引纬机构上还设置有滑槽,从动齿条与该滑槽相配置,所述的梭子设置在从动齿条上。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打纟韦机构包括打纟韦电机、凸轮、摆杆,打纟韦电机的输出轴与凸轮相连接,摆杆的一端与凸轮相配置,另一端与引纬机构相连接。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送经机构包括送经机架,在送经机架上依次设有经轴、弹簧式导纱棍、前导向棍、后导向棍、分纱棍。按上述技术方案,在经轴上设有控制经线张力的摩擦片。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卷曲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打纬电机为伺服电机。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上目板和下目板上的孔均为错开分布设置。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I、将每列综丝上下端分别连接通丝之后,再由通丝分别穿过上、下目板、上、下放大板,再将每小组通丝和对应的连接板连接,通过综丝与通 丝直接连接,避免了传统织机中的综框所带来的空间限制,从而使得在一定的开口下,实现 多层织物的织造。2、提综机构中设置上、下目板,上、下放大板,可以使通丝与综丝保持垂直,提闻编制的效果。3、通过摆杆连接引纟韦机构和打纟韦机构,使织机实现引一次纟韦打一次纬,可以减少织物两侧纬线的松弛,提高织物中纬线的张紧力。4、弹簧式导纱辊的设置可以控制张力大小,防止出现经线松弛现象;在经轴上安设摩擦片可以控制经线的部分张力。5、卷曲机构采用链轮链条的传动,其优点在于链轮传动本身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平均传动比准确,同时由于卷曲机构卷曲速度很低,因此采用链轮卷曲更加可靠。6、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PLC控制,实现自动控制送经、提综、引纬、打纬、卷曲等一系列动作,最终达到织造多层织物的功能,使得织机的性能更加优越,结构更加简单,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构示意图。图2为提综机构的结构图。图3为引纬及打纬机构的结构图。图4为卷曲机构的结构图。图5为送经机构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它包括送经机构I、提综机构2、引纬机构3、打纬机构4,卷曲机构5,送经机构I的送经机架与提综机构2的提综机架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卷曲机构5的卷曲机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提综机架的另一侧,引纬机构3的引纬机架通过其上设置的短轴25安装在提综机架两侧的轴承孔8中,打纬机构4与引纬机架连接。如图2所示,在提综机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若干提综气缸16、若干上连接板、上放大板15、上目板14、上通丝13、综丝12、下通丝11、下目板10、下放大板9、若干下连接板7、若干回位弹簧6。其中提综气缸、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回位弹簧的数量一致,上目板和下目板上的孔均为错开分布设置,避免综丝与综丝之间、经线与经线之间干涉。提综气缸的活塞杆端通过与其相垂直设置的导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导向板的另一端通过钢丝与其对应的上连接板连接。上通丝在若干上连接板处对应分为若干小组通丝,若干小组通丝通过上放大板15后使通丝与通丝之间的空间变大,再将每根上通丝13穿过上目板上的每一个孔与综丝12的上端连接,综丝12的下端与下通丝11连接,下通丝11穿过下目板11上的孔后通过下放大板9聚拢成与上连接板处相对应的若干小组通丝,每小组通丝对应与一个下连接板7连接,在每个下连接板的下端连接回位弹簧6,回位弹簧6上端与下连接板7的下端连接,下端固定在提综机架上。根据多层织物的编制规律,可以设有几小组,几十小组、几百小组通丝来实现不同多层织物的织造。通丝的组数主要由经线与经线之间的开口高度决定,而经线与经线的开口高度由气缸的行程来决定。当提综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活塞杆推动其上的导向板相上运动,导向板带动相应的上连接板向上运动,对应上连接板的综丝向上运动,使经线与经线之间形成梭口,综丝的向上运动带动下连接板向上运动,从而带动回位弹簧向上运动,当引纬动作完成后,提综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上连接板回到原先的位置,此时回位弹簧在弹力的作用下回位带动下连接板回到原先的位置使通丝和综丝拉紧。回位弹簧6既能保证综丝的正常回位也能保持提升过程中上、下连接板的平衡。每个提综气缸通过一个电磁阀控制进而能按照 规律提起一排综丝,从而对经线进行开口。如图3所示,在引纬机架上安设有引纬气缸17和齿轮19,在引纬气缸17的活塞杆上固定有与齿轮19相啮合的驱动齿条18,在引纬机架上位于齿轮19的上方还设置有滑槽,在滑槽中设置有与齿轮19相啮合的从动齿条20,梭子21固定在从动齿条20上,当引纬气缸17的活塞杆带动驱动齿条18运动时,驱动齿条18带动齿轮19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条20往复运动,因梭子固定在从动齿条20上,所以梭子21做往复运动。提综气缸按照规律提起一排综丝使得提起的综丝与其它综丝之间的经线形成开口,然后引纬气缸运动驱动从动齿条带动梭子从开口中穿过,提综气缸继续运动形成开口,引纬气缸回复运动从而使得梭子来回运动实现引纬。打纬机构包括伺服电机22、凸轮23、摆杆24,伺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织物织机,它包括送经机构、提综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卷曲机构,送经机构安设在提综机构的一侧,卷曲机构安设在提综机构的另一侧,引纬机构设置在提综机构的内部,打纬机构与引纬机构相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综机构包括提综机架,在提综机架上设置有若干提综气缸、若干上连接板、上放大板、上目板、综丝、下目板、下放大板、若干下连接板,每个提综气缸与对应的上连接板连接,通丝对应若干上连接板分成若干小组通丝,通丝依次连接上放大板、上目板、综丝、下目板、下放大板,通丝通过下放大板后聚拢成与上连接板处相对应的若干小组通丝,每小组通丝与对应的下连接板连接,每个下连接板的下端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提综机架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富生,周展,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定达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