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自动插螺钉机,振动盘(1)通过导槽(2)与移位步进机构(3)联结,将螺钉沿导槽(2)送至移位步进机构(3),移位步进机构(3)将螺钉位移到插螺钉机构(4),插螺钉机构(4)将所述螺钉放置于转动板(5)上,分割器(6)将转动板(5)转动180度,转动板(5)将所述螺钉放入弹射装置(7),机械手取走装有螺钉的弹射装置(7),并将弹射装置(7)放于模具内,弹射装置7将螺钉弹出射入模具内的定位孔中。其优点是解决长期困扰生产的模内螺钉嵌入不能自动生产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投入,降低劳动强度,结构简单、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生产周期和品质因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内自动插螺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和塑胶成型制造
,尤指一种模内自动插螺钉机。
技术介绍
在塑胶产品成型生产当中,模内嵌件的放入一直是机台不能自动生产的重要原因,尤其嵌件数量较多时更是如此,严重影响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品质的稳定性。鞋钉产品的生产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此产品生产过程中要将16颗螺钉嵌入模内,然后合模注塑,长期以来因为螺钉嵌入问题无法解决,一直采用半自动生产。一人负责摆放螺丝到活动插板,注塑机开模时由另外一人将原模内板抽出,然后将摆满螺钉的板插入膜内,关门后 注塑机进行下一次注塑成型。整个作业过程需要作业员2人,同时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生产周期长短不一,会影响到产品品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生产周期和品质因素稳定的模内自动插螺钉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模内自动插螺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联结的振动盘、导槽、移位步进机构、插螺钉机构、转动板、分割器、机械手和弹射装置,振动盘通过导槽与移位步进机构联结,将螺钉沿导槽送至移位步进机构,移位步进机构将螺钉位移到插螺钉机构,插螺钉机构将所述螺钉放置于转动板上,分割器将转动板转动180度,转动板将所述螺钉放入弹射装置,机械手取走装有螺钉的弹射装置,并将弹射装置放于模具内,弹射装置将螺钉弹出射入模具内的定位孔中。所述移位步进机构包括导轨、可在导轨上往复移动的工作台、步进感应器和控制器,工作台的侧边固定有一条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有纵向排列的若干V形凹口,还有一个移动气缸和一个定位气缸,所述移动气缸安装于机座上,通过与导轨平行的连接杆与滑块组成往复移动连结,所述定位气缸安装于滑块上,其活塞前端连接有与定位块的V形凹口相适配的梯形端头,该梯形端头在定位气缸的拖动下可进出定位块的V形凹口将工作台锁定或松开,在滑块往复行程的两端各有一个限位块,用于限定滑块的行程。起始点定位块的V形凹口与定位气缸的梯形端头配合将工作台锁定。步进第一步移动气缸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块连同工作台移动至限位块处停止,定位块保持销紧状态;步进感应器发出动作完成及相关动作信号;步进第二步定位气缸回退,定位块和工作台脱开移动气缸回退至限位块,定位气缸动作,定位块将工作台定位,步进感应器发出动作完成信号。如此循环以此类推,实现工作台的步进位移。所述插螺钉机构包括机架和定位盘,还包括供料盘、托扶板、竖向移动气缸、托扶板前后移动气缸和螺钉压头,所述托扶板与竖向移动气缸的活塞杆紧固联结,其上有槽可以在槽中卡进螺钉,并与定位盘相适配能将螺钉于定位盘中定位,托扶板与托扶板前后移动气缸组成横向往复移动副,托扶板前后移动气缸与竖向移动气缸43的活塞紧固联结与竖向移动气缸组成竖向往复移动副,竖向移动气缸安装于机架上;螺钉压头与竖向移动气缸的活塞紧固联结,可将装有螺钉的托扶板连同螺钉一同下压。工作时首先有振动盘将螺钉有序排列送至供料板,供料板将螺钉送至托扶板。需要插螺钉时竖向移动气缸沿下行导柱下行,当螺钉压头压到托扶板上的螺钉上后,带动托扶板和螺钉一起继续向下直线运动。当螺钉前端进入到定位盘的孔内,同时托扶板也与定位盘相接触时竖向移动气缸的磁感开关动作,螺钉托扶托扶板前后移动气缸动作,将螺钉留在定位盘内。然后竖向移动气缸回位。所述分割器包括工作台、转盘和位置感应器,还包括有升降气缸和旋转气缸,升降气缸通过其活塞杆与转盘组成往复移动副联结,旋转气缸与转盘组成转动副联结。有一个装于工作台上的定位销,对转盘进行定位锁定。 有一个限位器,位置感应器装于所述限位器上。工作时,转盘放于工作台上,机器启动,升降气缸动作,将转盘提升,与定位销脱开。提升到位后旋转气缸动作,将转盘转位180度,接近终点时限位器将起到缓冲作用,位置感应器向控制器发出转位完成信号。