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鞋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0384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的鞋底本体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下表面镶嵌入摩擦力较大的防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大大增大了鞋底的防滑能力,在使用者发力较猛的情况下,避免了打滑的现象,提高了鞋底的安全系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具体涉及一种运动鞋鞋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运动鞋为了增强鞋的防滑功能,均鞋底的下底面设置有防滑纹,不过均设置的较均匀,在发力点处的防滑纹设置的不够,导致使用者在发力过猛的情况下,还是存在打滑的现象,给使用者存在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能力较强的运动鞋鞋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的鞋底本体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下表面镶嵌入摩擦力较大的防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增大了鞋底的防滑能力,在使用者发力较猛的情况下,避免了打滑的现象,提高了鞋底的安全系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块的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滑纹,该防滑纹为纵向凹槽与横向凹槽相互交错,所述的纵向凹槽为沿着该鞋底本体纵向长度方向的曲线进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滑块上继续设置防滑纹,且交错结构设置,构成网状结构,且纵向凹槽曲线进展,大大增加了受力面积,大大增加了防滑能力。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鞋底本体上表面包括后脚跟部位及前脚掌部位,后脚跟部位设置有凹坑,前脚掌部位设置有凸起的条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鞋垫铺设于该鞋垫上时,前脚掌部位处的条纹可起到防止鞋垫来回移动的效果,后脚跟部位的凹坑可起到鞋子内部整个气流的循环作用,起到了一定的排气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鞋底本体下底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鞋底本体上底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图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的鞋底本体下表面11设置有防滑纹112,所述鞋底本体下表面11镶嵌入摩擦力较大的防滑块111 ;大大增大了鞋底的防滑能力,在使用者发力较猛的情况下,避免了打滑的现象,提高了鞋底的安全系数。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为了增加鞋底的防滑能力,在防滑块111的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滑纹,该防滑纹为纵向凹槽与横向凹槽相互交错,所述的纵向凹槽为沿着该鞋底本体纵向长度方向的曲线进展,构成网状结构,且纵向凹槽曲线进展,大大增加了受力面积,大大增加了防滑能力,该鞋底本体上表面12包括后脚跟部位及前脚掌部位,后脚跟部位设置有凹坑122,前脚掌部位设置有凸起的条纹121,当鞋垫铺设于该鞋垫上时,前脚掌 部位处的条纹可起到防止鞋垫来回移动的效果,后脚跟部位的凹坑可起到鞋子内部整个气流的循环作用,起到了一定的排气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的鞋底本体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下表面镶嵌入摩擦力较大的防滑块。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块的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滑纹,该防滑纹为纵向凹槽与横向凹槽相互交错,所述的纵向凹槽为沿着该鞋底本体纵向长度方向的曲线进展。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底本体上表面包括后脚跟部位及前脚掌部位,后脚跟部位设置有凹坑,前脚掌部位设置有凸起的条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的鞋底本体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下表面镶嵌入摩擦力较大的防滑块;本技术在于大大增大了鞋底的防滑能力,在使用者发力较猛的情况下,避免了打滑的现象,提高了鞋底的安全系数。文档编号A43B13/24GK202664430SQ20122004666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杨于明 申请人:浙江台州喜得宝鞋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的鞋底本体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下表面镶嵌入摩擦力较大的防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于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台州喜得宝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