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1855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它设有可升降座椅和安装在可升降座椅的椅脚下方的万向轮;所述的椅脚上设有两根套管,所述的套管内各套接有一根可升降的垂直杆,所述的垂直杆上端设有水平的帘杆,所述的帘杆呈弧度≥180度且≤270度的弧形并悬挂有含铅隔离帘;所述的万向轮上设有脚刹;所述的可升降座椅的可升降座椅支架是螺旋式的。其优点表现在:令医生可以坐着进行介入手术操作,避免了长时间站立造成体力消耗和对身体的伤害;能确保座椅固定不动,防止其滑动影响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座椅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和高度调节的灵活性;能满足无菌操作的要求和医生的个性化需求,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
技术介绍
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性手术方法,它是通过特定的医学影像设备、在X射线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疾病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具体操作中,X射线从手术台下方打上来,照射在病人的手术部位,手术台上方设接收器,侧边设显示屏,医生观察屏幕进行手术操作。为阻挡X射线的辐射,医生需要穿着重达20多斤的铅衣,持续长时间站立手术,导致体力耗费,长时间穿着铅衣进行手术对身体的损害也是显著的,不少医生的腰椎、膝关节严重受损,且易发生下肢血管性疾病,损害健康。因此,令医生坐着进行手术操作同时能避免X射线辐射,对于维护医生的身体健康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都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 201168053Y,公告日2008年12月24日,公开了一种做手术用可调升降椅。所述的升降椅的液压升降器上固定有脚踏板,座椅上固定有靠背,支架上安装有万向轮,液压升降器的固定端固定在支架上,其升降端与座椅固定连接。该升降椅可方便一般手术中医生坐着进行手术操作,节省了体力,但是因其无X射线隔离装置,因而并不适用于介入手术中使用,而且没有止刹装置,在手术过程中会因椅子的不慎滑动影响手术的准确性,因此亟需一种可阻隔X射线辐射、适用于介入手术且可固定的座椅,但是目前关于这类座椅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阻隔X射线辐射、可升降、可移动、可固定的介入手术用座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它设有可升降座椅和安装在可升降座椅的椅脚下方的万向轮,所述的椅脚上固定有可升降的垂直杆,所述的垂直杆上端设有水平的帘杆,所述的帘杆上悬挂有含铅隔离帘。所述的含铅隔离帘是铅橡胶隔离帘。所述的帘杆是弧形的。所述的可升降座椅设有圆形的座板,所述的帘杆的圆心与座板的圆心相同。所述的帘杆的弧度彡180度且< 270度。 所述的万向轮上设有脚刹。所述的可升降座椅设有可升降座椅支架,所述的可升降座椅支架是螺旋式的。所述的椅脚上设有两根套管,所述的垂直杆数目为两根且分别套于两根套管内部而固定在椅脚上。本技术优点在于I、在可升降座椅上设有帘杆和隔离帘,从而使医生可以坐着进行介入手术操作,同时因能使用无菌帘罩而满足无菌操作的要求,减少了体力消耗和对身体的伤害;2、万向轮上设有脚刹,能确保本技术的座椅固定不动,防止其滑动影响手术操作的准确性;3、螺旋式的可升降座椅支架确保了座椅的稳固性和适度的灵活性;4、座板和垂直杆都是可升降的,能满足医生的个性化需求,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垂直杆可升降功能的图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I.坐板I.可升降座椅支架3.椅脚31.环形支架32.辐射支架4.万向轮5.脚刹6.套管7.垂直杆8.帘杆9.隔离帘10.限位螺丝61.限位孔请参照图1,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介入手术用座椅设有可升降座椅,所述的可升降座椅设有坐板I、可升降座椅支架2、椅脚3。所述的坐板I是圆形的。所述的可升降座椅支架2是螺旋式的。所述的椅脚3设有环形支架31,所述的环形支架31通过辐射支架32与可升降座椅支架2的下端连接。环形支架31的下方设有万向轮4,所述的万向轮4上设有脚刹5。环形支架31上还固定有两根套管6,所述的套管6呈“L”形,内部中空并各套接有一根垂直杆7,所述的垂直杆7是可升降的,与套管6通过限位螺丝10固定。