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明龙专利>正文

水田浮动栽菱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548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0 10:18
一种水田浮动栽菱盘,其主体是一只下半部为槽体上半部为篓体的无顶盖箱框,将菱栽植于箱框下半部的槽体内排布于水田中,能将菱株的根系及茎蔓限定于箱框内,在实施菱田管理时不会损伤植株,且便利采菱,能极大地提高栽菱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设施,尤其是一种水田浮动栽菱盘
技术介绍
在水田中栽菱时,因水域广大,菱的茎蔓会极度伸长,造成植株间相互纠缠,给菱田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采菱时容易扯断茎蔓,使菱冠脱离根系而过早凋零,成熟的菱角也容易被扯动而自行脱落于泥水中难以收取,严重影响栽菱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水田栽菱效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田浮动栽菱盘,其特征是一只下半部为槽体上半部为篓体的无项盖箱框,在下半部槽体的上沿内侧设置了一道用来阻拦菱根向槽外伸长的水平屏板。本专利技术用如下方法实施1、用硬质塑料压制出箱框,箱框长约I. 5-2m,宽约O. 5-0. 8m,高约O. 35m ;下半部为槽体,槽体高度约为O. 20m,槽体的下底两侧沿各向下向内削成一个高、宽均为IOcm的倾斜面,槽体上沿内侧设置一道宽约3cm的水平屏板;水平屏板以上的箱框四壁设置若干透水口 ;2、往箱框的槽体中填入适于菱根生长的淤泥后,将箱框排布于水田中即可栽菱。本专利技术的效用是,菱株的根系及茎蔓被限定于箱框内,不致发生大范围的植株间纠缠,管理时只需逐一推移箱框,不致伤及菱株根茎,采菱时甚至可以坐在岸边将箱框逐一拉至跟前操作,既省力又不会损伤植株,脱落的成熟菱角也易于摸取。 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效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箱框之横侧立剖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箱框之纵侧立剖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应用状态纵侧立剖示意图。图中,I是箱框上口沿,2是透水口,3是水平屏板,4是植根仓,5是植根仓内填栽培土,6是大田基层土,7是田中水。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4所示,先将图I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箱框放在大田基层土(6)上,往植根仓(4)内填入栽培土(5),所填入栽培土不能高出水平屏板(3),将菱种植入栽培土内,然后将箱框逐一推至水田一侧,紧密排放最终留下一条操作水道,田中水(7)的深度应漫过透水口(2)但不能高于箱框上口沿(I)。权利要求1.一种水田浮动栽菱盘,其特征是一只下半部为槽体上半部为篓体的无顶盖箱框,在下半部槽体的上沿内设置了一道用来阻拦菱根向槽外伸长的水平屏板。全文摘要一种水田浮动栽菱盘,其主体是一只下半部为槽体上半部为篓体的无顶盖箱框,将菱栽植于箱框下半部的槽体内排布于水田中,能将菱株的根系及茎蔓限定于箱框内,在实施菱田管理时不会损伤植株,且便利采菱,能极大地提高栽菱效益。文档编号A01G9/10GK102870625SQ20121040995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日专利技术者朱明龙 申请人:朱明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田浮动栽菱盘,其特征是一只下半部为槽体上半部为篓体的无顶盖箱框,在下半部槽体的上沿内设置了一道用来阻拦菱根向槽外伸长的水平屏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龙
申请(专利权)人:朱明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