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连续采血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149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连续采血笔,其由:壳体、工作机构、针头旋转机构、深浅度调节机构四部分构成。在进行采血工作时将按指定方向装入腔体内后拉动拉盖,针头顶出杆被拉起,拉盖拉到位限时卡扣将针头顶出杆卡住,旋转深浅调节环至所需档位,由按钮启动采血工作,针头顶出杆和针头分别在顶出杆复位弹簧和针头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完成一次采血后推动推拉杆旋转针头模组开始旋转至下一个工作位,直至全部针头都使用完结后将推拉杆拉出旋转针头安装盘,至此全过程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市场上普通单次采血笔操作繁琐和有一定危险性的弊端,延续了普通单次采血笔对针头匹配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血笔,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连续采血笔
技术介绍
自从1990年12月11日美国的一个名叫“采血针顶推器机构(Lancet EjectorMechanism)”专利号为US4976724的专利公告以来,采血针发展到今天已经20多个年头了,在这20多个年头里面各大血糖仪厂商已经专做采血笔的厂商都对采血笔有很深入的研究,但从目前公开的专利上来看他们的研究课题主要集中于采血笔内部部件的改进、材料的选用、外形、自动退出针头等等方面,但对于目前市面上的采血笔的弊端并没有太大的改进。目前市场上的采血笔可分为四种。第一种为螺纹链接式(针头仓盖与腔体之间采用螺纹链接),是目前市场上最普通市场占有率最广的也是操作最繁琐的的采血笔,在使用过程中要先旋拧下针头仓盖——放入针头——取下针头套——旋拧紧针头仓盖——提拉——按钮采血——旋拧针头仓取针头——旋拧紧针头仓盖至此完成一次装针-采血-取针的过程;此类产品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价格便宜,但操作极其繁琐工作效率很低,并且徒手取针头,有安全隐患。第二种为压入式(针头仓盖与腔体之间采用过度配合),其操作流程与第一种一样,只是将旋拧改进为压按,效率有提高但很不明显,并且手取针头有安全隐患,市场上有一定的占有率。第三种为按钮退针压入式,此种在操作上比前两种要简单一些推动按钮针头仓盖自动落下——装针——取套——装上针头仓盖——下压——按钮——推动按钮针头仓盖落下——装上针头仓盖完成一次装针-采血-退针的工作。此种工作方式的采血笔目前市场上仅有很少的厂家在做,市场占有率很低,而且使用他们专用针头适用范围低,在退针时退针弹力较大有一定安全隐患。第四种为连续的采血笔,但其结构复杂、需使用专门的针头并且其采血笔以及耗材价格较高,采血成本高,市场占有率极少。根据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分析不难得出单次采血笔的危险因素不能克服,工作效率难以显著提高;而多次的其自身价格和耗材价格的弊端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连续采血笔,其由腔体、工作机构、针头旋转机构、深浅度调节机构四部构成。其中腔体包括(3)拉盖、(7)腔体、(10)下盖;工作机构由针头推进机构和复位机构这两部组成;其中针头推进机构由(4)针头顶出杆、(8)压簧、(6)顶出杆限位螺帽、(5)卡扣、(16)按钮;复位机构为(11)顶出杆复位弹簧;针头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针头模组和针头模组旋转机构两部分,其中旋转针头模组为(9)旋转针头安装盘、(13)针头、(14)针头套、(15)针头复位弹簧,针头模组旋转机构为(2)推拉杆和(I)推拉杆盖帽;深浅度调节机构为(12)深浅调节环。深浅度调节机构的(12)深浅调节环顶端采用仿指模设计,并有深浅度标识;其拥有了多层次的深浅度调节范围。将(13)针头装入到(9)旋转针头安装盘中,按照指定方向装入旋转针头模组,将(2)推杆推入(9)旋转针头安装盘的(93)导转槽内,提拉(3)拉盖,拉盖带动(4)针头顶出杆向上运动,(5)卡扣卡住(4)针头顶出杆的卡口,旋转(12)深浅调节环至所需深度,按下(16)按钮完成采血工作,在(15)针头复位弹簧和(11)顶出杆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针头复位,向下推动(2)推拉杆(9) 旋转针头安装盘转动至下一工作位,至此完成采血-换针的工作。本技术在设计时,(2)推拉杆的向上拉和向下推为两个工位,即上拉一次转至一个工位,下推一次转至下一个工位。其亦可采用推拉一次完成一个工步的方式。可以通过(9)旋转针头安装盘上的数来了解当前的操作步。在进行至最后一次采血结束后,上拉(2)推拉杆从(92)出口退出(9)旋转针头安装盘。由于本(9)旋转针头安装盘内部采用相连(93)导转槽的差值设计,其(22)推拉头在(21)金属弹片的作用下每完成一个工步后就从高的(93)导转槽落入低的(93)导转槽,这样的设计保证了旋转方向的唯一性和旋转的可靠性。