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基础工程、边坡支护工程等工程设计与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土钉的水泥土筒板联桩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各种大型水利、市政交通、道路桥梁、城市建筑工程项目也在不断规划与建设中,由此涉及到的边坡支护问题普遍存在。在传统的护坡结构中,如常采用的砌石护坡结构,需要大量开采使用石料,且结构断面大占地面积多;再如基坑支护中常采用的钻孔灌注桩帷幕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耗费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工程造价高。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924342U,名称为现浇混凝土筒板联桩,该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 一种筒桩和板桩联结一体且板桩的深度小于筒桩的现浇混凝土筒板联桩,但该护坡结构采用混凝土现浇施工,仍需耗费大量资源,造价相对较高,且整体抗倾覆和抗侧滑移能力与带有土钉的同类结构体系相比明显不高。针对上述既有护坡结构体系的不足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带有土钉的水泥土搅拌筒板联桩护坡结构,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和安全度的前提下,采用带有土钉的水泥土筒板联桩护坡结构,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和资源,又保证了护坡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护坡结构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土钉的水泥土筒板联桩护坡结构,主要由水泥土搅拌筒桩、板桩以及土钉结构构成,所述筒桩和板桩分别为竖立的大直径水泥土搅拌筒桩和长方体板桩,相邻筒桩与板桩之间交错布置且联为一体,且相邻筒桩和板桩结构的中心面保持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土钉为用来加固或同时锚固现场原位土体的细长杆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召,刘恒,邓佳能,孙培华,朱继伟,孟肖敏,王彦朝,孙耀伟,董博,周波,刘卫星,范怀聚,丁荣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