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2454 阅读:4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包括进线控制单元模块、通讯单元模块、至少两个电能计量单元模块以及至少两个客户单元模块且各个模块间自由灵活组合,该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内部的电路结构为进线控制单元模块的输入端与电力线路连接,进线控制单元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能计量单元模块连接,电能计量单元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通讯单元模块以及客户单元模块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能计量箱,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电能计量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能计量箱将总开关室,电表箱,信息采集室都集中在一个箱体中,当需要增加电表箱时,只能重新制作一个箱体模具来适应新的电能计量箱,从而导致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模块化电能计量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包括进线控制单元模块、电能计量单元模块、通讯单元模块以及客户单元模块且各个模块可以多个自由灵活组合。其中,所述的电能计量单元模块和客户单元模块至少为两个。其中,该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内部的电路结构为进线控制单元模块的输入端与电力线路连接,进线控制单元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能计量单元模块连接,电能计量单元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通讯单元模块以及客户单元模块连接。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将总开关室,电表箱,信息采集室分别设计成模块化,当需要增加电表箱时,只需增加电表箱模块,从而实现整个电能计量箱的扩展,解决了现有电能计量箱扩展比较麻烦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块间的电路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一种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包括进线控制单元模块I、通讯单元模块2、两个电能计量单元模块3以及两个客户单元模块4,进线控制单元模块I位于通讯单元模块2的上方并且也位于第一电能计量单元模块31的左方,第一客户单元模块41位于通讯单元模块2的右方并且位于第一电能计量单元模块31的下方,第二电能计量单元模块32位于第一电能计量单元模块31的右方,第二客户单元模块42位于第一客户单元模块41的右方,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内部的电路结构为进线控制单元模块I的输入端与电力线路连接,进线控制单元模块I的输出端与电能计量单元模块3连接,电能计量单元模块3的输出端分别与通讯单元模块2以及客户单元模块4连接。进线控制单元模块I包括相线接入端和零线接入端以及相线输出端,相线接入端与电力线路中的相线相连接,用以提供工作电力;通讯单元模块2,将电能计量单元计算的电能值转化为与所述的电能值成正比的脉冲信号输出;电能计量单元模块3,计算经由相线接入端和零线接入端的有功/无功电能值;客户单元模块4,相线输出端其与下一级电力设备相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包括进线控制单元模块、通讯单元模块、至少两个电能计量单元模块以及至少两个客户单元模块且各个模块间自由灵活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内部的电路结构为进线控制单元模块的输入端与电力线路连接,进线控制单元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能计量单元模块连接,电能计量单元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通讯单元模块以及客户单元模块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包括进线控制单元模块、通讯单元模块、至少两个电能计量单元模块以及至少两个客户单元模块且各个模块间自由灵活组合,该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内部的电路结构为进线控制单元模块的输入端与电力线路连接,进线控制单元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能计量单元模块连接,电能计量单元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通讯单元模块以及客户单元模块连接。文档编号G01R11/04GK202676757SQ20122034526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陈波, 陈涛 申请人:杭州世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电能计量箱包括进线控制单元模块、通讯单元模块、至少两个电能计量单元模块以及至少两个客户单元模块且各个模块间自由灵活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世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