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8530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8:31
高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制备方法,属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加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一级粉煤灰与矿粉,在水胶比0.36-0.44,可配制出工作性良好,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发展良好的高性能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现有的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较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28天实测抗压强度超过50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强度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制备方法,尤其涉及在高效减水剂下,采用掺加一级粉煤灰与矿粉的复合双掺技术,属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技术介绍
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是用再生粗骨料取代普通混凝土中80%以上天然骨料所制备的一种再生混凝土。把从建筑物拆除的混凝土经人工分类、破碎、清洗、分级,形成连续级配的再生骨料,取代天然骨料,不仅处理了大量建筑垃圾,减少了其对环境的污染与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将垃圾重新利用实际工程,节约了天然砂石用量。因此再生混凝土是一种可高效循环利用的绿色建筑产品。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由于再生骨料本身具有不同于天然骨料的特性,如再生骨料在破碎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使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低;再生骨料表面附着原有的老水泥浆,使再生骨料的孔隙率比天然骨料高;再生骨料中含有较多泥砂等杂质。这些特性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相同的配比下,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一般低于普通混凝土。目前对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参照普通混凝土的设计方法,有的学者提出采用嵌挤骨架密实法,本专利技术参照普通混凝土胶材用量基础上采用绝对体积法制备再生混凝土。现有国内学者制备出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一般在C40以下,对高强度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制备很少,目前美国学者通过加入硅灰制备出C60以上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针对现在高强度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配比研究不足,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适量一级粉煤灰与矿粉(>=S95),制备出工作性能良好,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发展快,抗压强度在50Mpa以上的高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低,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的问题,基于绝对体积法的双掺技术,制备出工作性能良好,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发展快,坍落度符合可泵送要求的大流动性高强度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本专利技术采用在配合比中加入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5%)的同时掺入适量的一级粉煤灰和矿粉(>=S95 ),一级粉煤灰可起到“滚珠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均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矿粉(>=S95)可以激发水泥水化物的活性,优化了水泥浆体的界面,提高界面粘结强度。在低水胶比的条件下,加入一级粉煤灰和矿粉(>=S95)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提高抗压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首先确定各物质用量关系首先确定水泥用量;一级粉煤灰掺量参照普通混凝土,采用超量系数取代法,一级粉煤灰取代水泥量10%-30%,并且一级粉煤灰超量系数取I. I I. 2 ;矿粉(>=S95)掺量占水泥质量10%-15% ;为了提高流动性,使其符合泵送要求,适当提高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5%)用量,占粉煤灰、矿粉、水泥总质量I. 8%-3% ;C50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水胶比控制性在O. 40-0. 44之间,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在350kg-400kg之间;C55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水胶比控制性在O. 36-0. 40之间,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在400kg-500kg之间;砂率为普通混凝土的砂率(按历史经验确定,无历史经验砂率按《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JGJ55-2011)中确定),也可按砂子填充粗骨料空隙,并稍有剩余,按1-1式计算;然后根据1-2和1-3及再生粗骨料占总骨料的量为80%以上计算各种物质的用量关系;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确定各物质用量关系 首先确定水泥用量;一级粉煤灰掺量参照普通混凝土,采用超量系数取代法,一级粉煤灰取代水泥量10%-30%,并且一级粉煤灰超量系数取I. I I. 2 ;矿粉掺量占水泥质量10%-15% ;高效减水剂用量,占粉煤灰、矿粉、水泥总质量I. 8%-3% ;C50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水胶比控制性在O. 40-0. 44之间,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在350kg-400kg之间;C55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水胶比控制性在O. 36-0. 40之间,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在400kg-500kg之间;砂率为普通混凝土的砂率,或按砂子填充粗骨料空隙,并稍有剩余,按1-1式计算;然后根据1-2和1-3及再生粗骨料占总骨料的量为80%以上计算各种物质的用量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实际情况,上述步骤(4)搅拌5-10分钟后,如果流动性不符合使用要求,还包括以下步骤(5)添加粉煤灰、矿粉、水泥总质量O.1%-0. 2%的高效减水剂搅拌;加入减水剂后还不满足要求,添加粉煤灰、矿粉、水泥总质量1%-3%的水调节其流动性。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坍落度不满足使用要求,重复步骤(5)。4.根据权利要求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效减水剂优选减水率28%。5.根据权利要求I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矿粉>=S95。全文摘要,属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适量的高效减水剂、一级粉煤灰与矿粉,在水胶比0.36-0.44,可配制出工作性良好,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发展良好的高性能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现有的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较低,本专利技术的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28天实测抗压强度超过50Mpa。文档编号C04B28/00GK102887679SQ201210414829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曹万林, 许方方, 董宏英, 张建伟, 李东华, 刘波峰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强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确定各物质用量关系首先确定水泥用量;一级粉煤灰掺量参照普通混凝土,采用超量系数取代法,一级粉煤灰取代水泥量10%?30%,并且一级粉煤灰超量系数取1.1~1.2;矿粉掺量占水泥质量10%?15%;高效减水剂用量,占粉煤灰、矿粉、水泥总质量1.8%?3%;C50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水胶比控制性在0.40?0.44之间,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在350kg?400kg之间;C55全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水胶比控制性在0.36?0.40之间,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在400kg?500kg之间;砂率为普通混凝土的砂率,或按砂子填充粗骨料空隙,并稍有剩余,按1?1式计算;然后根据1?2和1?3及再生粗骨料占总骨料的量为80%以上计算各种物质的用量关系;βs=αPgρsPgρs+ρg---1-1βs?砂率ρs?砂表观密度ρg?粗骨料表观密度Pg?粗骨料孔隙率α?拨开系数,采用机械振捣取1.1?1.2,人工振捣取1.2?1.4;mcoρc+mgo1ρg1+mgo2ρg2+msoρs+mfoρf+mkoρl+mwoρw+10a=1000---1-2βs=msomso+mgo1+mgo2---1-3mco,mgo1,mgo2,mso,mfo,mko,mwo?分别为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粗骨料,再生粗骨料,砂,粉煤灰,矿粉,水的质量;ρc,ρg1,ρg2,ρs,ρf,ρk,ρw?分别为水泥,粗骨料,再生粗骨料,砂,粉煤灰,矿粉,水的密度,a?混凝土中含气量体积百分数,不加引气剂a=1;βs?砂率;(2)然后根据实测砂石的含水率计算实际试配的配合比,称取各原料的质量。(3)先将搅拌机内表面润湿,然后将再生粗骨料加入搅拌机中,开启搅拌机并将一部分的水均匀加入搅拌机中搅拌2?3分钟;(4)再生粗骨料吸水后,然后将粗骨料、砂、粉煤灰、矿粉、水泥加入搅拌机中,开启搅拌机,将高效减水剂加入水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水加入搅拌机中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万林许方方董宏英张建伟李东华刘波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