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射频
,具体是射频识别系统中天线的电压限幅模块。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非接触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之一,其具有非接触、读写灵活、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射频识别系统主要包括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接收阅读器的能量会受作用距离、与阅读器天线之间的角度影响,电子标签感应到的电压可能会比较大,所以必须有单独的模块电路实现限幅,将电压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防止接收MOS管栅极被击穿。限幅的最简单直接的措施是降低耦合系数,现今人们常常通过调整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的作用距离或者调整电子标签的输入电容来降低耦合系数,其中,采用调整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的作用距离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是很难把握的,该方法不切合实际;改电子标签的输入电容,即是改变谐振频率,降低耦合系数,·电子标签中传送的功率也会降低,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电容的实现会占用较大的芯片面积,而且电容的参数浮动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控制,结构简单,且在对电子标签中天线电压限幅时不会影响传送功率的射频识别系统中天线的电压限幅模块。 ...
【技术保护点】
射频识别系统中天线的电压限幅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及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的漏极和第二电阻(R2)连接,第二电阻(R2)相对连接第一电阻(R1)端的另一端与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的漏极连接,第一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1)源极和第二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N2)源极均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串联后与第一电容(C1)并联构成串并联线路,该串并联线路设有第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维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