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晓东专利>正文

一种带防滑棱的双凹槽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703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防滑棱的双凹槽压板,包括压板本体,压板本体的上端一体化形成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与压板本体相通的螺栓通孔,压板本体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位于螺栓通孔的两侧,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面上分别设置防滑棱。通过在压板本体上设置一个凸台,使得螺栓在长时间紧固之后压板不易变形;在压板本体下端设置上两个凹槽,增加了固定导索的范围,并且节省了在紧固导索时压板的数量;在凹槽的槽面的槽面上设置防滑棱,提高了压板对导索的紧固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防滑棱的双凹槽压板
技术介绍
在启闭机上卷筒是必不可少的装置,卷筒上需要固定导索,而导索需要通过导索压板将导索固定在卷筒,然后导索就可以随着导索一起转动,导索压板与卷筒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传统的导索压板上与导索相适配的凹槽只是在加工上一个凹槽,凹面相对光洁,其耐磨性并不理想,导索容易与在凹槽内滑动,影响压板的紧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防滑棱的双凹槽压板,解决传统用于卷筒上固定导索的压板不耐压并且紧固效果差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防滑棱的双凹槽压板,包括压板本体,所述的压板本体的上端一体化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与压板本体相通的螺栓通孔,所述的压板本体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位于螺栓通孔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面上分别设置防滑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压板本体上设置一个凸台,使得螺栓在长时间紧固之后压板不易变形;在压板本体下端设置上两个凹槽,增加了固定导索的范围,并且节省了在紧固导索时压板的数量;在凹槽的槽面的槽面上设置防滑棱,提高了压板对导索的紧固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仰视图。其中I、压板本体,2、凸台,3、螺栓通孔,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防滑棱。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I图2所示的一种带防滑棱的双凹槽压板,包括压板本体1,压板本体I的上端一体化形成有凸台2,凸台2上设置有与压板本体I相通的螺栓通孔3,压板本体I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分别位于螺栓通孔3的两侧,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的槽面上分别设置防滑棱6。通过在压板本体I上设置一个凸台2,使得螺栓在长时间紧固之后压板不易变形;在压板本体I下端设置上两个凹槽,增加了固定导索的范围,并且节省了在紧固导索时所用压板的数量;在凹槽的槽面的槽面上设置防滑棱6,提高了压板对导索的紧固效果。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带防滑棱的双凹槽压板,包括压板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板本体(I)的上端一体化形成有凸台(2),所述凸台(2)上设置有与压板本体(I)相通的螺栓通孔(3),所述的压板本体(I)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所述的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分别位于螺栓通孔(3)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的槽面上分别设置防滑棱(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防滑棱的双凹槽压板,包括压板本体,压板本体的上端一体化形成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与压板本体相通的螺栓通孔,压板本体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位于螺栓通孔的两侧,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面上分别设置防滑棱。通过在压板本体上设置一个凸台,使得螺栓在长时间紧固之后压板不易变形;在压板本体下端设置上两个凹槽,增加了固定导索的范围,并且节省了在紧固导索时压板的数量;在凹槽的槽面的槽面上设置防滑棱,提高了压板对导索的紧固效果。文档编号B66D1/28GK202671080SQ201220292149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钟晓东 申请人:钟晓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防滑棱的双凹槽压板,包括压板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板本体(1)的上端一体化形成有凸台(2),所述凸台(2)上设置有与压板本体(1)相通的螺栓通孔(3),所述的压板本体(1)下端设置有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所述的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分别位于螺栓通孔(3)的两侧,所述的第一凹槽(4)和第二凹槽(5)的槽面上分别设置防滑棱(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钟晓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