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365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其包括壳体,并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标记所述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序号的地址编码单元、用于设定漏电阀值的漏电量选择单元、漏电连接插头与脱口输出单元,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微处理器,所述地址编码单元、所述漏电量选择单元、所述漏电连接插头、所述脱口输出单元均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壳体上设置地址编码单元,与具体位置一一对应,当出现火灾状况时,工作人员可以立即确定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位置,快速确定报警节点部位,提高了确定报警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位置的准确性,拓展了其应用空间,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火灾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
技术介绍
电能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危害,由于人们忽视安全用电,加之电气火灾的突发性和隐蔽性,所造成损失十分巨大,多年来由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在我国各类火灾中一直高居首位。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电网进行了两网改造,剩余电流漏电保护器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作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终端,它是直接作用于报警节点的环节。现有技术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设置有多个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在出现火灾状况时,工作人员需要逐个排查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位置,以确定报警节点部位,耗时耗·力,拖延了排除险情的时间,容易使用户造成较大损失。并且目前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漏电阀值均为固定值,不能进行调整,限制了其应用空间。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以提高确定报警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位置的准确性,拓展其应用空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其包括壳体,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标记所述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序号的地址编码单元、用于设定漏电阀值的漏电量选择单元、漏电连接插头与脱口输出单元,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微处理器,所述地址编码单元、所述漏电量选择单元、所述漏电连接插头、所述脱口输出单元均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的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其中,所述脱口输出单元与外界脱口节点的接线端为4芯或2芯插接式端子。所述的剩余电量漏电互感器,其中,所述壳体为O型、H型或开口式。所述的剩余电量漏电互感器,其中,所述微处理器设置有用于监测电流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漏电连接插头通信连接。所述的剩余电量漏电互感器,其中,上述壳体包括底座与上壳,所述上壳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地址编码单元、所述漏电量选择单元、所述漏电连接插头、所述脱口输出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器均设置在底座内,所述上壳内设置有电磁圈,所述电磁圈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路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在壳体上设置地址编码单元,与具体位置一一对应,当出现火灾状况时,工作人员可以立即确定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位置,快速确定报警节点部位,提高了确定报警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位置的准确性,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闲情,避免了火灾等灾情的出现,并且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改变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编号以及报警阀值参数等数据,拓展了其应用空间,可以将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变换使用,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中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如图I与图2所示的,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可以采用塑料等材料制成,降低了其制造成本。并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标记所述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序号的地址编码单元101、用于设定漏电阀值的漏电量选择单元102、漏电连接插头103与脱口输出单元104,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所述地址编码单元101、所述漏电量选择单元102、所述漏电连接插头103与所述脱口输出单元104的布局。例如图I所示的,所述地址编码单元101位于壳体上部,所述漏电量选择单元102位于所述地址编码单元101下方,所述脱口输出单元104位于所述漏电选择单元102右侧,所述漏电连接插头103位于所述脱口输出单元104与所述漏电选择单元102之间,方便了工作人员操作。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微处理器,所述地址编码单元101、所述漏电量选择单元102、所述漏电连接插头103、所述脱口输出单元104均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可以采用微型CPU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运行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脱口输出单元104与外界脱口节点的接线端为4芯或2芯插接式端子,使本技术安装更便捷,可以带电安装,不影响工作区域内用电。更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O型、H型或开口式,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微处理器设置有用于监测电流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漏电连接插头103通信连接,用于检测漏电的电流是否到达阀值。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的,壳体包括底座105与上壳106,所述上壳105中部设置有通孔107,所述地址编码单元101、所述漏电量选择单元102、所述漏电连接插头103、所述脱口输出单元104与所述微处理器均设置在底座105内,所述上壳106内设置有电磁圈,所述电磁圈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路连接,用于感应漏电量。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其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标记所述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序号的地址编码单元、用于设定漏电阀值的漏电量选择单元、漏电连接插头与脱口输出单元,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微处理器,所述地址编码单元、所述漏电量选择单元、所述漏电连接插头、所述脱口输出单元均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口输出单元与外界脱口节点的接线端为4芯或2芯插接式端子。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剩余电量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O型、H型或开口式。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剩余电量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设置有用于监测电流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漏电连接插头通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剩余电量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包括底座与上壳,所述上壳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地址编码单元、所述漏电量选择单元、所述漏电连接插头、所述脱口输出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器均设置在底座内,所述上壳内设置有电磁圈,所述电磁圈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路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其包括壳体,并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标记所述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序号的地址编码单元、用于设定漏电阀值的漏电量选择单元、漏电连接插头与脱口输出单元,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微处理器,所述地址编码单元、所述漏电量选择单元、所述漏电连接插头、所述脱口输出单元均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连接。本技术在壳体上设置地址编码单元,与具体位置一一对应,当出现火灾状况时,工作人员可以立即确定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位置,快速确定报警节点部位,提高了确定报警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位置的准确性,拓展了其应用空间,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文档编号H01F38/32GK202678093SQ201220243129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廖长春 申请人:吉林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其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标记所述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序号的地址编码单元、用于设定漏电阀值的漏电量选择单元、漏电连接插头与脱口输出单元,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剩余电流漏电互感器的微处理器,所述地址编码单元、所述漏电量选择单元、所述漏电连接插头、所述脱口输出单元均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瑞科汉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