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撕膜机,用于撕除光学膜材的保护膜,其包括:撕膜构件,所述撕膜构件包括连接所述保护膜的保护膜转轴、及连接所述保护膜转轴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保护膜转轴转动,以将保护膜卷设于所述保护膜转轴上;支架,用于支承所述撕膜构件及光学膜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撕膜机,可自动将光学膜材上下表面的保护膜撕除,避免人工撕膜所造成的光学膜材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同时方便光学膜材进行后续的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并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适应光学膜材的多种组装方式,具有很高的定制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撕去光学膜材表面保护膜的撕膜机。
技术介绍
光学膜材的表面一般都会贴附一层保护膜,以避免光学膜材被损坏,也避免工作环境中空气中的微粒或尘埃掉落进光学膜材中而引发质量问题。现有的光学膜材在组装时,需先将此保护膜撕下才可进行后续处理,当前主要采用人工来撕除光学膜材的保护膜,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并极易因施工人员技术、经验的不足导致施工不精准,从而造成施工品质问题,同时导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以及人工成本的上升,无法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人工撕除保护膜仅适用于光学膜材组装结构较为 产效率的降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撕膜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撕除保护膜效率高并适用于多种保护膜组装方式的撕膜机。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撕膜机,用于撕除光学膜材的保护膜,其包括撕膜构件,所述撕膜构件包括连接所述保护膜的保护膜转轴、及连接所述保护膜转轴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保护膜转轴转动,以将保护膜卷设于所述保护膜转轴上;支架,用于支承所述撕膜构件及光学膜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撕膜构件还包括胶带出轴、及设置于所述胶带出轴上并绕经所述保护膜转轴的胶带,所述胶带粘合所述保护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撕膜构件包括连接所述胶带出轴的第二驱动电机,以控制所述胶带出轴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控制所述保护膜转轴与所述胶带出轴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撕膜构件都包括一剥料板,所述剥料板抵持所述保护膜,以使得所述保护膜脱离光学膜材表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撕膜机包括用于放置光学膜材的放料构件、以及设置于放料构件周侧的挡料构件,以限定光学膜材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撕膜机包括连接所述放料构件的第三驱动电机,以控制所述放料构件移动至工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料构件包括放料板以及放料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撕膜机包括下压滚轮,所述下压滚轮压持所述光学膜材的保护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撕膜机包括两个分离设置的撕膜构件,以分别撕除光学膜材的上保护膜与下保护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撕膜机,可自动将光学膜材上下表面的保护膜撕除,避免人工撕膜所造成的光学膜材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同时方便光学膜材进行后续的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并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适应光学膜材的多种组装方式,具有很高的定制能力。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有关本技术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撕膜机的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撕膜机的截面图。其中,附图标记为撕膜机,100 ;撕膜构件,10 ;支架,20 ;保护膜转轴,11 ;胶带出轴,12 ;放料构件,13 ;挡料构件,14 ;第三驱动电机,15 ;下压滚轮,16 ;剥料板,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提供了一种撕膜机100,用以撕除光学膜材表面之保护膜,其具体包括撕膜构件10,前述撕膜构件10包括连接光学膜材保护膜的保护膜转轴11、及连接保护膜转轴11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保护膜转轴11转动,以将保护膜卷于保护膜转轴11上;以及支架20,用于支承所述撕膜构件10及光学膜材。本技术通过可旋转的保护膜转轴11带动保护膜脱离光学膜材表面。参图I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撕膜构件10还包括胶带出轴12、及设置于胶带出轴12上并绕经保护膜转轴11的胶带,胶带用于粘合保护膜。特别的,撕膜机包括两个分离设置的撕膜构件10,通过两个撕膜构件10相配合可同步撕除光学膜材上保护膜与下保护膜。其中,胶带为一胶带卷,其主体部设置于胶带出轴12上,并可绕胶带出轴12转动,胶带自主体部延伸出来,并绕经于保护膜转轴11上。胶带通过胶带出轴12与保护膜转轴11配合转动来移动,从而带动胶带所粘合的保护膜移动,以使得保护膜脱离光学膜材表面。本技术通过两个撕膜构件10中的两个胶带分别粘合光学膜材的上保护膜与下保护膜,以同步撕除光学膜材的上保护膜与下保护膜,提高撕膜效率以及精度。具体的,撕膜构件10包括分别连接所述保护膜转轴11与所述胶带出轴12的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二驱动电机相配合以控制所述保护膜转轴11与所述胶带出轴12转动,从而带动胶带发生移动,便于后续的撕膜处理。其中,第一驱动电机所提供的转轴驱动力为主动力,前述保护膜转轴11转动以收卷胶带,由于胶带出轴12与保护膜转轴11之间有胶带的存在,第一驱动电机所提供的转轴驱动力为也带动胶带出轴12转动,使得胶带不断被补充进来,从而满足工业制备过程需要。特别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控制所述胶带出轴12朝向与所述保护膜转轴11相反的方向转动,即第二驱动电机提供了与第一驱动电机所提供转轴驱动力方向相反的张力,该张力的大小远小于前述转轴驱动力,从而不影响胶带自胶带出轴12移动至保护膜转轴11,同时,该张力还使得胶带在移动过程中也能保持一定的紧绷度,提高了胶带与光学膜材·表面保护膜之间的粘合能力,以使得保护膜顺利跟随胶带移动至保护膜转轴11上,从而完成撕膜处理。撕膜构件10包括剥料板17,以抵持光学膜材的保护膜,具体的,剥料板17与撕膜构件10数量一致,也设置为两个,所述两个剥料板17板分别抵持光学膜材的上保护膜与下保护膜,以使得所述上保护膜与下保护膜脱离光学膜材表面。剥料板17设置于光学膜材移动的路径上,并且上保护膜或下保护膜在移动过程中,为前述两个剥料板17分别抵持。具体的,剥料板17将保护膜朝向光学膜材主材层挤压,而保护膜撕离光学膜材的过程中,是远离光学膜材主材层移动的,因而,剥料板17可以定义保护膜初始脱离光学膜材的位置,提高撕离上保护膜或下保护膜的效率与精度。撕膜机100还包括下压滚轮16,下压滚轮16压持所述光学膜材的保护膜,以使得在撕膜过程中,保护膜具有一定的紧绷度,使得撕膜过程更简单。具体的,下压滚轮16轻压光学膜材的上保护膜,同时保护膜在撕离过程中,可带动下压滚轮16转动,在不降低对保护膜压持力的同时提高了撕离上保护膜的安全性,避免损坏光学膜材,其中,下压滚轮16通过气缸驱动。撕膜机100还包括用于放置光学膜材的放料构件13、以及设置于放料构件13周侧的挡料构件14,以限定光学膜材位置。特别的,放料构件13包括放料板以及放料圆筒,以适应多种组装形式之光学膜材。具体的,光学膜材放置于放料构件13后,挡料构件14移动至相应位置,以使得光学膜材不会因为撕膜处理而位置有过大的变化,避免了因光学膜材移动所引发的一系列光学膜材质量问题。撕膜机100包括保护膜收容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撕膜机,用以撕除光学膜材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机包括:撕膜构件,所述撕膜构件包括连接所述保护膜的保护膜转轴、及连接所述保护膜转轴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保护膜转轴转动,以将保护膜卷于所述保护膜转轴上;支架,用于支承所述撕膜构件及光学膜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坚,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