然后升降气缸下压,将转盘降到工作台位置,压紧转盘与定位销配合,实现180度转动的精确定位,转盘与工作台贴平实现高平面精度。所述弹射装置包括气缸、推板、梯形头滑块、夹板、顶出板、横向弹簧和竖向弹簧,所述气缸立装于机座底部,其活塞杆连结推板和若干个梯形头滑块,若干组可张合的夹板每组两块,平装于机座上,每组夹板的内间缝中有两块梯形头滑块,各组夹板之间安装有横向弹簧,所述梯形头滑块伸入每组夹板的内间缝中可竖向往复滑动,顶出板固定于机座上方,其上有若干个用于安放螺钉的定位孔,在顶出板下安装有若干组竖向弹簧。所述夹板共4组,每组可安放4枚螺钉,每次可操作16枚螺钉。在实际使用中,本专利技术与机械手相配合。首先气缸动作,向上推动推板带动梯形头滑块将各组夹板张开,处于待命状态。机械手携带本装置下行,到达螺钉放置板位置,在顶出板的各定位孔中放入螺钉。然后气缸向下回退,带动梯形头滑块退出夹板,夹板在横向弹簧的作用下收合,将螺钉圆柱部分抱紧锁定在顶出板内,完成抓取动作。待模具开模后机械手将装置移至模内,通过定位销实现嵌入定位,然后气缸再次向上动作通过梯形头滑块张开夹板,在竖向弹簧的作用下螺钉被弹射进入相应的位置,完成螺钉的模内放置。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长期困扰生产的模内螺钉嵌入不能自动生产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投入,降低劳动强度,结构简单、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生产周期和品质因素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设备整体运行流程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机轴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插螺钉机构轴测图。图7是图6的另一角度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步进位移装置轴测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弹射装置轴测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分割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振动盘、2为导槽、3为移位步进机构、4为插螺钉机构、5为转动板、6为分割器、7为弹射装置。在图6、图7所示插螺钉机构4中41为供料板、42为托扶板、43为竖向移动气缸、 44为下行导柱、45为托扶板前后移动导柱、46为托扶板前后移动气缸、47为螺钉压头、48为定位盘。在图8所示移位步进机构3中31为移动气缸、32为连接杆、33为定位气缸、34为定位块、35为滑块、36为工作台、37为导轨、38为步进感应器、39为限位块。在图9所示弹射装置轴测图中71为气缸、72为推、73为夹板、74为梯形头滑块、75为螺钉、76为顶出板、77为竖向弹簧。在图10所示分割器6中61为升降气缸、62为转盘、63为旋转气缸、64为转盘限位、65为位置感应器、66为定位销、67为工作台。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专利技术一种模内自动插螺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联结的振动盘I、导槽2、移位步进机构3、插螺钉机构4、转动板5、分割器6、机械手(图中未画出)和弹射装置7,振动盘I通过导槽2与移位步进机构3联结,振动盘I的振动将螺钉沿导槽2送至移位步进机构3,移位步进机构3将螺钉位移到插螺钉机构4,插螺钉机构4将所述螺钉放置于转动板5上,分割器6将转动板5转动180度,转动板5将所述螺钉放入弹射装置7,机械手取走装有螺钉的弹射装置7,并将弹射装置7放于模具内,弹射装置7将螺钉弹出射入模具内的定位孔中。所述移位步进机构3包括导轨37、可在导轨37上往复移动的工作台36、步进感应器38和控制器,工作台36的侧边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内自动插螺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联结的振动盘(1)、导槽(2)、移位步进机构(3)、插螺钉机构(4)、转动板(5)、分割器(6)、机械手和弹射装置(7),振动盘(1)通过导槽(2)与移位步进机构(3)联结,将螺钉沿导槽(2)送至移位步进机构(3),移位步进机构(3)将螺钉位移到插螺钉机构(4),插螺钉机构(4)将所述螺钉放置于转动板(5)上,分割器(6)将转动板(5)转动180度,转动板(5)将所述螺钉放入弹射装置(7),机械手取走装有螺钉的弹射装置(7),并将弹射装置(7)放于模具内,弹射装置7将螺钉弹出射入模具内的定位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雨强,张磊,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鸿利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