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边模具,它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中模、下模,上模和中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待加工工件定位夹紧在两者之间的压紧机构,上模的外边缘上设置有分别沿着横向侧边和纵向侧边延伸的一对直线折边刀、位于横向侧边和纵向侧边交界处的圆弧折边刀,一对直线折边刀和圆弧折边刀的下边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下模的外边缘上设置有分别沿着横向侧边和纵向侧边延伸且分别与一对直线折边刀相对的一对成型模,成型模上靠近中模的侧边处具有成型面,成型面与中模的侧边之间具有可供直线折边刀插入的间隙,上模和中模分别能够相对下模上、下滑动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边模具具有通用性强、工作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钣金成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折弯冰柜矩形内底板的折边模具。
技术介绍
常见的冰柜其底部具有一矩形内底板,该矩形内底板如图3所示,由四条边围城,并且在四角处圆弧过渡形成圆角,在折边前,各圆角的两侧分别加工出缺口。折弯过程中要求将四条边先向下折弯至与基面呈直角,然后再将弯边向上弯折,形成V字形沟槽,四个圆角的弯折则仅需向下弯折弯与面成直角即可,附图3中的虚线表示折弯线。以前,冰箱内底板的折边模具主要有整体式和单边式两种。整体式折边模具是在一次冲击过程中,将矩形底板的四条边、四个圆角一次成型,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势,但是·其成型模具必需与产品的规格一一对应,应对更新换代快、规格品种繁多的冰柜产品,这就给生产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模具投入费用,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也带来了频繁更换模具的麻烦,此外在模具损坏的情况下,模具的修复也很麻烦,所以整体式折边模具已经逐渐被单边式折边模具取代。单边式折边模具具有模具投入费用低,通用性高的优点,模具维修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单边式折边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一次冲压只能加工一条边,因此一个内底板需要经过八次冲压才能形成,其生产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产品质量容易控制、且通用性高的折边模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边模具,它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中模、下模,所述的上模和中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待加工工件定位夹紧在两者之间的压紧机构,所述的上模与冲头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模、中模、下模分别具有一条沿横向延伸的横向侧边以及一条沿纵向延伸的纵向侧边,所述的上模的外边缘上设置有分别沿着横向侧边和纵向侧边延伸的一对直线折边刀、位于所述的横向侧边和纵向侧边交界处的圆弧折边刀,一对所述的直线折边刀和所述的圆弧折边刀的下边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的下模的外边缘上设置有分别沿着横向侧边和纵向侧边延伸且分别与一对所述的直线折边刀相对的一对成型模,所述的成型模上靠近所述的中模的侧边处具有成型面,所述的成型面与所述的中模的侧边之间具有可供所述的直线折边刀插入的间隙,所述的上模和中模分别能够相对所述的下模上、下滑动地设置。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压紧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上模底部的压板、设置在所述的压板与所述的上模之间的多个第一回位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上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所述的深度调节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的上模上的定深螺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压板上的滑套,所述的滑套滑动配合连接在所述的上模上,所述的定深螺钉和滑套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的直线折边刀的下边缘与所述的压板的下边缘平齐。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的中模和下模分别滑动配合连接在所述的导向柱上。进一步地,所述的中模与所述的下模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的第二回位弹簧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的第一回位弹簧的弹性系数。优选地,所述的下模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待加工工件准确定位在所述的中模上的定位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的下模的外边缘且凸出于所述的中模上表面的多个定位螺钉,所述的定位螺钉面向所述横向侧边和纵向侧边的一侧具有定 位面,多个所述的定位螺钉的定位面分别与所述的横向侧边或纵向侧边对齐。