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交通信号传输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352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铁路交通信号传输线缆,包括由第一聚酯带绕包包覆的至少三个屏蔽线组,此屏蔽线组包括至少两个由7根铜丝绞合而成的绞合单线,所述7根铜丝中1根铜丝位于中心位置,其余6根铜丝绞合于位于中心的所述铜丝表面;此绞合单线外表面具有一单线绝缘层;一电缆屏蔽铠装层包覆于电缆耐火包带层外表面;所述单线绝缘层由外单线绝缘层和位于其内侧的内单线绝缘层组成;所述电缆屏蔽铠装层由多股铜包钢丝编织而成,此铜包钢丝由位于中心的钢丝和外表面包覆的铜层组成,此铜包钢丝直径为φ0.10~φ0.1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铁路交通信号传输线缆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实现电缆了的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功能同时,简化了电缆护层结构,电缆柔软、成本低,便于安装施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交通信号线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交通信号传输线缆
技术介绍
在铁路、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用于传输轨道交通信号的信号电缆,其导体为单芯铜导体,电缆屏蔽层为铜带纵包或绕包,电缆的铠装方式为双钢带绕包铠装。常规的信号电缆不具备阻燃和耐火双重功能。上述结构的信号电缆,导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发热、氧化等因素而变硬、变脆,造成端头处容易断裂;电缆的结构局限性使其弯曲性能差、电缆的阻燃耐火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交通信号传输线缆,此铁路交通信号传输线缆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承受较大的机构外力,实现电缆了的电场屏蔽、磁场屏蔽、电缆防护层功能等功能特点的同时,简化了电缆护层结构,电缆柔软、成本低,便于安装施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交通信号传输线缆,包括由第一聚酯带绕包包覆的至少三个屏蔽线组,此屏蔽线组包括至少两个由7根铜丝绞合而成的绞合单线,所述7根铜丝中I根铜丝位于中心位置,其余6根铜丝绞合于位于中心的所述铜丝表面;此绞合单线外表面具有一单线绝缘层;所述至少两个绞合单线由第二聚酯带绕包包覆,此第二聚酯带外表面覆盖有线阻屏蔽层,一线阻隔离层包覆于所述线阻屏蔽层外表面;—电缆耐火包带层包覆于所述第一聚酯带外表面;一电缆屏蔽铠装层包覆于所述电缆耐火包带层外表面;一电缆外护层包覆于所述电缆屏蔽铠装层外表面;所述单线绝缘层由外单线绝缘层和位于其内侧的内单线绝缘层组成;所述电缆屏蔽铠装层由多股铜包钢丝编织而成,此铜包钢丝由位于中心的钢丝和外表面包覆的铜层组成,此铜包钢丝直径为Φ0. 10 Φ0. 15 mm。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如下I.上述方案中,所述线阻隔离层厚度范围为O. 08 O. 15mm。2.上述方案中,所述电缆耐火包带层中耐火包带绕包的层数为2层。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聚酯带厚度为O. 03 O. 06 mm,所述第一聚酯带厚度为O. 05 O. 08 mm。4.上述方案中,所述线组排流线为镀锡铜单线,其线径Φ0.30 ΦO. 50 mm。5.上述方案中,一电缆排流线位于所述电缆耐火包带层和电缆屏蔽铠装层之间,此电缆排流线为镀锡铜单线,其线径为Φ0. 50 Φ0. 80 mm。6.上述方案中,一线组排流线位于所述第二聚酯带和线阻屏蔽层之间。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I.本技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数字信号软电缆,屏蔽线组采用包括至少两个由7根铜丝绞合而成的绞合单线,代替现有的单芯铜导体,在确保电缆柔软性能的同时,又提高其在工作温度20°C以上使用寿命,并提高截流量25%以上。2.本技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数字信号软电缆,所述电缆屏蔽铠装层由多股铜包钢丝编织而成,此铜包钢丝由位于中心的钢丝和外表面包覆的铜层组成,此铜包钢丝直径为Φ0. 10 Φ0. 15 mm,铜包钢丝表面的铜层传输屏蔽体中的感应电流,主要为电场屏蔽层;中心钢丝为导磁体,主要为磁场屏蔽层;铜包钢丝较传统的屏蔽材料(铜、铝等)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承受较大的机构外力,实现电缆了的电场屏蔽、磁场屏蔽、电缆防护层功能等功能特点的同时,简化了电缆护层结构,电缆柔软、成本低,便于安装施工。