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泌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前列腺炎多发生于50岁以下的中青年男性,因其症状复杂多变而没有特异性,缠绵难愈乃至病程迁延而成为疑难病症。CP相当于中医学的“淋证”“尿浊”等病证,其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病延日久,湿热之邪久郁不清,郁久成瘀,可致腺体脉络瘀阻,腺管排泄不畅,呈现湿热瘀阻型的病理改变。据调查,目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西医、中医两种方法。西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前列腺组织处于肢体末端,血管和神经分布较少,很难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难以根治,且易产生耐药性。而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采取扶正祛邪,治病求本,标本兼顾之法,中药的疗效不仅仅是抗菌,更重要的是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常可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中医药在慢性前列腺的治疗方面优势明显,对临床症状改善、局部炎症的消退等方面优于抗生素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制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桑叶15~30份,升麻15~30份,佩兰10~20份,益母草12~30份,泽泻12~25份,牡丹皮10~25份,蜈蚣3~10份,郁金9~30份,川牛膝10~20份,金钱草1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