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待加工的工件安放在中模与压板之间,工作时,冲头带动上模下行,压板首先接触工件,压板将工件压紧固定,然后冲头继续下行,上模上的直线折边刀接触工件并将工件的两侧边向下方折弯,圆角部分同时也被折弯,在此过程中折弯部分的下端沿受到成型模的阻挡,迫使其向外弯曲,当上模的直线折边刀到达需求的深度后,第一回位弹簧被压缩中止,第二回位弹继而被压缩并迫使中模一起下行,上模和中模一起在冲头的带动下继续下行,工件折弯部分的下端在成型模和上模的直线折边刀的共同作用下,向上弯曲形成V字形沟槽。通过上述工作过程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冰柜内底板两相邻侧边的折弯和折边以及其所夹圆角的折弯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可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本技术的折边模具通用性强,可以对多种规格大小的冰柜内底板折弯,不需要更换模具,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是待加工工件的俯视图;附图4为附图I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其中1、上模I ;2、中模;3、下模;4、压板;5、定位螺钉;6、第一回位弹簧;7、第二回位弹簧;8、定深螺钉;9、导向柱;10、冲头连接件;11、直线折边刀;12、紧固螺钉;13、第一承压片;14、圆弧折边刀;15、紧固螺钉;16、第二承压片;18、压力弹簧;19、滑套;20、横向侧边;21、纵向侧边;22、成型模;31、成型面;32、圆柱螺钉;91、螺母;92、套筒;93、螺母。具体实施方式附图I中所示的上、下位置关系与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位置关系相对应,附图2中的左右方向为说明书中所述的“横向”,附图2中的上下方向为说明书中所述的“纵向”。如图1-3所示,一种安装在冲床上用于对钣金件进行折边的模具,它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I、中模2、下模3,所述的上模I通过冲头连接件10固定连接在冲床的冲头(图中未示出)上,所述的上模I的底部活动设置有用于将待加工工件定位夹紧在所述的上模I和中模2之间的压板4,所述的压板4与所述的上模I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回位弹簧6,在中模2和下模3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弹性系数大于第一回位弹簧6的第二回位弹簧7。所述的下模3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柱9,所述的中模2滑动配合连接在所述的导向柱9上,上模I、中模2、下模3通过导向柱9滑动连接。导向柱9具有阶梯结构,在较细的一端部有螺纹,导向柱9较细的一端通过螺母91固定在上模I的两边外端点处。下模3上安装有一圆柱形套筒92,导向柱9穿过套筒92并与其内壁面滑动摩擦接触,套筒92下端开设有螺纹,通过螺母93将套筒92固定连接在下模3上,套筒92的内表面摩擦系数低,当上模I下降时,导向柱9与套筒92相对滑动,因此套筒92的内壁面磨损比较严重,通过螺母93可将套筒拆卸更换。冲头连接件10固定在上模I上,当冲头下降时,带动上模I、导向杆9下降,而压板4将工件压抵在中模2上,冲头克服第一回位弹簧6的弹性力后,再带动中模2继续下降完成折弯过程。所述的上模I、中模2、下模3分别具有一条沿横向延伸的横向侧边20以及一条沿纵向延伸的纵向侧边21,所述的上模I的外边缘上设置有分别沿着横向侧边20和纵向侧边21延伸的一对直线折边刀11、位于所述的横向侧边20和纵向侧边21交界处的圆弧折边刀14。一对直线折边刀11分别通过第一承压片13和紧固螺钉12固定在上模I上,该圆弧折边刀14与上模I通过第二承压片16和紧固螺钉15固定。在安装时,要求圆弧折边刀14和一对直线折边刀11紧密连接且要求一对直线折边刀11和圆弧折边刀14的最下端在同一平面内,且与压板4的下边缘齐平。所述的上模I上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所述的深度调节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的上模I上的定深螺钉8、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压板4上的滑套19,所述的滑套19滑动配合连接在所述的上模I上,所述的定深螺钉8和滑套19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18。通过调整定深螺钉8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边模具,它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模、中模、下模,所述的上模和中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待加工工件定位夹紧在两者之间的压紧机构,所述的上模与冲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中模、下模分别具有一条沿横向延伸的横向侧边以及一条沿纵向延伸的纵向侧边,所述的上模的外边缘上设置有分别沿着横向侧边和纵向侧边延伸的一对直线折边刀、位于所述的横向侧边和纵向侧边交界处的圆弧折边刀,一对所述的直线折边刀和所述的圆弧折边刀的下边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的下模的外边缘上设置有分别沿着横向侧边和纵向侧边延伸且分别与一对所述的直线折边刀相对的一对成型模,所述的成型模上靠近所述的中模的侧边处具有成型面,所述的成型面与所述的中模的侧边之间具有可供所述的直线折边刀插入的间隙,所述的上模和中模分别能够相对所述的下模上、下滑动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须震,张国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雪龙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