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398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两端的导柱及穿设所述导柱的轴承座固定板,所述底座与轴承座固定板之间上设有下模具组件及位于所述下模具组件上方的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所述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可相对下模具组件转动以实现软硬封转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将硬封和软封安装在同一个旋转轴上,通过把手旋转使硬封和软封的位置互换共用一个下模完成硬封盒软封两道工艺,其降低了设备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省了人力资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软包电池封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软包电池封口的生产过程中,现有的软包电池封装设备有两种一种是软封和硬封分开的两种设备,其设备成本高、需要两个人两个工位完成。另一种是同一台设备正面是软封,侧面加一套硬封,但此设备体积大,耗电多、且安规很难通过,容易烫伤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体积较小,且成本低、节省人力的软包电池封装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两端的导柱及穿设所述导柱的轴承座固定板,所述底座与轴承座固定板之间上设有下模具组件及位于所述下模具组件上方的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所述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可相对下模具组件转动以实现软硬封转换。进一步,在上述软包电池封装装置中,所述下模具组件包括固定于底座上蓝色的玻纤隔热板,所述玻纤隔热板上依次固定有下模发热体及可以更换的下模封头。进一步,在上述软包电池封装装置中,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轴承座固定板下方且套设所述导柱的右轴承座及左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板上方设有穿设所述导柱的气缸固定板,所述气缸固定板上固定有气缸。进一步,在上述软包电池封装装置中,所述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包括固定于右轴承座上的转换连接件、平行于底座且两端分别固定于左轴承座及转换连接件上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穿设可相对旋转轴转动的软硬封发热体。进一步,在上述软包电池封装装置中,所述软硬封发热体一端为上模硬封发热体,另一端为上模软封发热体,所述上模硬封发热体上固定有损耗后可以更换的上模硬封头,所述上模软封发热体上固定有损耗后可以更换的上模软封头。进一步,在上述软包电池封装装置中,所述转换连接件与软硬封发热体之间固定有旋转钮簧。进一步,在上述软包电池封装装置中,所述转换连接件一侧设有转换把手,通过转动所述转换把手可带动软硬封发热体转动。本技术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将硬封和软封安装在同一个旋转轴上,通过把手旋转使硬封和软封的位置互换共用一个下模完成硬封盒软封两道工艺,其降低了设备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省了人力资源。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软包电池封装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软包电池封装装置把硬封机、软封机两台设备合并为一台设备,同时硬封和软封安装在同一个旋转轴上,通过把手旋转使硬封和软封的位置互换,共用一个下模组件,同一台机一个工位完成硬封和软封两道工艺。本技术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包括底座I、固定于所述底座I上的支架组件2,所述支架组件2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I两端的导柱21及穿设所述导柱21的轴承座固定板22,所述底座I与轴承座固定板22之间上设有下模具组件3及位于所述下模具组件3上方的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4,所述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4可相对下模具组件3转动以实现软硬封转换。 所述下模具组件3包括固定于底座I上蓝色的玻纤隔热板31,所述玻纤隔热板31上依次固定有下模发热体32及下模封头33,所述下模封头33在产生损耗后可以更换。所述支架组件2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轴承座固定板22下方且套设所述导柱21的右轴承座23及左轴承座24,所述轴承座固定板22上方设有穿设所述导柱21的气缸固定板25,所述气缸固定板25上固定有气缸26。所述气缸26可驱动右轴承座23及左轴承座24沿导柱21滑动。所述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4包括固定于右轴承座23上的转换连接件41、平行于底座I且两端分别固定于左轴承座24及转换连接件41上的旋转轴42,所述旋转轴42上穿设可相对旋转轴42转动的软硬封发热体43,所述软硬封发热体43 —端为上模硬封发热体44,另一端为上模软封发热体45,所述上模硬封发热体44上固定有损耗后可以更换的上模硬封头46,所述上模软封发热体45上固定有损耗后可以更换的上模软封头47。所述转换连接件41与软硬封发热体43之间固定有旋转钮簧48,所述转换连接件41 一侧设有转换把手49,通过转动所述转换把手49可带动软硬封发热体43转动,实现上模硬封发热体44及上模软封发热体45的上下翻转,即软硬封转换。本技术软包电池封装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把需要封口的软包电池送入上模硬封头46与下模封头33之间,按下开关气缸26驱动软硬封发热体43向下运动,使得所述上模硬封头46与下模封头33相压封,之后所述气缸26驱动软硬封发热体43自动复位,此时软包电池硬封完成并取出;接着,逆时针方向旋转转换把手49,带动软硬封发热体43转动,实现上模硬封发热体44及上模软封发热体45的上下翻转,使得上模软封发热体45与下模封头33相对,把硬封完成的软包电池上需要软封的一边送入上模软封头47与下模封头33之间,按下开关气缸26驱动软硬封发热体43向下运动,使得所述上模软封头47与下模封头33相压封,气缸26驱动软硬封发热体43自动复位,此时,软包电池软封完成并取出。本技术软包电池封装装置把硬封机、软封机两台设备合并为一台设备,同时硬封和软封安装在同一个旋转轴上,通过把手旋转使硬封和软封的位置互换共用一个下模完成硬封盒软封两道工艺,其降低了设备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省了人力资源。这里本技术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两端的导柱及穿设所述导柱的轴承座固定板,所述底座与轴承座固定板之间上设有下模具组件及位于所述下模具组件上方的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所述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可相对下模具组件转动以实现软硬封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组件包括固定于底座上蓝色的玻纤隔热板,所述玻纤隔热板上依次固定有下模发热体及可以更换的下模封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轴承座固定板下方且套设所述导柱的右轴承座及左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板上方设有穿设所述导柱的气缸固定板,所述气缸固定板上固定有气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包括固定于右轴承座上的转换连接件、平行于底座且两端分别固定于左轴承座及转换连接件上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穿设可相对旋转轴转动的软硬封发热体。5.根据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硬封发热体一端为上模硬封发热体,另一端为上模软封发热体,所述上模硬封发热体上固定有损耗后可以更换的上模硬封头,所述上模软封发热体上固定有损耗后可以更换的上模软封头。6.根据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连接件与软硬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包电池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两端的导柱及穿设所述导柱的轴承座固定板,所述底座与轴承座固定板之间上设有下模具组件及位于所述下模具组件上方的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所述上模软硬封转换组件可相对下模具组件转动以实现软硬封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晶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