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蓄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168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蓄热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器蓄热器,包括U形箱,U形箱内部设置有相适配的导热管,并在导热管以外的U形箱的空间内填充蓄热材料。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及其蓄热器,将蓄热器设置成U形,使U形蓄热器的开口能够避开设置在压缩机上的分液器,使U形蓄热器的内表面能够与压缩机的外表面贴合,从而提高传热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蓄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采用蓄热器利用压缩机余热对冷凝器化霜,中国专利CN200310117411.0提出了一种利用圆柱形的蓄热器,该蓄热器由圆柱形容器和设置在圆柱形容器中的螺旋状盘管以及填充在盘管外围的石墨/石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组成,并详细公开了石墨/石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造方法。该专利中的石墨/石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在发生相变时始终保持固态,不存在液态泄露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密封要求,而且该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传热效率高。然而,现有的压缩机均设置有分液器,即压缩机圆柱形的外表面具有一个突出部,从而导致圆柱形容器难以与压缩机的外表面贴合,对传热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在填充石墨/石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之前,需要在圆柱形容器中先 安装螺旋状盘管,而由于圆柱形容器沿竖直方向的高度较高,当设置螺旋状盘管后再填充石墨/石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时,很难将蓄热材料压实,造成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与压缩机外表面完全贴合的空调器及其蓄热器,以解决圆筒形空调器蓄热器难以与压缩机外表面贴合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蓄热器,包括U形箱,U形箱内部设置有相适配的导热管,并在导热管以外的U形箱的空间内填充蓄热材料。进一步地,蓄热材料为石墨/石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进一步地,U形箱包括U形箱体和U形内盖,U形箱体至少包括U形箱的外壁、上侧壁和下侧壁,U形内盖至少包括U形箱的内侧壁。进一步地,导热管设置在U形箱体中,并弯折呈多段,包括沿上下方向走管的主管段以及连接在主管段的端部的弯管段,U形箱体内部设置有与导热管配合的支架。进一步地,导热管设置在U形箱体中,并弯折呈多段,包括沿水平方向走管的主管段以及连接在主管段的端部的弯管段,U形箱体内部设置有与导热管配合的支架。进一步地,空调器蓄热器还包括U形固定套,U形箱嵌入在U形固定套中。进一步地,U形固定套的开口端还设置有固定U形内盖的固定内板。进一步地,固定内板上还至少设置有一组与用于将空调器蓄热器固定到压缩机上的固定带配合的第一导引孔,固定带上设置有扣具。进一步地,空调器蓄热器还包括设置在空调器的压缩机和分液器之间并与压缩机的外表面贴合的弧形垫片,弧形垫片上至少设置一个与固定带配合的第二导引孔。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和前述的空调器蓄热器,空调器蓄热器的内表面与压缩机的外表面贴合。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及其蓄热器,将蓄热器设置成U形,使U形蓄热器的开口能够避开设置在压缩机上的分液器,使U形蓄热器的内表面能够与压缩机的外表面贴合,从而提闻传热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蓄热器的U形箱体与导热管的装配过程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蓄热器的第一实施例的U形箱体填充蓄热材料后 与U形内盖的装配过程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蓄热器的第二实施例的U形箱体填充蓄热材料后与U形内盖的装配过程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蓄热器的U形箱与U形固定套装配过程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蓄热器与压缩机的装配过程示意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蓄热器与压缩机的装配完成后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I和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蓄热器,包括U形箱10,U形箱10内部设置有相适配的导热管20,并在导热管20以外的U形箱10的空间内填充蓄热材料30。本技术将蓄热器设置成U形,使U形蓄热器的开口能够避开设置在压缩机上的分液器,使U形蓄热器的内表面能够与压缩机的外表面贴合,从而提高传热效率。优选地,本技术的蓄热材料30采用中国专利CN200310117411.0中公开的石墨/石腊复合相变蓄热材料,该专利中详细说明了该材料的制造方法以及配比等,该专利中的石墨/石蜡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发生相变时始终保持固态,不存在液态泄露问题,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密封要求,而且该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传热效率高。如图I和2所示,U形箱10包括U形箱体11和U形内盖12,U形箱体11至少包括U形箱10的外壁11a、上侧壁Ilb和下侧壁llc,U形内盖12至少包括U形箱10的内侧壁12a。将U形箱10分拆为主要包括其外壁的Ila的U形箱体11和主要包括其内侧壁12a的U形内盖12的,这样设置的蓄热器,改变了传统蓄热器顶部向下填充的方式由于竖直方向高度较高而且内部具有弯折的导热管20的情况下无法把蓄热材料30压实的问题。这样设置后,填充蓄热材料30时,先将U形箱体11由竖直放置改为水平放置,然后再填充蓄热材料30,这样需要压实的高度即为蓄热器的厚度,有效地降低了需要压实的高度,能够很快地将蓄热材料30压实,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如图I和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导热管20 —体成型并弯折呈多段,每段沿水平方向走管的形式设置在U形箱体11中,为了固定导热管20,可以在U形箱体11内部设置有与导热管20配合的支架lld,支架Ild上设置有与每段导热管20配合的小卡槽,从而对每段导热管20均能够有效固定,可以防止填充蓄热材料30时将导热管20压歪而导致导热管20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均匀的问题。U形箱10上对应设置有导热管20穿入和穿出的通孔,从而便于导热管20与外部的冷媒管道连接。优选地,为了提高导热效率,导热管可以采用导热铜管或者其他热的良导通制造的管道。另外,为了提高导热效率,还可以采用在导热管20上设置如螺纹、翅片等方式增大导热管20与蓄热材料30的接触面积。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导热管20也可以沿上下方向走管的形式设置在U形箱体11中,U形箱10上导热管20穿入和穿出的通孔的位置也相应的调整,U形箱体11内部的支架Ild的方向也根据导热管20的走向调整,从而使导热管20的每一段均能够有效地固定。如图4所示,空调器蓄热器还包括U形固定套40,U形箱10嵌入在U形固定套40中,从而便于将U形箱10固定在压缩机50上。优选地,为了对U形箱10的U形箱体11和U形内盖12有效固定,防止二者之间相互错位,在U形固定套40的开口端还设置有固定U形内盖12的固定内板41,固定内板41将U形内盖12压紧在U形箱体11上,从而能够将蓄热材料30有效地封闭在U形箱10,防止压缩机振动导致蓄热材料30漏出。优选地,固定内板41上还至少设置有一组与固定带42配合的第一导引孔41a,固定带42上设置有扣具42a。通过固定带42穿设在第一导引孔41a中从而将空调器蓄热器绑在压缩机上,并使蓄热器的内表面与压缩机贴合,从而使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蓄热器传递给冷媒,提高冷媒的温度来融化蒸发器由于低温而凝结的霜露。当然,第一导引孔41a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如U形固定套40的外表面。固定带也可以通过直接连接在U形固定套40上的方式来固定。较优选地,固定带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张紧使蓄热器固定在压缩机上更可靠。优选地,如图5和图6所示,空调器蓄热器还包括设置在压缩机50和分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蓄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U形箱(10),所述U形箱(10)内部设置有相适配的导热管(20),并在所述导热管(20)以外的所述U形箱(10)的空间内填充蓄热材料(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滔段亮陈绍林熊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