其工作流程为第一次使用时装针——装模组——拉盖——按钮——采血——推;第二次及以后推一拉盖一按钮一采血一提拉(2)推拉杆的推拉循环动作至使(9)旋转针头安装模板进行旋转运动。(13)针头使用完毕后取出旋转针头模组倒出针头消毒后再次装入针头进行下次操作。本技术使用的(13)针头位目前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针头,有极高的适用性,很低的耗材成本,规避了专用针头的高成本。本技术采用多次旋转连续采血的方式使工作效率有显著提高。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在装(13)针头时接触针头,但此时(13)针头并未使用过得并且有(14)针头套的保护,其余过程不接触针头,将安全隐患降低至最低。本技术在应对新型采血针上市时只需要更改(9)旋转针头安装盘的针头孔尺寸即可,以最短的研发周期完成最新针头配套针头笔。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外形图。图2是本技术的半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半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推杆工作状态半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推杆局部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卡扣工作状态放大半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拉盖放大半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腔体放大半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旋转针头安装盘的上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旋转针头安装盘的半剖视图。图中(1)推拉杆盖帽、(2)推拉杆、(3)拉盖、(4)针头顶出杆、(5)卡扣、(6)推拉杆限位螺帽、(7)腔体、(8)压簧、(9)旋转针头安装盘、(10)下盖、(11)顶出杆复位弹簧、(12)深浅调节环、(13)针头、(14)针头套、(15)针头复位弹簧、(16)按钮、(21)金属弹片、(22)推拉头、(31)卡扣孔、(32)凹孔、(71)导转台、(72)槽孔、(91)进口、(92)出口、(93)导转槽、(94)数字标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I至附图8描述了一种旋转式连续采血笔。其包括腔体、工作机构、针头旋转机构、深浅度调节机构四部构成。其中腔体包括(3)拉盖、(7)腔体、(10)下盖;工作机构由针头推进机构和复位机构这两部组成;其中针头推进机构由(4)针头顶出杆、(8)压簧、(6)顶出杆限位螺帽、(5)卡扣、(16)按钮;复位机构为(11)顶出杆复位弹簧;针头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针头模组和针头模组旋转机构两部分,其中旋转针头模组为(9)旋转针头安装盘、(13)针头、(14)针头套、(15)针头复位弹簧,针头模组旋转机构为(2)推拉杆和(I)推拉杆盖帽;深浅度调节机构为(12)深浅调节环。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I :将(13)针头装入至(9)旋转针头安装模板的针头孔中,组成旋转针头模组;2 :将旋转针头模组按指定方向装入到(7)腔体中;3 :轻推(2)推拉杆,致使(2)推拉杆的(22)推拉头进入(9)旋转针头安装盘的(93)导转槽中,如附图4所示;4:提拉(3)拉盖,在(31)卡口的作用下将(4)针头顶出杆提起,(3)拉盖提至限定位置时(5)卡扣卡入(4)针头顶出杆的卡口中,如附图6所示;5 :调节(12)深浅调节环至所需进针深度;6:按下(16)按钮(4)针头顶出杆在(8)压簧的作用下降(13)针头顶出,刺入皮肤,见附图3 ;在(11)顶出杆复位弹簧和(15)针头复位弹簧的作用下(4)针头顶出杆和(13)针头复位;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连续采血笔,其特征在于:它由壳体、工作机构、针头旋转机构、深浅度调节机构四部分构成,其中壳体包括拉盖(3)、腔体(7)、下盖(10);工作机构由针头推进机构和复位机构这两部件组成;其中针头推进机构由针头顶出杆(4)、压簧(8)、顶出杆限位螺帽(6)、卡扣(5)、按钮(16);复位机构为顶出杆复位弹簧(11);针头旋转机构包括旋转针头模组和针头模组旋转机构两部件,其中旋转针头模组为旋转针头安装盘(9)、针头(13)、针头套(14)、针头复位弹簧(15),针头模组旋转机构为推拉杆(2)和推拉杆盖帽(1);深浅度调节机构为深浅调节环(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黎蔡林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