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器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374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7: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转换器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转换器,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主体架,包括框体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转动件,包括转动本体,转动拨件,和连接件,其中,所述转动拨件设置于所述转动本体的第一面,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转动本体的第一面,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间的配合,能使所述转动件在所述主体架中旋转;其中,所述转动拔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开关在物理上连接,通过所述转动拨件转动,以促使所述模式切换开关转动,并切换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转换器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比如,当用户正在对电子设备进行操作时,此时,电子设备使用的是普通模式,当用户需要外出或者休息时,则会将电子设备的模式从普通模式调整为省电模式,若是用户想要高速操作电子设备,则将电子设备从省电模式调整为高速模式。而模式切换是通过电子设备上的呼吸灯来进行提示的,比如呼吸灯分为绿色,蓝色,红色,不同颜色分别表示不同的功能,比如红色表示高速模式,蓝色表示普通模式,绿色表示省电模式,当电子设备的模式进行切换时,也会控制呼吸灯显示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切 换的模式。在现有技术中,使用了一种模式切换开关来代替电子设备中本身的设置完成上述功能,该模式切换开关呈旋钮状开关,通过旋转该旋钮开关,完成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而本申请人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模式切换开关为旋钮状,需要用户双指旋转才能够切换,操作不方便,而且,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比如旋钮状的模式切换开关设置在电子设备中的凹陷中,虽然能够满足单指进行操作,但是,当需要使用双指时,由于双指操作时整体体积太大,就存在操作不便捷甚至无法操作转换器的技术问题,如用双手指就操作不了旋钮状的模式切换开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转换器以及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双指操作模式下,切换开关不便捷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通过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换器,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主体架,包括框体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转动件,包括转动本体,转动拨件,和连接件,其中,所述转动拨件设置于所述转动本体的第一面,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转动本体的第一面,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间的配合,能使所述转动件在所述主体架中旋转;其中,所述转动拔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开关在物理上连接,通过所述转动拨件转动,以促使所述模式切换开关转动,并切换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可选的,所述转换器还包括装饰件,包括装饰本体和卡脚,通过所述卡脚,所述装饰本体能够在所述转动件的第二面上进行物理上的连接或者分离。可选的,所述转动件的第二面上具有卡体,所述卡体能够与所述卡脚卡合,使所述卡脚能够在所述转动件的第二面上进行物理上的连接或者分离。可选的,所述转换器还包括至少一卡脚和至少一定位柱,设置在所述框体上。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子固定件和第二子固定件,其中,第一子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第一端,第二子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框体的第二端。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固定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子固定件的第一端和所述框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固定件的第二端具有第一通孔。可选的,所述第二子固定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子固定件的第一端和所述框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第二端具有第二通孔。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子连接件和第二子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子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子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转动件的第二端。可选的,所述第一子连接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第一端和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一子连接件的第二端具有第一插件,其中,所述第一插件可以插入所述第一通孔中。可选的,所述第二子连接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第一·端和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件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插件,其中,所述第二插件可以插入所述第二通孔中。另一方面,本技术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体;转换器,包括主体架和转动件,其中,通过所述主体架与所述本体的配合,使所述转换器与所述本体在物理上连接或者分离,通过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本体的配合,使所述转换器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可选的,所述主体架具体包括框体;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可选的,所述转动件具体包括转动本体;转动拨件,所述转动拨件设置于所述转动本体的第一面;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转动本体的第一面,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间的配合,能使所述转动件在所述主体架中旋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介绍一种转换器,通过转换器中设置了主体架和转动件,通过主体架将转换器连接在电子设备上,通过转动件的旋转带动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进一步的,转换器上还设置了一个装饰件,通过拨动装饰件使转动件在主体架中转动,且装饰件的表面设置了一些小突起,能够增大摩擦力。进一步的,通过在主体架和转动件上设置了一些特定的结构,是两者能够相互配合,在物理上连接或者分离。进一步的,通过在主体架上设置了一些卡勾和一些定位柱,能够使转换器稳定的连接于电子设备中,防止在作用力过大时转换器脱离电子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介绍了一种具有上述转换器的电子设备,通过转换器的作用,能够调整电子设备中的模式切换。附图说明图I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换器的示意图;图2A-图2F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体架的示意图;图3A-图3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件的示意图;图4A-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装饰件的示意图;图5A-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换器三个部分结合起来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双指操作模式下切换开关不便捷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转换器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其解决方案总体思路如下本方案使用了一种转换器,通过使用了主体架和转动件相配合的结构,通过单指拨动转动件便可以在主体架中旋转,而不必使用双指旋转开关来切换电子设备的模式,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旋钮模式切换开关。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要实现原理、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对应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实施例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看图1,图I描述了一种转换器,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中,该转换器主体架10和转动件11,主体架10中包括了框体101和固定件102,固定件102设置于框体101上,而转动件11包括转动本体111,转动拨件112,和连接件113,其中,转动拨件112设置于转动本体111的第一面,连接件113设置于转动本体111的第一面,图I中描述了主体架10和转动件11连接的情况,其中,主体架10和转动件11在物理上能够连接,而转动件11是通过连接件113和主体架10中的固定件102相互配合连接的,连接件113中具有和固定件102的通孔相对应的插件,通过通孔和插件的配合,使连接件113和固定件102连接,进而转动件11能够和主体架10在物理上连接。而通过连接件113与固定件102间的配合,能使转动件11在主体架10中旋转而转换器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具体作用,是使用户通过操作转换器,进而达到切换电子设备的模式的目的,而操作转换器时,是通过操作转动拨件112来切换电子设备的模式的,转动拔件与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开关在物理上连接,通过转动拨件112转动,以促使模式切换开关转动,达到切换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的目的。而主体架10的具体结构,则参看图2A-图2C。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2A-图2C是主体架10的各个视角的图示,其中,在图2A中,为主体架10的正视图,其中主体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换器,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包括框体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框体上;转动件,包括转动本体,转动拨件,和连接件,其中,所述转动拨件设置于所述转动本体的第一面,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转动本体的第二面,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间的配合,能使所述转动件在所述主体架中旋转;其中,所述转动拔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模式切换开关在物理上连接,通过所述转动拨件转动,以促使所述模式切换开关转动,并切换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铁英黄磊刘亮张华芹陈婷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