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4793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其包括NPN三极管、稳压管、二极管和外接电容,所述二极管的输出端和外接电容均连接NPN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二极管与外接电容相串联,所述稳压管与二极管和外接电容均并联连接,在二极管和外接电容外还并联有两个电阻,在两个电阻之间设于基准电压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消除电源空载开机电压过冲的基准缓启动电路。该设计充分利用了三极管的工作特性曲线及电容充放电的特性。通过在传统脉冲控制芯片上加缓启动电容基础上,增加基准缓启动电路,实现了消除高压电源空载时开机过冲现象,保证了由高压电源开机过冲引起的设备及电源本身损坏的问题不再出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开机电压过冲保护
,特别涉及到的一种实现具有高电压(千伏级)输出电路的空载开机过冲保护的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中大功率高压特种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技、军事设备中,尤其是工作于雷达、行波管这样的脉冲负载大功率高压特种电源,通常情况下这些设备对电源要求很苛亥IJ,电压要求是固定值,一旦上电,电源电压输出值决不允许超过设定值,否则轻者损坏电源,重者损坏设备。而一般高压电源只是在脉冲控制芯片上增加缓启动电路,比如KA3525的8脚接电容,这种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压过冲值,不能有效消除电压过冲,这是由于功率变压器漏感造成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技术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完全消除主功率变压器漏感所造成空载开机电压过冲问题的,其电路简易,实现了具有高电压(千伏级)输出电路的空载开机过冲保护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其包括NPN三极管、稳压管、二极管和外接电容,所述二极管的输出端和外接电容均连接NPN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二极管与外接电容相串联,所述稳压管与二极管和外接电容均并联连接,在二极管和外接电容外还并联有两个电阻,在两个电阻之间设于基准电压输出端。上述一种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其中,所述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还包括与NPN三极管、稳压管、二极管和外接电容均串联的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一端连接辅助电源,其另一端连接稳压管和二极管。上述一种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其中,所述辅助电源的电压为12V。本技术有效消除电源空载开机电压过冲的基准缓启动电路。该设计充分利用了三极管的工作特性曲线及电容充放电的特性。通过在传统脉冲控制芯片上加缓启动电容基础上,增加基准缓启动电路,实现了消除高压电源空载时开机过冲现象,保证了由高压电源开机过冲引起的设备及电源本身损坏的问题不再出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I为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I和图2,本技术一种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其包括NPN三极管Q1、稳压管Vz、二极管Dl和外接电容Cl,所述二极管Dl的输出端和外接电容均连接NPN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二极管Dl与外接电容相串联,所述稳压管与二极管Dl和外接电容Cl均并联连接,在二极管Dl和外接电容Cl外还并联有两个电阻R2、R3,在两个电阻R2、R3之间设于基准电压输出端。图I本技术的辅助电源电压为-12V上电时电路图;其还包括与NPN三极管Q1、稳压管Vz、二极管Dl和外接电容Cl均串联的第一电阻R1,该第一电阻Rl —端连接-12V的辅助电源,其另一端连接稳压管Vz和二极管Dl的输入端。图2本技术的辅助电源电压为+12V上电时的电路图;其还包括与NPN三极管Q1、稳压管Vz、二极管Dl和外接电容Cl均串联的第一电阻R1,该第一电阻Rl —端连接-12V 的辅助电源,其另一端连接稳压管Vz的输入端和外接电容Cl。该电路工作的原理是辅助电源电压-12V上电,电流将会通过电阻Rl及NPN三极管Ql的基射寄生电容Cbe对外接电容Cl充电,充电初期NPN三极管Ql基极电位被拉高,NPN三极管Ql导通则A点电位被钳位在0V,则基准输出Vref=R3/ (R1+R3) VA=OV0随着充电继续进行NPN三极管Ql基极的电位慢慢变低,NPN三极管Ql又工作于饱和区,这样A点电位缓慢下降,则基准输出Vref=R3/(Rl+R3)VA电位也缓慢下降;充电完成后,NPN三极管Ql基极电位变低,NPN三极管Ql完全截止,A点电位等于稳压管Vz两端电压,则基准输出电压Vref=R3/(Rl+R3)VA即是需要设计的基准电压值。断电时为了使电容Cl两端电压很快降为0V,在NPN三极管Ql基射极增加一个反向快恢复二极管Dl。本实施例刚开机时基准电压往往同反馈电压OV相差绝对值约4-5V,这将使脉宽控制器全脉宽输出,输出电压易出现过冲;现在假设基准电压能够缓慢给定,使基准电压和反馈电压绝对值之差始终保持在很小范围内,会大大减轻电源系统调整负担,因此在脉冲控制器的缓启动电路基础上增加基准缓启动电路以达到消除高压输出过冲。本实施例包括了电路原理的设计、PCB板的设计、与电源系统的连接方式,其利用了外接电容调整缓启动时间、三极管工作特性、区分基准电压的正负值、电路的连接与工作方式。本技术通过简单的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有效消除电源空载开机电压过冲的基准缓启动电路;该设计充分利用了三极管的工作特性曲线及电容充放电的特性。通过在传统脉冲控制芯片上加缓启动电容基础上,增加基准缓启动电路,实现了消除高压电源空载时开机过冲现象,保证了由高压电源开机过冲引起的设备及电源本身损坏的问题不再出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PN三极管、稳压管、二极管和外接电容,所述二极管的输出端和外接电容均连接NPN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二极管与外接电容相串联,所述稳压管与二极管和外接电容均并联连接,在所述二极管和外接电容外还并联有两个电阻,在两个所述电阻之间设于基准电压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还包括与NPN三极管、稳压管、二极管和外接电容均串联的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一端连接辅助电源,其另一端连接稳压管和二极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源的电压为12V。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其包括NPN三极管、稳压管、二极管和外接电容,所述二极管的输出端和外接电容均连接NPN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二极管与外接电容相串联,所述稳压管与二极管和外接电容均并联连接,在二极管和外接电容外还并联有两个电阻,在两个电阻之间设于基准电压输出端。本技术有效消除电源空载开机电压过冲的基准缓启动电路。该设计充分利用了三极管的工作特性曲线及电容充放电的特性。通过在传统脉冲控制芯片上加缓启动电容基础上,增加基准缓启动电路,实现了消除高压电源空载时开机过冲现象,保证了由高压电源开机过冲引起的设备及电源本身损坏的问题不再出现。文档编号H02M1/36GK202679230SQ20122022197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吴华夏, 刘劲松, 王 华, 孟倩 申请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准输出防过冲缓启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PN三极管、稳压管、二极管和外接电容,所述二极管的输出端和外接电容均连接NPN三极管的基极,所述二极管与外接电容相串联,所述稳压管与二极管和外接电容均并联连接,在所述二极管和外接电容外还并联有两个电阻,在两个所述电阻之间设于基准电压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夏刘劲松王华孟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