附图说明 附图I为本技术屏蔽线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单线绝缘层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铁路交通信号传输线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铜包钢丝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第一聚酯带;2、屏蔽线组;3、铜丝;4、绞合单线;5、单线绝缘层;51、外单线绝缘层;52、内单线绝缘层;6、第二聚酯带;7、线阻屏蔽层;8、线阻隔离层;9、线组排流线;10、电缆耐火包带层;11、电缆屏蔽铠装层;12、电缆外护层;13、铜包钢丝;131、钢丝;132、铜层;14、电缆排流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铁路交通信号传输线缆,如附图1-4所示,包括由第一聚酯带I绕包包覆的至少三个屏蔽线组2,此屏蔽线组2包括至少两个由7根铜丝3绞合而成的绞合单线4,所述7根铜丝3中I根铜丝位于中心位置,其余6根铜丝绞合于位于中心的所述铜丝表面;此绞合单线4外表面具有一单线绝缘层5 ;所述至少两个绞合单线4由第二聚酯带6绕包包覆,此第二聚酯带6外表面覆盖有线阻屏蔽层7,一线阻隔离层8包覆于所述线阻屏蔽层7外表面; 一电缆耐火包带层10包覆于所述第一聚酯带I外表面;一电缆屏蔽铠装层11包覆于所述电缆耐火包带层10外表面;一电缆外护层12包覆于所述电缆屏蔽铠装层11外表面;所述单线绝缘层5由外单线绝缘层51和位于其内侧的内单线绝缘层52组成;所述电缆屏蔽铠装层11由多股铜包钢丝13编织而成,此铜包钢丝13由位于中心的钢丝131和外表面包覆的铜层132组成,此铜包钢丝13直径为Φ O. 10 Φ O. 15 mm ;一电缆排流线14位于所述电缆耐火包带层10和电缆屏蔽铠装层11之间,此电缆排流线14为镀锡铜单线,其线径为Φ0. 50 Φ0. 80 mm;—线组排流线9位于所述第二聚酯带6和线阻屏蔽层7之间。上述线阻隔离层8厚度范围为O. 08 O. 15mm。上述电缆耐火包带层10中耐火包带绕包的层数为2层。上述第二聚酯带6厚度为O. 03 O. 06 mm,所述第一聚酯带I厚度为O. 05 O. 08mmD上述线组排流线为镀锡铜单线,其线径Φ0. 30 Φ0. 50 mm。采用上述铁路交通信号传输线缆时,屏蔽线组采用包括至少两个由7根铜丝绞合而成的绞合单线,代替现有的单芯铜导体,在确保电缆柔软性能的同时,又提高其在工作温度20°C以上使用寿命,并提高截流量25%以上;其次,所述电缆屏蔽铠装层11由多股铜包钢丝13编织而成,此铜包钢丝13由位于中心的钢丝131和外表面包覆的铜层132组成,此铜包钢丝13直径为Φ0. 10 Φ0. 15 mm,铜包钢丝表面的铜层传输屏蔽体中的感应电流,主要为电场屏蔽层;中心钢丝为导磁体,主要为磁场屏蔽层;铜包钢丝较传统的屏蔽材 料(铜、铝等)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可承受较大的机构外力,实现电缆了的电场屏蔽、磁场屏蔽、电缆防护层功能等功能特点的同时,简化了电缆护层结构,电缆柔软、成本低,便于安装施工。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铁路交通信号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聚酯带(I)绕包包覆的至少三个屏蔽线组(2),此屏蔽线组(2)包括至少两个由7根铜丝(3)绞合而成的绞合单线(4),所述7根铜丝(3)中I根铜丝位于中心位置,其余6根铜丝绞合于位于中心的所述铜丝表面; 此绞合单线(4)外表面具有一单线绝缘层(5); 所述至少两个绞合单线(4)由第二聚酯带(6)绕包包覆,此第二聚酯带(6)外表面覆盖有线阻屏蔽层(7),一线阻隔离层(8)包覆于所述线阻屏蔽层(7)外表面; 一电缆耐火包带层(10 )包覆于所述第一聚酯带(I)外表面; 一电缆屏蔽铠装层(11)包覆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交通信号传输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聚酯带(1)绕包包覆的至少三个屏蔽线组(2),此屏蔽线组(2)包括至少两个由7根铜丝(3)绞合而成的绞合单线(4),所述7根铜丝(3)中1根铜丝位于中心位置,其余6根铜丝绞合于位于中心的所述铜丝表面;此绞合单线(4)外表面具有一单线绝缘层(5);所述至少两个绞合单线(4)由第二聚酯带(6)绕包包覆,此第二聚酯带(6)外表面覆盖有线阻屏蔽层(7),一线阻隔离层(8)包覆于所述线阻屏蔽层(7)外表面;一电缆耐火包带层(10)包覆于所述第一聚酯带(1)外表面;一电缆屏蔽铠装层(11)包覆于所述电缆耐火包带层(10)外表面;一电缆外护层(12)包覆于所述电缆屏蔽铠装层(11)外表面;所述单线绝缘层(5)由外单线绝缘层(51)和位于其内侧的内单线绝缘层(52)组成;所述电缆屏蔽铠装层(11)由多股铜包钢丝(13)编织而成,此铜包钢丝(13)由位于中心的钢丝(131)和外表面包覆的铜层(132)组成,此铜包钢丝(13)直径为φ0.10~φ0.1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权徐云峰陈夏裕金春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