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针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203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免针加药装置,其包括:加药盖,所述加药盖为两端成形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管状空腔,所述上开口的内径小于下开口的内径;软胶加药塞,其上部为一柱体,适于密封所述上开口,所述软胶加药塞下部为一端开口的柱状空腔,所述柱状空腔的侧壁上成形有通孔;和加药座,所述加药座为互通的三叉管,其中一叉管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下开口固定密封配合,在加药座中心开设有加药通道,所述加药通道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软胶加药塞上部变形适于药液从所述上开口经通孔流入加药通道,在所述凸台上开设有加药通道,所述加药通道与所述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免针加药装置结构简单,流通顺畅,加药时间短免针加药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免针加药装置。技术背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加药装置大多通过将针刺入加药装置的软塞,然后进行加药,但是在这过程会中产生不利后果,一是在针刺入软塞时,软塞上的碎屑会随着注射针的注射液进入药液中,然后随着药液进入人体中,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和不良后果;二是在使用针筒注射器时,针头很容易刺伤医护人员,若针头不干净则容易感染医护人员。因此,免针加药装置则可避免上述的缺陷。但是,现有的免针加药装置,常存在结构复杂,加药困难,药液流通不畅,加药时间过长,不能及时的将药液补充,影响医患人员的治疗,同时由于其流通不畅,可能与加药装置内部的构件接触面积增大且接触时间过长,增大了污染药液的机会,同时沉积过久的药液随新药液进入医患人员的身体内部,混合其中的沉积过久的药液可能失效,也可能对人体才产生副作用,影响医患人员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复杂,加药困难,加药时间过长,药液流通不畅,不能及时的将药液补充,影响医患人员的治疗,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流通顺畅,加药时间短的免针加药装置。本技术一种免针加药装置,其包括加药盖,所述加药盖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针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加药盖(10),所述加药盖(10)为两端成形有上开口(11)和下开口(12)的管状空腔,所述上开口(11)的内径小于下开口(12)的内径;软胶加药塞(20),其上部为一柱体(21),适于密封所述上开口(11),所述软胶加药塞(20)下部为一端开口的柱状空腔(22),所述柱状空腔(22)的侧壁上成形有一个以上通孔(23);和加药座(30),所述加药座(30)为互通的三叉管,其中一叉管上设有凸台(31),所述凸台(31)与所述下开口(12)固定密封配合,在加药座中心(30)开设有加药通道(32),所述加药通道(32)与所述通孔(23)连通,所述软胶加药塞(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智勇万智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曙光健士医疗器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