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CT极性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6347 阅读:8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0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的CT极性测试装置,其包括接于CT二次线圈极性端A点和非极性端N点之间的转换开关K、直流电源E、限流电阻R以及双向指针电流表;所述转换开关K的动臂L的静端接A点,所述转换开关K的动臂L的动端接其第一动触点或第二动触点,所述双向指针电流表,限流电阻R以及直流电源E依次串联后接在转换开关K的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之间,所述限流电阻R和双向指针电流表的节点接N点,所述直流电源E的正极接第二动触点。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测试时仅需要在断路器的CT二次侧加入试验电流,而不需要一次回路的试验接线,从而大大降低了试验难度,作业效率显著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的CT极性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断路器的CT极性测试是保护专业在新建(扩建)设备验收、保护改造及断路器更换等工作当中一个重要的作业项目,传统的直流极性测试法的试验接线图参见附图1,其原理是当实验接线完毕后,瞬间合上动态开关Kl,CT 一次将会有电流瞬间通过,则CT 二次线圈将感应一个微弱的电流,如果CT 二次线圈按减极性接入,则此时电流表指针将向正方向偏转,在断开瞬间将向反方向偏转。通过指针偏转方向的不同来确定CT 二次线圈极性的正确性。采用该测试装置试验时缺点在于首先需要在CT 一次侧加入测试电流,需要拉杆、引线等设备,试验接线繁琐复杂。其次,需要合一次地刀组成试验电流通路,这需要向有关单位申请操作地刀,流程变得麻烦,且有些情况下是不允许的。再次,因为涉及到一次地刀、引线及拉杆等设备连接构成通路,所以一次接线完毕后,经常由于通路接触不良而使二次无法正常感应出足够的电流,于是需要反复处理引线接触良好的问题,费事又费力,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此外,该试验过程是个瞬间过程,需要一次作业人员与二次回路作业人员相互配合,经常由于相互信息配合不到位而耽误作业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的CT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于CT二次线圈的极性端A点和非极性端N点之间的转换开关K、直流电源E、限流电阻R以及双向指针电流表(5);所述转换开关K的动臂(4)的静端接极性端A点,所述转换开关K的动臂(4)的动端接其第一动触点(2)或第二动触点(3),所述双向指针电流表(5)、限流电阻R以及直流电源E依次串联后接在转换开关K的第一动触点(2)和第二动触点(3)之间,所述限流电阻R和双向指针电流表(5)的节点接非极性端N点,所述直流电源E的正极接第一动触点(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山王亚强徐红元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