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
,涉及到一种冶金轧辊加工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热轧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热轧用轧辊的发展从材质和制造工艺上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轧辊材质从单一的铸铁、球墨铸铁、铸钢逐渐发展到复合轧辊用高镍铬铸铁、高铬铸铁直至最新发展的铸造高速钢;制造工艺也从普通整体铸造工艺发展到复合铸造工艺,其中复合铸造工艺又从静态浇注法发展到离心铸造法。高速钢轧辊的外层是在普通高速钢的基础上增加C含量,同时大量添加V和W,生成较多的高硬度V碳化物,从而获得高的耐磨性。代表当代轧制技术水平的热连轧技术,采用了低温、大压下量、小辊径轧制等降低能耗措施,为控制板形和提高板材质量,采用了六辊、双交叉、双重弯辊、小辊径轧制技术,使辊身接触应力增加1-2.5倍,辊径推力增加3-7倍,弯曲应力增加2-3倍,接触频率增加数倍。采用小辊径轧制,再加上水平弯曲,小辊径工作辊颈的弯曲强度必须大于250MPa,相当于700MPa拉伸强度,这些轧制技术的变化对轧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国内现有的轧辊很难达到这些要求。使用原有传统材质的轧辊,除辊耗大之外,热轧质量不好,如加工板带时,会直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高速钢轧辊的连续铸造装置包括钢包(1)、钢液浇铸系统(10)、坩埚(6)、分离环(5)、水冷结晶器(4)、定位导向装置(8)、辊芯感应加热装置(7)、操作平台(2)、拉坯系统(11)和引锭板(12),其特征在于:钢包(1)在钢液浇铸系统(10)的上方,钢液浇铸系统(10)配置在坩埚(6)上方的一侧,水冷结晶器(4)和坩埚(6)处于操作平台(2)之上,水冷结晶器(4)通过分离环(5)与坩埚(6)相连,辊芯感应加热装置(7)和定位导向装置(8)位于坩埚(6)的上方,拉坯系统(11)位于操作平台(2)之下,引锭板(12)正对水冷结晶器(4)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高速钢轧辊的连续铸造装置包括钢包(1)、钢液浇铸系统(10)、坩埚(6)、分离环(5)、水冷结晶器(4)、定位导向装置(8)、辊芯感应加热装置(7)、操作平台(2)、拉坯系统(11)和引锭板(12),其特征在于钢包(1)在钢液浇铸系统(10)的上方,钢液浇铸系统(10)配置在坩埚(6)上方的一侧,水冷结晶器(4)和坩埚(6)处于操作平台(2)之上,水冷结晶器(4)通过分离环(5)与坩埚(6)相连,辊芯感应加热装置(7)和定位导向装置(8)位于坩埚(6)的上方,拉坯系统(11)位于操作平台(2)之下,引锭板(12)正对水冷结晶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溪,王厚祥,陈生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祥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