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春大棚茨菰复种伏青蒜的高效种植模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6438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春大棚茨菰复种伏青蒜的高效种植模式。具体工艺为: 选择远污染源的、面积在66.7hm2以上的土地作为绿色食品茨菰、青蒜产地,其环境质量(大气、土壤和灌溉水)须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的标准,并进行跟踪监测,冬前耕翻晒垡,熟化土壤,施足基肥,整地作畦;早熟茨茹从2月中下旬(农历正月半)开始育苗,3月中下旬(清明前)移栽,6月底前放干田中积水,7月上旬采收上市;早大蒜于前茬收获后即耕翻晒垡,熟化土壤,施足基肥,整地作畦,于7月下旬8月初播种,9月底10月初上市。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春大棚茨菰复种伏青蒜高效立体栽培方法,同时采取设施进行温度和光照调节,因而能够充分合理利用自然空间和温光水气肥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棚果蔬的种植技术,特别是一种水生蔬菜茨菰复种伏青蒜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利用大棚生产早熟茨菰及伏青蒜的技术在一定范围得到一定的应用。可现行的大棚茨菰种植,在苏北沿海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茬,且又大多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种植面积小,单产低,全年种植效益不高;同时,传统青蒜种植的土壤和生态环境不加控制,病虫害控制药本高,防治效果差,对环境污染较重,茨菰、青蒜产量低、成本高,产品质量和效益难以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保、优质、增产、高效的利用大棚生产水生蔬菜茨菰和反季节蔬菜伏青蒜的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选择远污染源的、面积在66. 7hm2以上的土地作为绿色食品茨菰、青蒜产地,其环境质量(大气、土壤和灌溉水)须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的标准,并进行跟踪监测,冬前耕翻晒垡,熟化土壤,施足基肥,整地作畦;早熟茨茹从2月中下旬(农历正月半)开始育苗,3月中下旬(清明前)移栽,6月下旬前后放干田中积水,6月底7月上旬采收上市;早大蒜于前茬收获后即耕翻晒垡,熟化土壤,施足基肥,整地作畦,于7月下旬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春大棚茨菰复种伏青蒜的高效种植模式,,其特征是:选择远污染源的、面积在66.7hm2以上的土地作为绿色食品茨菰、青蒜产地,其环境质量(大气、土壤和灌溉水)须符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订的标准,并进行跟踪监测,冬前耕翻晒垡,熟化土壤,施足基肥,整地作畦;早熟茨茹茨菰选用宝应侉老乌白茨菰、苏州黄茨菰等品种;从2月中下旬(农历正月半)开始育苗,3月中下旬(清明前)移栽,6月下旬前后放干田中积水,6月底7月上旬采收上市;早大蒜选用大丰三月黄或四川二水早,于前茬收获后即耕翻晒垡,熟化土壤,施足基肥,整地作畦,于7月下旬8月初开沟直接播种,9月底10月初上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生平周桂官陈宝宽薛瑞祥潘秀萍臧晟鸿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蔬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