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现浇箱梁移动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由若干支架杆组成,相邻的两个支架杆之间通过横向受力杆连接,所述支架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的中部均通过调节螺丝与支架杆连接,所述下托板的中部靠近左右两端处分别安装有导向液轮仓,导向液轮仓内设有导向液轮,导向液轮通过安装在其顶端的螺杆和螺丝与导向液轮仓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下托板上与导向液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向液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且易于携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现浇箱梁移动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设施基础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现浇箱梁被普遍用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目前现有的现浇箱梁支架普遍采用的是碗扣式支架,这种碗扣式支架虽然能够满足人们现阶段的需要,但这种碗扣式支架在实际使用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1、碗扣式支架的竖向受力杆上用来固定横向平衡杆的碗扣是采用生铁铸件的。这种生铁材质的碗扣在用力捶打旋转的过程中,容易破损需经常更换,而更换时必须用风焊把竖向受力杆上的每一个点位割除,再重新组装,工艺繁琐、更换麻烦。2、横向拉力杆的顶端的固定件采用的是一个8_的小弯扣,通过十字交叉用四板固定在竖向受力杆上,在固定时,小弯扣的每一段都 必须扣紧。如果有一端没扣紧,则会使得施工人员踏在横向拉力杆上时,横向拉力杆的一端会容易被拉出,存在不安全因素。3、在拆除后,受力杆上凸凹不平,不容易整理打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现浇箱梁移动支架,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组合式现浇箱梁移动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由若干支架杆组成,所述支架杆由若干竖向受力杆和若干内插杆组成,内插杆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竖向受力杆,内插杆的中部设有圆形挡环;相邻的两个支架杆之间通过横向受力杆连接,所述横向受力杆由横向连接杆和圆形套环组成,横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圆形套环,圆形套环套接在内插杆上且圆形套环位于圆形当环的上方;所述支架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的中部均通过调节螺丝与支架杆连接,所述下托板的中部靠近左右两端处分别安装有导向液轮仓,导向液轮仓内设有导向液轮,导向液轮通过安装在其顶端的螺杆和螺丝与导向液轮仓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下托板上与导向液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向液轮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且易于携带。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现浇箱梁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横向受力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支架杆;101、竖向受力杆;102、内插杆;103、圆形挡环;2、横向受力杆;201、横向连接杆;202、圆形套环;3、上托板;4、下托板;5、调节螺丝;6、导向液轮仓;7、导向液轮;8、螺杆;9、螺丝;10、导向液轮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现浇箱梁移动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由若干支架杆I组成,相邻的两个支架杆I之间通过横向受力杆2连接,所述支架杆I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上托板3和下托板4,上托板3和下托板4的中部均通过调节螺丝5与支架杆I连接,所述下托板3的中部靠近左右两端处分别安装有导向液轮仓6,导向液轮仓6内设有导向液轮7,导向液轮7通过安装在其顶端的螺杆8和螺 丝9与导向液轮仓6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下托板4上与导向液轮7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向液轮槽10。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杆I由若干竖向受力杆101和若干内插杆102组成,内插杆102的两端分别套接有竖向受力杆101,内插杆102的中部设有圆形挡环103。如图4所示,所述横向受力杆2由横向连接杆201和圆形套环202组成,横向连接杆201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圆形套环202,圆形套环202套接在内插杆102上且圆形套环202位于圆形当环103的上方。具体使用时,通过调节导向液轮7顶端的螺杆8和螺丝9,可以使得导向液轮7在导向液轮槽10和导向液轮仓6中上下滑动,当导向液轮7从导向液轮槽10中滑动出来后,本技术就可通过导向液轮7进行移动,从而避免了现有的现浇箱梁支架移动困难的现象。而本技术中由于相邻的两个支架杆I之间是通过横向受力杆2连接的,且横向受力杆2使通过圆形套环套202接在内插杆102上固定连接的,从而使得本技术在使用时,相邻的两个支架杆I之间可自由转动,易调整支架杆I的方位。本技术在大面积现浇混凝土箱梁过程中,可采用分块搭设,分块移动的方式进行组装,以达到整体支架从开工搭设到施工结束拆除,节省用工量及用工期的目的。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现浇箱梁移动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由若干支架杆(I)组成,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支架杆(I)之间通过横向受力杆(2)连接,所述支架杆(I)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上托板(3)和下托板(4),上托板(3)和下托板(4)的中部均通过调节螺丝(5)与支架杆(I)连接,所述下托板(3)中部靠近左右两端处分别安装有导向液轮仓(6),导向液轮仓(6)内设有导向液轮(7),导向液轮(7)与导向液轮仓(6)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下托板(4)上与导向液轮(7)相对应位置设有导向液轮槽(1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现浇箱梁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液轮(7)通过安装在其顶端的螺杆(8)和螺丝(9)与导向液轮仓¢)的顶端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组合式现浇箱梁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杆(I)由若干竖向受力杆(101)和若干内插杆(102)组成,内插杆(102)的两端分别套接竖向受力杆(101),内插杆(102)的中部设有圆形挡环(1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现浇箱梁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受力杆(2)由横向连接杆(201)和圆形套环(202)组成,横向连接杆(201)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圆形套环(202),圆形套环(202)套接在内插杆(102)上且圆形套环(202)位于圆形当环(103)的上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现浇箱梁移动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由若干支架杆组成,相邻的两个支架杆之间通过横向受力杆连接,所述支架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托板和下托板的中部均通过调节螺丝与支架杆连接,所述下托板的中部靠近左右两端处分别安装有导向液轮仓,导向液轮仓内设有导向液轮,导向液轮通过安装在其顶端的螺杆和螺丝与导向液轮仓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下托板上与导向液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导向液轮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且易于携带。文档编号E01D21/00GK202672046SQ20122033576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陶瑞成, 张兵 申请人:陶瑞成, 张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现浇箱梁移动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由若干支架杆(1)组成,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支架杆(1)之间通过横向受力杆(2)连接,所述支架杆(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安装有上托板(3)和下托板(4),上托板(3)和下托板(4)的中部均通过调节螺丝(5)与支架杆(1)连接,所述下托板(3)中部靠近左右两端处分别安装有导向液轮仓(6),导向液轮仓(6)内设有导向液轮(7),导向液轮(7)与导向液轮仓(6)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下托板(4)上与导向液轮(7)相对应位置设有导向液轮槽(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瑞成,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陶瑞成,张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