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夹套式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280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双夹套式反应釜。一种双夹套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釜体外侧设有整体式夹套,整体式夹套与釜体之间内还设有盘管。釜体顶部设有电机,电机与设于釜体内的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桨。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底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夹套式反应釜,结构简单,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向整体式夹套通入循环介质,以调节釜体内的温度。若需要降温或升温时,直接向盘管中通入冷却液或蒸汽即可,无需通过其他外设设备加热或冷却整体式夹套内的循环介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爸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双夹套式反应爸。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反应釜的夹套一般为整体式,要么加热要么降温,若想改变夹套内介质的温度,必须通过外循环来实现,从而无形中增加了设备投资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构思好的双夹套式反应釜。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夹套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外侧设有整体式夹套,所述整体式夹套与釜体之间内还设有盘管。较为完善的是,所述釜体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设于釜体内的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桨。较为完善的是,所述爸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底阀。本技术双夹套式反应釜,结构简单,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向整体式夹套通入循环介质,以调节釜体内的温度。若需要降温或升温时,直接向盘管中通入冷却液或蒸汽即可,无需通过其他外设设备加热或冷却整体式夹套内的循环介质。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一种双夹套式反应釜,包括釜体2,釜体2外侧设有整体式夹套6,整体式夹套6与釜体2之间内还设有盘管5。釜体2顶部设有电机1,电机I与设于釜体2内的搅拌轴3连接,搅拌轴3上安装有搅拌桨4。同时,釜体2的底部设有出料底阀7。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双夹套式反应爸,其特征在于,包括爸体,所述爸体外侧设有整体式夹套,所述整体式夹套与釜体之间内还设有盘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夹套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设于釜体内的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夹套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底阀。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双夹套式反应釜。一种双夹套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釜体外侧设有整体式夹套,整体式夹套与釜体之间内还设有盘管。釜体顶部设有电机,电机与设于釜体内的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桨。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底阀。本技术双夹套式反应釜,结构简单,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向整体式夹套通入循环介质,以调节釜体内的温度。若需要降温或升温时,直接向盘管中通入冷却液或蒸汽即可,无需通过其他外设设备加热或冷却整体式夹套内的循环介质。文档编号B01J19/18GK202666853SQ20122025116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赵晓刚, 姚明, 李申, 周勇, 常彩, 胡召堂, 李双建 申请人:安徽省天虹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夹套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外侧设有整体式夹套,所述整体式夹套与釜体之间内还设有盘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刚姚明李申周勇常彩胡召堂李双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天虹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