垂直杆7的上端设有一根水平的帘杆8,所述的帘杆8是弧形的,圆心与坐板I圆心相同,弧度彡180度且< 270度。所述的连杆8上悬挂有隔离帘9。请参照图2,图2是垂直杆可升降功能的图解。所述的套管6侧壁上设有限位孔61,所述的限位螺丝10和限位孔61彼此配合,进而将垂直杆7和套管6的位置相对固定住,实现垂直杆7的升降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帘杆8设计成与座板I同圆心的弧形,可形成最大的保护区,且即使医生转换方向,其和隔离帘9之间的距离都是相同的,进而不会妨碍手术操作,但帘杆8不并仅限于弧形,也可以是直线形或“L”形;所述的帘杆8的弧度>180度且<270度,可全面保护医生免受X射线辐射同时方便医生进入保护区内;所述的隔离帘9是由含铅的防辐射材料如铅橡胶制成,该材料最好是软质可形变的,方便医生手术操作;所述的套管6的内径与垂直杆7外径一致,可保证垂直杆7套接于套管6内部相对固定而不晃动;所述的套管6的设置方便将帘杆8、隔离帘9和垂直杆7整体升降乃至取下,升起进入无菌平面并套上无菌罩,然后落下形成无菌的保护区,同时在可升降座椅损坏的情况下,只需更换可升降座椅即可,隔离帘9的长度不宜过长,以防拖地,只要盖住膝盖以下20cm即可;所述的万向轮4便于本技术的介入手术用座椅根据医生需要向各个方位移动,灵活性高;所述的脚刹5可保证本技术的介入手术用座椅移动至目的位置后有效固定,提高其稳固性,防止其滑动影响正常的手术操作;所述的可升降座椅支架2和垂直杆7分别使得坐板I和帘杆8的高度可调,以满足医生的个性化需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本技术的介入手术用座椅使用气压棒升降椅、液压升降椅、固定位置升降椅、电动升降椅和螺旋式升降椅都是可行的,但是综合各类型升降椅的稳固性和灵活性及用于手术操作的特殊性,采用螺旋式升降椅即所述的可升降座椅支架2设计为螺旋式最为合适,可最大程度地保证座椅的稳固性和较好的灵活性,进而保证医生在手术操作期间高度的恒定,以免座板I突然下降,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先将垂直杆7升高,从帘杆8由上至下于隔离帘9上套上无菌塑料袋,然后医生根据自身身高调节升降支架2至合适高度,并调节垂直杆7的高度使帘杆8的上端至腰部位置,再脚蹬底面移动可升降座椅至合适位置,并脚踩脚刹5止住万向轮4,进行手术操作即可,整个手术过程中也能通过万向轮4和脚刹5灵活移动位置和固 定。该介入手术用座椅使得介入手术医生能坐着进行手术操作,同时可避免X射线辐射,节省体力又安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它设有可升降座椅和安装在可升降座椅的椅脚下方的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脚上固定有可升降的垂直杆,所述的垂直杆上端设有水平的帘杆,所述的帘杆上悬挂有含铅隔离帘。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介入手术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铅隔离帘是铅橡胶隔离帘。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介入手术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杆是弧形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手术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升降座椅设有圆形的座板,所述的帘杆的圆心与座板的圆心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入手术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杆的弧度>180度且(270 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手术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轮上设有脚刹。7.根据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入手术用座椅,它设有可升降座椅和安装在可升降座椅的椅脚下方的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脚上固定有可升降的垂直杆,所述的垂直杆上端设有水平的帘杆,所述的帘杆上悬挂有含铅隔离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刚刘建民洪波徐远志张永巍赵瑞陈剑春贾泽军程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