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846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阳光房,包括主梁(1)和副梁(2),其特征是:主梁(1)与压板(3)与相接触位置设有皮条Ⅰ(4),主梁(1)的底部设有排水槽(6),所述排水槽(6)的槽口向上;副梁(2)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皮条Ⅱ(5),副梁(2)的底部设有积水槽(7),所述积水槽(7)的槽口向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阳光房不仅通过积水槽和排水槽把积水排出,而且皮条防止雨水渗透到室内,也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阳光房
技术介绍
阳光房俗称玻璃房,是非传统建筑,它的建筑立面一般是用阳光板的,也可全部选择玻璃的。他的主要用途是——亲近自然、享受阳光、休闲娱乐等,是近几年国内追求时尚的人士推崇的新建筑。阳光房就其用料及制造方法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纯木结构的阳光房,二是纯钢结构的阳光房,三是铝幕墙结构的阳光房,四是钢铝结构的阳光房。目前钢铝结构的阳光房的使用很普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阳光房顶部一般都使用夹胶玻璃,一旦遇上下冬天天气,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暖空气遇冷就会在室内顶部玻璃表面结成雾,雾会慢慢积成水滴,水滴就会沿室内玻璃往下流,然后沿着横梁往下滴,而不会排出去,所以容易产生积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排水和防水性能好的阳光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阳光房,包括主梁和副梁,主梁与压板相接触位置设有皮条I,主梁的底部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槽口向上;副梁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皮条II,副梁的底部设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的槽口向上。本技术阳光房,主梁上方设有压板,并通过螺母与主梁相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阳光房不仅通过积水槽和排水槽把室内积水排出,而且皮条防止雨水渗透到室内,也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阳光房的主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阳光房的副梁结构示意图。其中主梁I副梁2压板3皮条I 4皮条II 5排水槽6积水槽7。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和图2,本技术阳光房,包括主梁I和副梁2,主梁I上方设有压板3,并通过螺母与主梁I相固定,主梁I与压板3与相接触位置设有皮条I 4,主梁I的底部设有排水槽6,所述排水槽6的槽口向上;副梁2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皮条II 5,副梁2的底部设有积水槽7,所述积水槽7的槽口向上。积水流入积水槽7,顺着积水槽7然后流入排水槽6,这样水边顺势流出,再加上皮条I 4和皮条II 5,这样也进一步防止雨水进入室内,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阳光房,包括主梁(I)和副梁(2),其特征是主梁(I)与压板(3)与相接触位置设有皮条I (4),主梁(I)的底部设有排水槽(6),所述排水槽(6)的槽口向上;副梁(2)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皮条II (5),副梁(2)的底部设有积水槽(7),所述积水槽(7)的槽口向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阳光房,其特征是主梁(I)上方设有压板(3),并通过螺母与主梁(I)相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阳光房,包括主梁(1)和副梁(2),其特征是主梁(1)与压板(3)与相接触位置设有皮条Ⅰ(4),主梁(1)的底部设有排水槽(6),所述排水槽(6)的槽口向上;副梁(2)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皮条Ⅱ(5),副梁(2)的底部设有积水槽(7),所述积水槽(7)的槽口向上。本技术阳光房不仅通过积水槽和排水槽把积水排出,而且皮条防止雨水渗透到室内,也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文档编号E04D13/064GK202672515SQ20122029736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苏伟涛, 李国建 申请人:江阴龙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阳光房,包括主梁(1)和副梁(2),其特征是:主梁(1)与压板(3)与相接触位置设有皮条Ⅰ(4),主梁(1)的底部设有排水槽(6),所述排水槽(6)的槽口向上;副梁(2)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皮条Ⅱ(5),副梁(2)的底部设有积水槽(7),所述积水槽(7)的槽口向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涛李国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龙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