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腐植酸土壤调理剂颗粒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活性煤基腐植酸微生物土壤调理剂颗粒的结构。
技术介绍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化学合成技术水平和工业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业中大量施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化学农药,使得土壤逐渐板结,失去原由的有机物质,土壤微生物群落也由此而受到严重破坏,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如作物品质下降,地表径流富营养化,局部生态及微生态环境失衡等。与此同时,随着全球人口压力不断上升、城市化不断加速,可利用的优良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人们不得不开垦较微贫瘠的土地,如山地、半沙漠、滩涂等用于农业生产。因此,在寻求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新型肥料地同时,如何充分利用有限耕地面积,改良土壤状况,恢复农业生态及微生态环境就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亦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微生物土壤调理剂颗粒的结构往往决定了土壤调理剂的功效的发挥,当前亟需改进现有微生物土壤调理剂颗粒,特别是亟需高活性煤基腐植酸微生物土壤调理剂颗粒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现状,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活性煤基腐植酸微生物土壤调理剂颗粒的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安全,无毒,无污染的效果,起到改善因过度施用化肥而严重板结的土壤团粒,同时也会改良沙质或贫瘠的土壤。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通过设计了一种高活性煤基腐植酸微生物土壤调理剂颗粒的结构由内核、营养包衣层和外壳组成,其中,颗粒结构的中心设置有内核,内核以白色惰性物质为载体承载有益微生物孢子菌,形成粉状微生物菌剂,直径4mm,在内核的外部将有机质和微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活性煤基腐植酸微生物土壤调理剂颗粒的结构由内核、营养包衣层和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颗粒结构的中心设置有内核,内核以白色惰性物质为载体承载有益微生物孢子菌,形成粉状微生物菌剂,直径约4mm,在内核的外部为2mm的营养包衣层,再将煤基腐殖酸和粘合剂混合制成外壳,包在营养包衣层之外,最后总体形成直径为8mm—10?mm的高活性煤基腐植酸微生物土壤调理剂颗粒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心歌,张松林,韩友青,张连杰,何红兵,王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惠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