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闰秒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1508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10:20
一种手动闰秒调整装置,它具有:对整机进行控制的单片机系统;正闰秒电路,该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负闰秒电路,该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秒脉冲检测电路,该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闰秒产生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单片机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单片机系统、秒脉冲检测电路、闰秒产生电路,秒信号经同步、时延修正后,产生出标准秒和时间码,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在用户时间服务器内,通过操作功能键进行闰秒调整,操作简单灵活、实时显示运行状态,闰秒调整准确无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特殊时间用户不是在规定的时间进行闰秒调整,而是由时间用户自行选择手动闰秒调整装置来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时间频率
,具体涉及到手动闰秒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时间的计量研究中,有两种时间计量系统一种是以地球自转运动来计量时间的世界时,另一种是原子时;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受到潮汐等自然现象的影响,原子时的准确度和稳定度均超越了世界时。随着时间的迁延,世界时与原子时的钟差会增大,采用折衷的“协调世界时”来逼近世界时,即采用原子时的秒长,时刻通过增加I秒或减少I秒,即闰秒调整。当“协调世界时”和“世界时”之差超过O. 9秒时,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会提前发出闰秒调整的公告。在通常情况下,各授时发播控制系统会在规定的闰秒时刻内,依据正闰秒或负闰·秒调整公告,自动进行授时电文的闰秒调整并发射出去。用户时间服务器或定时接收机只需要接收相应的授时电文信息就可完成闰秒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调整准确的手动闰秒调整装置。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具有对整机进行控制的单片机系统;正闰秒电路,该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负闰秒电路,该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秒脉冲检测电路,该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闰秒产生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单片机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秒脉冲检测电路为标准秒信号由集成电路U2的3脚输入,集成电路U2的5脚接集成电路Ul的12脚、I脚接集成电路Ul的15脚、2脚和4脚通过电阻R9接5V电源正极;集成电路Ul的型号为AT89C2051,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74HC74。本专利技术的闰秒产生电路为标准秒信号由集成电路U4A的一输入端I脚输入,集成电路U4A的另一输入端2脚接集成电路Ul的16脚、输出端3脚接集成电路U4C的一输入端9脚,集成电路U4B的一输入端4脚接集成电路Ul的17脚、另一输入端5脚通过电阻R8接5V电源正极、输出端6脚接集成电路U4C的另一输入端10脚,集成电路U4C的输出端8脚闰秒后输出;集成电路Ul的型号为AT89C2051,集成电路U4A、集成电路U4B、集成电路U4C的型号为74HC00。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单片机系统、秒脉冲检测电路、闰秒产生电路,秒信号经同步、时延修正后,产生出标准秒和时间码,本专利技术安装在用户时间服务器内,通过操作功能键进行闰秒调整,操作简单灵活、实时显示运行状态,闰秒调整准确无误。本专利技术解决特殊时间用户不是在规定的时间进行闰秒调整,而是由时间用户自行选择手动闰秒调整装置来完成。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气原理方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子线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I在图I中,本专利技术由单片机系统、正闰秒电路、负闰秒电路、秒脉冲检测电路、闰秒产生电路连接构成。单片机系统与正闰秒电路和负闰秒电路相连以及秒脉冲检测电路相连,单片机系统的输出端接闰秒产生电路。