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手表的报时音量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2662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手表的报时音量控制机构,包括,双球玻璃、圈口、表壳、密封圈和平玻璃;平玻璃水平嵌入密封圈的内圈中,密封圈平放在表壳的止口平台上,将平玻璃与表壳密封;在圈口的周面上开有通孔;双球玻璃平放黏合在圈口的止口平台上,圈口的内侧旋入表壳上端部,在表壳顶端与圈口之间形成中空空间。有益效果是:在表壳上端增加了一个圈口,并在圈口周面上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始终裸露在外部,不会被佩戴者遮盖;表壳顶端与圈口之间形成有声音效果增强的中空空间,声音通过通孔向外部释放、传递。(*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表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械手表的报时音量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音乐手表的表壳一般不同于现有的普通的手表表壳,音乐手表不仅要满足手表可发出清晰、嘹亮的声音,同时,还要保证音乐手表机芯与外界隔绝,即满足日常佩戴中防尘、防水等最基本的要求。现有的机械手表报时音量机构,包括双层后盖,内层后盖上设置有一根金属棒,而外层后盖开有四个通孔,即音孔,同时,这两层后盖之间形成了共鸣腔体,其目的是让机芯响闹装置的响闹锤撞击此棒,再通过双层后盖的中空设计方式产生共鸣效应,以此来增强敲击所产生的音响效果,从而达到实现较高分贝的音乐效果,使佩带者欣赏到清晰、嘹亮的声音。图I是现有机械手表控制报时音量的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如图I所示,机械手表·控制报时音量的机构,包括第一后盖36和第二后盖30,并在第二后盖30上开有贯通孔32,贯通孔32也是扩音孔,第一后盖36和第二后盖30之间形成共鸣腔体,增强敲击所产生的音响效果。但上述装置所存在的缺点是扩音孔设置在手表的最下面,贴近皮肤的设计很容易造成声音无法最大限度的释放传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外放声音更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手表的报时音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球玻璃(1)、圈口(2)、表壳(3)、密封圈(4)和平玻璃(5);所述平玻璃(5)水平嵌入密封圈(4)的内圈中,所述密封圈(4)平放在表壳(3)的止口平台上,将平玻璃(5)与表壳(3)密封;在所述圈口(2)的周面上开有通孔(2a);所述双球玻璃(1)平放黏合在圈口(2)的止口平台上,所述圈口(2)的内侧旋入表壳(3)上端部,在表壳顶端与圈口之间形成中空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永齐晓希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