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及污水处理池,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设于污水处理池中,包括:设于污水处理池出水端的上挡板(1)与下挡板(2);上挡板(1)与下挡板(2)间为出水口(3);上挡板(1)与下挡板(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60度。可以截留脱氮专用载体,防止脱氮专用载体损失,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对于污水过程中使用的专用载体的截留装置及污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用各种方法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的过程。净化后的水可以用于灌溉或清洁道路等。城市污水中氮素的去除途径,主要是利用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先将污水中的氮素转变为气态物质如NH3、N2,再通过气液分离来实现污水中的氮的去除,另外,还有部分氮素随剩余污泥而排出,并进入污泥处理系统。为了最大限度的对污水进行脱氮,一般需要延长污水停留时间,这样就造成占地面积大。因此,现在常用的是直接向污水处理池中投加一定量的脱氮专用载体,以达到提标改造深度脱氮的目的;脱氮专用载体是常用的产品,如兰州振茂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ZMBI0-1型污水处理生物脱氮载体,就可以满足使用要求。这种脱氮专用微生物载体的密度略大于水,尺寸较小、有弹性。一般还需要在污水处理池底部安装曝气装置,通过曝气作用,使脱氮专用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脱氮专用载体极易随着污水流出而损失,还容易造成堵塞,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及污水处理池,可以截留脱氮专用载体,防止脱氮专用载体损失,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设于污水处理池中,包括设于污水处理池出水端的上挡板I与下挡板2 ;上挡板I与下挡板2间为出水口 3 ;上挡板I与下挡板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60度。所述的上挡板I与下挡板2平行设置。一种污水处理池,所述的污水处理池的出水端设有上述的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J-U ρ α装直。所述的污水处理池的池底安装曝气装置4。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及污水处理池,可以截留脱氮专用载体,防止脱氮专用载体损失,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及污水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设于污水处理池中,包括设于污水处理池出水端的上挡板I与下挡板2 ;上挡板I与下挡板2间为出水口 3 ;上挡板I与下挡板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60度。最佳的方式是所述的上挡板I与下挡板2平行设置。当然,也可以是上挡板I与下挡板2成喇叭口形,可以是内小外大,也可以上内大外小,也具有很好的截留效果。本技术还包括一种污水处理池,所述的污水处理池的出水端设有上述的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所述的污水处理池的池底安装曝气装置4。曝气装置4是指废水活性污泥法水处理过程中向曝气池供氧的设备。曝气是指人为通过适当设备向生化曝气池中通入空气,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曝气不仅使池内液体与空气接触充氧,而且由于搅动液体,加速了空气中氧向液体中转移,从而完成充氧的目的;此夕卜,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与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本例的曝气装置4可以使脱氮专用载体6处于流化状态,流化状态是固体颗粒在流体作用下,呈现流体样的流动状态,某些方面具有流体性质的现象。工作原理污水由上挡板I中左下方的进水口 5进入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池中在污水中加了适量的脱氮专用载体6,脱氮专用载体6在曝气装置4的作用下处理流化状态,在上挡板I与下挡板2之间,受曝气装置4的曝气扰动较小,进入此区域的脱氮专用载体6依靠其自身重力作用,会很快下沉至下挡板2上,并滑落下去,在滑离下挡板2时,受曝气扰动作用,继续呈流化状态。上挡板I的作用是阻止水流对载体沉淀区的扰动,同时降低脱氮专用载体6开始沉淀的初始高度,以防止脱氮专用载体6来不及下沉,直接进入出水口 3而流失。本技术具充分利用了脱氮专用载体的特性,并将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沉淀技术应用到反应池中,具有设计简洁,不占用反应池的有效空间,无需动力拦截装置,维护方便,成本较低等优点,特别适合污水处理领域的提标改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设于污水处理池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污水处理池出水端的上挡板(I)与下挡板(2);上挡板(I)与下挡板(2)间为出水口(3); 上挡板(I)与下挡板(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60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挡板(I)与下挡板(2)平行设置。3.一种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处理池的出水端设有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处理池的池底安装曝气装置(4)。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及污水处理池,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设于污水处理池中,包括设于污水处理池出水端的上挡板(1)与下挡板(2);上挡板(1)与下挡板(2)间为出水口(3);上挡板(1)与下挡板(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60度。可以截留脱氮专用载体,防止脱氮专用载体损失,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文档编号C02F3/34GK202671307SQ20122030746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王俊安, 赵雪莲, 李宗慧, 刘金泉, 姜安平, 王凯 申请人: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脱氮专用载体截留装置,设于污水处理池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污水处理池出水端的上挡板(1)与下挡板(2);上挡板(1)与下挡板(2)间为出水口(3);上挡板(1)与下挡板(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60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安,赵雪莲,李宗慧,刘金泉,姜安平,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