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款静脉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6724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款静脉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器、腕部限位单元和手指限位单元,手指限位单元位于所述静脉采集装置的前端,腕部限位单元位于所述静脉采集装置的后端,腕部限位单元包括腕部下限位区和腕部侧限位区,在腕部限位单元和手指限位单元之间为采集限位单元,在采集限位单元的下方设有采集器卡槽,所述采集器通过采集器卡扣固定在采集器卡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近红外线现场读取静脉,与数据库的静脉模式进行比对识别,识别率高,实际效果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安防设备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新款静脉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门禁安防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机关、档案局、医院、展览中心、博物馆等场所,也可用作工厂、军用设施、档案文件保管设施等场所,通过指纹、人脸识别智能控制,火灾探测报警、煤气泄漏探测报警、红外防盗探测报警、指纹锁联动撤防等实现安防功能,但利用手掌静脉等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到安防产品的报道并不多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款静脉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使 用近红外线现场读取静脉,与数据库的静脉模板进行比对识别,识别率高,只需把手掌放于传感器上方,即可实现识别,实际效果好,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款静脉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器、腕部限位单元和手指限位单元,手指限位单元位于所述静脉采集装置的前端,腕部限位单元位于所述静脉采集装置的后端,腕部限位单元包括腕部下限位区和腕部侧限位区,在腕部限位单元和手指限位单元之间为采集限位单元,在采集限位单元的下方设有采集器卡槽,所述采集器通过采集器卡扣固定在采集器卡槽内。所述采集器卡扣设有一个倒钩机构。所述腕部下限位区呈平滑弧形曲面,在腕部下限位区和腕部侧限位区之间采用平滑柔和的曲面过渡,让人自然舒适地把手腕放在腕部限位单元位置上,起手掌限位作用。所述手指限位单元呈平滑凹形曲面,起手指限位作用,防止手掌左右移动。所述采集限位单元呈喇叭形结构,其内表面设有花纹,所述喇叭形结构的上口的口径比下口的口径大。所述采集器在采集数据时依赖一个采集限位角和一个采集高度,所述采集限位角为采集器上表面中心点到所述采集限位单元上部口径所张成的最大角度,采集限位角范围为83-115 ,所述采集高度为采集器上表面中心点到所述采集限位单元上部口径中心点的距离,采集高度范围为35-70mm。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使用近红外线现场读取静脉,与数据库的静脉模板进行比对识别,识别率高,实际效果好,实用性强。2)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只需把手掌放于传感器上方,即可实现识别。3)本专利技术识别精度高,人的手掌静脉较粗,数量多,能实现高精度的识别。4)本专利技术安全性高,对应率高,手掌静脉为人体内部信息,伪造特别困难。5)本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6)本专利技术中央控制部分与数据采集部分采用总线方式扩展,扩展方式灵活。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腕部限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采集区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手指限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缓冲硅胶安装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采集器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I、腕部下限位区;2、腕部侧限位区;3、采集限位单元、4、手指限位单元;5、USB外接孔;6、外壳;7、缓冲硅胶安装立柱;8、固定柱;9、采集器卡扣;10、加强筋。11、USB线引导槽;12、采集器卡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范围。参见图I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采集器、腕部限位单元和手指限位单元,手指限位单元4位于所述静脉采集装置的前端,腕部限位单元位于所述静脉采集装置的后端,腕部限位单元包括腕部下限位区I和腕部侧限位区2,在腕部限位单元和手指限位单元之间为采集限位单元3,在采集限位单元3的下方设有采集器卡槽12,所述采集器通过采集器卡扣9固定在采集器卡槽12内。所述采集器卡扣9设有一个倒钩机构,从而避免采用金属固定件,采集器卡扣9从成本上节省了金属固定件的费用。所述腕部下限位区I呈平滑弧形曲面,在腕部下限位区I和腕部侧限位区2之间采用平滑柔和的曲面过渡,让人自然舒适地把手腕放在腕部限位单元位置上,起手掌限位作用。所述手指限位单元4呈平滑凹形曲面,起手指限位作用,防止手掌左右移动。所述采集限位单元3呈喇叭形结构,其内表面设有花纹,所述喇叭形结构的上口的口径比下口的口径大。所述采集器在采集数据时依赖一个采集限位角和一个采集高度,所述采集限位角为采集器上表面中心点到所述采集限位单元上部口径所张成的最大角度,采集限位角范围为83-115°C,所述采集高度为采集器上表面中心点到所述采集限位单元上部口径中心点的距离,采集高度范围为35-70mm。在本专利技术的正面下部设有USB外接孔5,USB外接孔5直接设置在外壳6上,见图2,缓冲硅胶安装立柱7可以避免本专利技术外表面由于外壳6高度太高造成的表面缩水。固定柱8 一方面起加强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固定底板,在外壳6的内部,还设置有加强筋10和USB线引导槽11。本专利技术利用采集器使用近红外线现场读取静脉,与数据库的静脉模板进行比对识另IJ,识别率高,实际效果好,实用性强;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只需把手掌放于传感器上方,即可实现识别;本专利技术识别精度高,人的手掌静脉较粗,数量多,能实现高精度的识别,伪造特别困难。权利要求1.一种新款静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器、腕部限位单元和手指限位单元,手指限位单元位于所述静脉采集装置的前端,腕部限位单元位于所述静脉采集装置的后端,腕部限位单元包括腕部下限位区和腕部侧限位区,在腕部限位单元和手指限位单元之间为采集限位单元,在采集限位单元的下方设有采集器卡槽,所述采集器通过采集器卡扣固定在采集器卡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款静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卡扣设有一个倒钩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款静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下限位区呈平滑弧形曲面,在腕部下限位区和腕部侧限位区之间采用平滑柔和的曲面过渡,让人自然舒适地把手腕放在腕部限位单元位置上,起手掌限位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新款静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限位单元呈平滑凹形曲面,起手指限位作用,防止手掌左右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款静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限位单元呈喇叭形结构,其内表面设有花纹,所述喇叭形结构的上口的口径比下口的口径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款静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器在采集数据时依赖一个采集限位角和一个采集高度,所述采集限位角为采集器上表面中心点到所述采集限位单元上部口径所张成的最大角度,采集限位角范围为83-115°C,所述采集高度为采集器上表面中心点到所述采集限位单元上部口径中心点的距离,采集高度范围为35-70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款静脉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器、腕部限位单元和手指限位单元,手指限位单元位于所述静脉采集装置的前端,腕部限位单元位于所述静脉采集装置的后端,腕部限位单元包括腕部下限位区和腕部侧限位区,在腕部限位单元和手指限位单元之间为采集限位单元,在采集限位单元的下方设有采集器卡槽,所述采集器通过采集器卡扣固定在采集器卡槽内。本专利技术使用近红外线现场读取静脉,与数据库的静脉模式进行比对识别,识别率高,实际效果好,实用性强。文档编号A61B5/117GK102885628SQ201110207409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于瑞升, 管延成, 王伟, 李承宣, 管康 申请人: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款静脉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器、腕部限位单元和手指限位单元,手指限位单元位于所述静脉采集装置的前端,腕部限位单元位于所述静脉采集装置的后端,腕部限位单元包括腕部下限位区和腕部侧限位区,在腕部限位单元和手指限位单元之间为采集限位单元,在采集限位单元的下方设有采集器卡槽,所述采集器通过采集器卡扣固定在采集器卡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瑞升管延成王伟李承宣管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