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超专利>正文

楼宇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861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宇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楼宇垃圾通道(12),楼宇垃圾通道(12)底部有垃圾分类收集单元(8),楼宇垃圾通道顶部与底部有传送机构(10),传送机构(10)按楼层间隔有相应的分送单元(3),传送机构(10)分别与垃圾分类收集单元(8)和分送单元(3)连接。该装置能从源头上做好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实现最大限度的可回收垃圾再利用,降低了垃圾的处理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装置,确切讲涉及一种楼宇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人口越来越集中,垃圾量也越来越大,从而也使垃圾处理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城市有限的建筑面积与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使得住宅楼越来越高,垃圾的区域性一次产生量大,给垃圾分类处理袋来更大难度。加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垃圾自觉分类可回收垃圾的变卖意识越来越弱。现有的普遍采取的楼宇垃圾收集方式1、楼层定点投放收集,物业集中搬运清 理——高档住宅,物业费较高,不便隐私保护;2、自主携带,室外定点投放——携带不便,易造成环境和投放者的二次污染。以上两种垃圾收集方式都未做到或者很难做到垃圾分类投放。集中收集的垃圾如再进行分类处理,势必造成二次工作量的加大或者分选设备投入大的问题,同时由于干湿垃圾的混合使垃圾回收率降低。现行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为焚烧填埋,虽然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被有效利用,废渣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无害化处理,但还是造成可回收垃圾的资源的浪费,属于一种粗放式垃圾处理方式,不能完全符合垃圾绿色化处理的目标。造成垃圾未能分类投放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垃圾的室外定点集中投放。住户家中的垃圾在初次进行收集时,基本上是按照房间不同位置功能进行收集的,基本做到了垃圾的分类收集。但是由于垃圾的室外定点投放,住户在投放垃圾时为方便必然会一次性将家中收集的垃圾进行投放,正因为如此原本分类好的垃圾在二次集中时被破坏,投放时再对垃圾进行一次收集时的分类投放的意识会减弱,以至垃圾未能分类投放。单户垃圾未作分类投放,累计到一个单元、一幢楼、一个住宅区、一个社区,且不说可回收垃圾的损耗,如果再对集中收集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想而知其工作量与难度有多大,因而使垃圾焚烧成为垃圾处理的最佳处理方式。垃圾收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利能从源头上做好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实现最大限度的可回收垃圾再利用,降低了垃圾的处理难度的楼宇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楼宇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楼宇垃圾通道,楼宇垃圾通道底部有垃圾分类收集单元,楼宇垃圾通道顶部与底部有传送机构,传送机构按楼层间隔有相应的分送单元,传送机构分别与垃圾分类收集单元和分送单元连接。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电机、环形传动机构,环形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机械连接,环形传动机构固定有垃圾平台。所述的垃圾分类收集单元有平台定位机构。所述的平台定位机构是驱动电机的盘。所述的平台定位机构是垃圾平台位置检测器。所述的分送单元中的垃圾平台为托盘。所述的楼宇垃圾通道有清洁单元。所述的分送单元中的垃圾平台为挂钩。所述的楼宇垃圾通道顶端有通道通风换气设备。 本技术的优点是楼宇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装置充分利用住户一次垃圾分类收集的自觉性,结合投放垃圾的习惯性,无需定期室外定点一次性投放(一处垃圾收集满,室内所有垃圾随着全部清理)。同时系统采用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系统垃圾分类的可操作性,以及垃圾回收系统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住户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楼宇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装置可以实现源头最小单元垃圾分类投放,终端整体垃圾分类回收的目的。