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 于作物不育系的繁殖
,具体涉及一种自花授粉类作物(例如水稻、小麦等)雄性不育系的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利用植物的雄性不育性培育雄性不育系,再借助这种遗传工具来大量生产杂交种子,能使许多作物特别是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优势得以在生产上应用。按照三型学说,植物的雄性不育分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和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种遗传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指不育性状仅受细胞质基因控制,与细胞核无关,单纯由细胞质控制的不育性状由于找不到恢复系,所以在生产上还没有应用实例。细胞核雄性不育指不育性状仅受控于细胞核基因,与细胞质无关,分为显性核不育和隐性核不育。目前已发现的核不育大多是隐性核不育。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既有保持系使其不育性得以保持,又能在恢复系的帮助下恢复Fl杂交种的育性,这种类型的不育系与保持系、恢复系形成三系配套,是目前生产上最经典、最成熟的方法,即三系法。但是三系法的育种程序和生产环节较复杂,以致选育新组合的周期长、效率低、推广环节多、速度慢,同时种子成本高、价格贵。在细胞核雄性不育类型中,隐性核不育依据不育性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型水稻工程保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基因型为ss的水稻普通核不育系,s表示控制水稻普通核不育系不育性状的不育基因;(2)构建颜色标记基因C的双元表达载体;(3)采用现有的转基因方法将所述双元表达载体转入基因型为SS的上述水稻普通核不育系的来源亲本或育性正常的品种中,筛选得到带有颜色标记基因C的T0代转基因株系;再将T0代转基因株系通过不断的自交繁殖获得带有单拷贝颜色标记基因的纯合株系,其基因型为SSCC;(4)分析步骤(3)所获得的每个纯合株系中颜色标记基因C在水稻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并根据颜色标记基因C在水稻基因组的插入位置,筛选出一系列单拷贝的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美娟,袁定阳,余东,谭炎宁,孙志忠,孙学武,刘瑞芬,袁光杰,袁贵龙,赵炳然,陈良碧,袁隆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