单片机系统控制整个闰秒调整装置,正闰秒电路产生申请中断信号到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测量秒脉冲检测电路产生的标准秒,控制闰秒产生电路输出正闰秒信号;负闰秒电路产生申请中断信号到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测量秒脉冲检测电路产生的标准秒,控制闰秒产生电路输出负闰秒信号。在图2中,本实施例的单片机系统由集成电路U1、电阻R4、电容C2、电容C4、电容`·C5、晶体振荡器JT连接构成,集成电路Ul的型号为AT89C2051。集成电路Ul的18脚和6脚接正闰秒电路、7脚和19脚接负闰秒电路、I脚接电阻R4和电容C2连接的复位电路、4脚和5脚接电容C4和电容C5以及晶体振荡器JT连接的振荡电路、12脚和15脚接秒脉冲检测电路、16脚和17脚接闰秒产生电路。本实施例的正闰秒电路由集成电路U3A、集成电路U3B、发光二极管D1、电阻Rl 电阻R3、电容Cl、开关Kl连接构成,集成电路U3A和集成电路U3B的型号为74HC14。集成电路U3A的输入端I脚接集成电路Ul的18脚、输出端2脚接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l的负极通过电阻Rl接地。集成电路U3B的输入端3脚接电容Cl的一端以及通过电阻R3接开关Kl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2接5V电源正极、输出端4脚接集成电路Ul的6脚,电容Cl的另一端接开关Kl的另一端和地。本实施例的负闰秒申电路由集成电路U3C、集成电路U3D、发光二极管D2、电阻R5 电阻R7、电容C3、开关K2连接构成,集成电路U3C和集成电路U3D的型号为74HC14。集成电路U3C的输入端5脚接电容C3的一端以及通过电阻R6接开关K2的一端并通过电阻R5接5V电源正极、输出端6脚接集成电路Ul的7脚,电容C3的另一端接开关K2的另一端和地。集成电路U3D的输入端9脚接集成电路Ul的19脚、输出端8脚接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7接地。本实施例的秒脉冲检测电路由集成电路U2、电阻R9连接构成,集成电路U2的型号为74HC74。标准秒信号由集成电路U2的3脚输入,集成电路U2的5脚接集成电路Ul的12脚、I脚接集成电路Ul的15脚、2脚和4脚通过电阻R9接5V电源正极。本实施例的闰秒产生电路由集成电路U4A、集成电路U4B、集成电路U4C、电阻R8连接构成,集成电路U4A、集成电路U4B、集成电路U4C的型号为74HC00。标准秒信号由集成电路U4A的一输入端I脚输入,集成电路U4A的另一输入端2脚接集成电路Ul的16脚、输出端3脚接集成电路U4C的一输入端9脚,集成电路U4B的一输入端4脚接集成电路Ul的17脚、另一输入端5脚通过电阻R8接5V电源正极、输出端6脚接集成电路U4C的另一输入端10脚,集成电路U4C的输出端8脚闰秒后输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单片机系统控制着整个闰秒调整装置,置Pl. 3端为低电平,使U2触发器的清零端有效,集成电路U2的Q端为低电平(初态)。当标准秒上升沿到达集成电路U2的3脚时钟输入端后,集成电路U2的Q端的状态就发生翻转,这代表着调整时间的起点;直?1.4端为高电平、Pl. 5端为低电平;置Pl. 6端、Pl. 7端为高电平,指示灯均为灭状态;开总中断等均为装置的初始化。当需要进行正闰秒调整时,按一次开关Kl后,产生中断申请信号到单片机集成电路Ul的INTO输入端。单片机集成电路Ul响应中断后,进入正闰秒中断服务子程序将置Pl. 3端为高电平,允许标准本地秒上升沿触发集成电路U2,使集成电路U2的Q端状态翻转。单片机集成电路Ul查询P1.2端的电平状态,若是高电平,则置P1.3端为低电平。经延迟后,P1.5端保持初始状态,置P1.4端为低电平,此状态保持1.5秒钟(期间有I秒被屏蔽掉)后,置Pl. 4端为高电平、Pl. 6端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Dl亮。为防止再次申请中断,需延迟一段时间后使Pl. 6变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Dl熄灭,中断返回。标准秒信号经集成电路U4A的I脚输入,Pl. 4端控制信号输出到集成电路U4A的2脚,经过集成电路U4A的3脚输出闰秒脉冲信号到集成电路U4C的9脚,经集成电路U4C的8脚输出,协调世界时间码的秒比标准秒少了一秒钟,实现了正闰秒调整。 正闰秒调整要求时钟07:59:59的下一秒是07:59:60,再下一秒是08:00:00,本分钟为61秒钟。当需要进行负闰秒调整时,按一次开关K2后,立即产生中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闰秒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对整机进行控制的单片机系统;正闰秒电路,该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负闰秒电路,该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秒脉冲检测电路,该电路与单片机系统相连;闰秒产生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单片机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林生向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