楼宇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装置根据住宅楼的结构特点,实现将垃圾投放点直接设在住户家中,利用住户家中垃圾收集习惯进行便捷的自主选择的投放,达到垃圾分类投放的目的,再通过系统将已分类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楼宇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装置I、解决了高楼层垃圾投放不方便的问题,实现住户家中直接投放;2、由于采用垃圾家中直接投放,利用住户生活垃圾收集习惯,可进行单处垃圾单独投放,实现垃圾分类投放;3、减少了物业保洁工作员工作量,降低了物业公司运营成本;4、增强了房屋的人性化设计,增加了房屋销售的亮点与实用性;5、城市规模化使用该系统,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分类回收,促进了垃圾回收利用率,一定程度解决垃圾处理的难题,减少政府财政投入;6、垃圾资源化处理产生的收益可直接让住户分享,更加促进住户垃圾分类的意识,从而可以建立稳定的良性的垃圾处理体系将垃圾资源化同时保护了环境,促进系统的有效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分送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是垃圾分类收集单元。图中,I、垃圾信息人机交互单元;2、垃圾投放口 ;3、分送单元;4、垃圾平台;5、平台定位机构;6、垃圾或垃圾袋;7、系统监控检测单元;8、垃圾分类收集单元;9、垃圾分类桶;10、传送机构;11、清洁单元;12、楼宇垃圾通道;13、通道通风换气设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图3所示,楼宇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装置,至少包括楼宇垃圾通道12,楼宇垃圾通道12底部有垃圾分类收集单元8,楼宇垃圾通道顶部与底部有传送机构10,传送机构10按楼层间隔有相应的分送单元3,分送单元3在每层设有垃圾投放口 2,垃圾平台4 (可为托盘式或挂钩式)有平台定位机构5 (可选,如采用电机编码控制,可不设或作为冗余设计),在投放垃圾或垃圾袋6时通过垃圾信息人机交互单元I选择相应垃圾投放信息投放垃圾或垃圾袋6,通过垃圾投放口 2放入分送单元3的垃圾平台4,传送机构10运转使垃圾平台4上的垃圾或垃圾袋6运送到垃圾分类收集单元8,垃圾分类收集单元8根据垃圾信息人机交互单元I输入的信息将垃圾或垃圾袋6投放的垃圾分类桶9中。垃圾分类信息确定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垃圾信息人机交互单元I输入的垃圾分类信息,如可回收式垃圾或不可回收式垃圾等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收集单元8根据此信息将垃圾平台4运送来的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垃圾分类桶9中。垃圾分类信息确定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垃圾或垃圾袋6附带的识别信息(如颜色、材质、编码等信息),识别信息有有关垃圾分类信息,如可回收式或不可回收式生活垃圾等信息,分送单元3将垃圾或垃圾袋6运送到系统监控检测单元7根据垃圾或垃圾袋附带的识别信息将垃圾或垃圾袋6通过垃圾分类收集单元8投放到相应垃圾分类桶9中。传送机构10是电机带动环形传动机构,电机有编码用于确定环形传动机构的位移量,即用于垃圾平台4的定位;或通过平台定位机构5的信息确定控制环形传动机构的位 移量,用于垃圾平台4的定位或将其作为冗余设计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分送单元3中的垃圾平台4为托盘式时是在环形传动机构上固定,向下运送垃圾或垃圾袋6,运至垃圾分类收集单元8对其承载的垃圾或垃圾袋6清除,清除后进入清洁单元11对垃圾平台进行清洁。清洁单元11包括清洁刷等清洁设备,清洁设备安装在清洁单元11所在系统位置,确保垃圾平台4在倾倒投放垃圾的彻底,在进入上升通道时垃圾平台4本身的清洁,垃圾平台4经清洁后循环向上继续工作。分送单元3中的垃圾平台4为挂钩式时垃圾袋6挂在其上,运至垃圾分类收集单元8时,环形传动机构上移时垃圾平台4脱钩投放垃圾袋6至垃圾分类桶9中。在垃圾分类桶9上部有系统监控检测单元7,对垃圾分类情况以及垃圾分类桶9装填情况进行监控检测,通知清理。系统监控检测单元7可进行垃圾分类桶9装填情况检测报告、通道卫生监控检测报告、故障检测报告、垃圾分类质量检测与监控(完成系统垃圾分类的质量报告,建立合理的住户垃圾分类投放的奖罚制度)等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楼宇自动化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楼宇垃圾通道(12),楼宇垃圾通道(12)底部有垃圾分类收集单元(8),楼宇垃圾通道顶部与底部有传送机构(10),传送机构(10)按楼层间隔有相应的分送单元(3),传送机构(10)分别与垃圾分类收集单元(8)和分送单元(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超
申请(专利权)人:贾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