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设于升降机构上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固定升降气缸的升降气缸安装角架及固定在升降气缸活塞杆上的升降架,而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架上的位移气缸、与位移气缸活塞杆相连的驱动架及固定在驱动架上的导轨托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其可代替人工向一条校直输送线上自动加装导轨,或者在两条导轨校直输送线之间自动运送导轨,从而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并且相比人工搬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导轨磕碰造成工作面损害,大大提高导轨的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梯导轨自动作业线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导轨升降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厢式电梯T型导轨通常都使用液压或电动校直机实施自动校直作业,具体操作时通常都是先在一条校直输送线上进行导轨顶工作面的校直,再在另一条校直输送线上进行导轨侧工作面的校直。然而目前上述校直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是往一条校直输送线上加装导轨,或者在两条校直输送线之间转移导轨主要采用人工搬运的形式,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在搬运过程中,不小心还会磕碰到导轨,使工作面受到损害;此外由于需要多个人工操作,造成人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导轨升降移动装置,这种装置能够向一条校直输送线上自动加装导轨,或者在两条导轨校直输送线之间自动运送导轨,从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设于升降机构上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固定升降气缸的升降气缸安装角架及固定在升降气缸活塞杆上的升降架,而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架上的位移气缸、与位移气缸活塞杆相连的驱动架及固定在驱动架上的导轨托座。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升降架上固定有位移气缸安装架,所述位移气缸固定在位移气缸安装架上。更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位移气缸安装架上固定有横向滑轨,而导轨托座上固定有至少一块与横向滑轨配合的横向滑块。具体的,本技术中所述驱动架包括位移气缸接头板和连接臂,所述位移气缸接头板与位移气缸活塞杆固定,而所述连接臂一端固定在位移气缸接头板上,另一端则逆向位移气缸活塞杆的顶出方向延伸与导轨托座固定。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所述升降气缸安装角架上固定有纵向滑轨,而升降架上固定有至少一块与纵向滑轨配合的纵向滑块。本技术具体工作时,当导轨在自动输送线中需要从一输送机架平行位移一平行布置于的另一机架,导轨置于导轨托座上方时,由感应光头控制启动升降气缸,升降气缸驱动升降架沿纵向滑轨抬升至最高点,随即启动位移气缸驱动导轨托座沿横向滑轨平移至自动输送线上的预定位置,随后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架降下,将导轨托座上的导轨放下,即完成一次作业;随后各气缸复位,再重复上述工序进行下一导轨的输送。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其可代替人工向一条校直输送线上自动加装导轨,或者在两条导轨校直输送线之间自动运送导轨,从而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并且相比人工搬运,本技术能够防止导轨磕碰造成工作面损害,大大提高导轨的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I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升降气缸;2、升降气缸安装角架;3、升降架;4、位移气缸;5、导轨托座;6、位移气缸安装架;7、横向滑轨;8、横向滑块;9、气缸接头板;10、连接臂;11、纵向滑轨; 12、纵向滑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结合图I、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其由升降机构和设于升降机构上平移机构所组成,其中所述升降机构由升降气缸I、升降气缸安装角架2、升降架3、纵向滑轨11和纵向滑块12所组成。所述升降气缸I固定在升降气缸安装角架2上,所述升降架3固定在升降气缸I的活塞杆上。所述纵向滑轨11固定在升降气缸安装角架2上,而升降架3上固定有两块与纵向滑轨11配合的纵向滑块12。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移机构由位移气缸4、导轨托座5、位移气缸安装架6、横向滑轨7、横向滑块8及用于连接位移气缸4活塞杆和导轨托座5的驱动架组成,而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架具体又由气缸接头板9和连接臂10组成。所述升降架3上固定位移气缸安装架6,所述位移气缸4固定在位移气缸安装架6上。所述位移气缸接头板9与位移气缸4的活塞杆固定,而所述连接臂10 —端固定在位移气缸接头板9上,另一端则逆向位移气缸4活塞杆的顶出方向延伸与导轨托座5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滑轨7固定在位移气缸安装架6上,而导轨托座5上固定有一块与横向滑轨7配合的横向滑块8。本技术具体工作时,当导轨在自动输送线中需要从一输送机架平行位移一平行布置于的另一机架,导轨置于导轨托座上方时,由感应光头控制启动升降气缸1,升降气缸I驱动升降架3沿纵向滑轨11抬升至最高点,随即启动位移气缸4驱动导轨托座5沿横向滑轨7平移至校直输送线上的预定位置,随后升降气缸I带动升降架3降下,将导轨托座5上的导轨放下,即完成一次作业;随后各气缸复位,再重复上述工序进行下一导轨的输送。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设于升降机构上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I)、固定升降气缸(I)的升降气缸安装角架(2)及固定在升降气缸(I)活塞杆上的升降架(3),而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架(3)上的位移气缸(4)、与位移气缸(4)活塞杆相连的驱动架及固定在驱动架上的导轨托座(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3)上固定有位移气缸安装架出),所述位移气缸(4)固定在位移气缸安装架(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气缸安装架(6)上固定有横向滑轨(7),而导轨托座(5)上固定有至少一块与横向滑轨(7)配合的横向滑块⑶。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架包括位移气缸接头板(9)和连接臂(10),所述位移气缸接头板(9)与位移气缸(4)活塞杆固定,而所述连接臂(10) —端固定在位移气缸接头板(9)上,另一端则与导轨托座(5)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安装角架(2)上固定有纵向滑轨(11),而升降架⑶上固定有至少一块与纵向滑轨(11)配合的纵向滑块(1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设于升降机构上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固定升降气缸的升降气缸安装角架及固定在升降气缸活塞杆上的升降架,而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架上的位移气缸、与位移气缸活塞杆相连的驱动架及固定在驱动架上的导轨托座。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其可代替人工向一条校直输送线上自动加装导轨,或者在两条导轨校直输送线之间自动运送导轨,从而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并且相比人工搬运,本技术能够防止导轨磕碰造成工作面损害,大大提高导轨的质量。文档编号B21D43/02GK202667479SQ201220145690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蔡连生, 王四新 申请人:苏州塞维拉上吴电梯轨道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轨升降移动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设于升降机构上平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1)、固定升降气缸(1)的升降气缸安装角架(2)及固定在升降气缸(1)活塞杆上的升降架(3),而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架(3)上的位移气缸(4)、与位移气缸(4)活塞杆相连的驱动架及固定在驱动架上的导轨托座(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连生,王四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塞维拉上吴电梯轨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