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浅绿色防电子发光屏伤害的护眼镜片,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所述基片是由含有紫外光吸收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它能够基本完全的吸收电子发光屏幕发射出的紫外线和高能量的紫色、蓝色可见光,避免了紫外线和短波长光量子对视网膜的伤害,同时几乎不具有任何色差变化,具有较低的色温,让眼睛处于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下,对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没有任何的影响和伤害,十分适合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片以及由这种镜片构成的一种眼镜,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青少年专用的防电子发光屏的护目镜片和眼镜。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运用,尤其是智能手机,ipad等便携式电子产品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使用,导致青少年的近视率急剧上升,并且容易引起双眼屈光参差甚至斜视等视力问题。2000年的《家庭医学》上党群等人发表的一篇题为《VDT前易发生视疲劳》一文,表明了电脑、电视和电子发光屏幕对人眼的伤害长期近距离面对电子发光产品容易造成 VDT (视屏显示终端综合症)综合症,其比纸张作业视疲劳程度要高4 6倍,而且造成眼睛视调节功能明显下降,泪液分泌量少质差,泪膜破碎时间明显缩短,造成眼睛干涩;角膜着色率从3. 2%上升至60. 8%,眼睛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相对于成人,儿童的VDT综合症更为明显,不仅造成视力下降,6-12个月即可出现明显的近视倾向;而且对于儿童尚未发育完善的视网膜(眼底黄斑细胞)造成伤害。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季成叶教授日前透露;“中国的学生近视发病率在全世界的排名,已从1998年的第4位,上升为第2位了 !” “我们在I万多名中小学生视力下降者中发现,近视占70 %至80 %。”通过对4个城市高中三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近视发生的比例由70年代的15 %左右,发展到90年代末的55 %,甚至80 %左右这说明中国近视发病率上升之快,已到了全社会必须关注和采取措施的时候了。值得重视的是,进入90年代,中国大城市的高中学生近视发病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即50%至60%,仅次于日本相同学生群体的发病水平。在2011年的全国护眼日中,据由上海市卫生局透露,上海市我国25岁以下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超过75%,上海小学、初中、高中生的近视发病率分别达上海市疾控中心调查还显示,本市初中生使用电子屏幕产品每日平均在2. 8小时以上,双休日达到4小时,远远超过美国和加拿大儿科协会建议不要超过的2小时标准。我们对电脑、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发光屏幕产品进行全波段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电子发光屏幕产品所产生的光谱中,不仅含有可见光,还具有较强的紫外光谱,以及微量的X射线和部分的红外光以及微波。现有的电脑护目镜均采用吸收光谱在560nm 640nm左右的黄色或橙色镜片,虽然能够有效吸收紫外线以及高能量的紫色、蓝色可见光,但是黄色和橙色镜片会造成较大的色彩偏差并且黄色和橙色属于暖色调,在人眼视网膜上成像的色温较高。人体的视网膜上密布着130,000,000个感光细胞和神经元。这些感光细胞对可见光刺激作出响应,通过神经元传送电信号给大脑中颜色感受区域。感光细胞中的一些对红色较敏感,另一些对绿色较敏感,还有一些则对蓝色较敏感。这三类细胞称为锥状细胞,其它细胞称为柱状细胞,它们只对黑色和白色敏感。如果青少年长期佩戴黄色镜片的护目镜,会对锥状细胞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会导致色弱甚至色盲的出现。此外,现有技术中的黄色镜片的透光率普遍偏低,在可见光波长分布范围(390-760nm)上,其透光率均在70%以下。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时期,如果视网膜得不到足够的光强刺激,很容易导致青少年弱视的出现。因此,找到一种适合于青少年专用的电子发光屏幕护目镜,其能够防御高能光线,能够防止红外线、微波等辐射波对眼睛产生的热效应的同时,还能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并且用于较少的色彩偏差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青少年佩戴的,能够有 效降低智能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发光屏幕产品对青少年眼睛损伤的护目眼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反射或者吸收电子发光屏幕所产生的紫外线以及高能量的紫光和蓝光的镜片,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所述基片是由含有紫外光吸收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所述蒸镀膜层是由至少一层低折射率膜层和至少一层高折射率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的。其中所含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含量使得镜片呈浅绿色,所含的蒸镀膜层使得镜片可见光波长范围的透过率不低于80%。进一步优选的是,所含的紫外光线吸收剂含量使得镜片对于在波长在400nm以下的紫外线透过率不大于O. 3% ;所含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含量使得镜片对于波长在400 510nm的可见光透过率不大于3%,同时对于波长在510nm以上的可见光透过率不小于 85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含的紫外光线吸收剂含量使得镜片对于在波长在400nm以下的紫外线透过率不大于O. 1% ;所含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含量使得镜片对于波长在400 510nm的可见光透过率不大于I %,同时对于波长在510nm以上的可见光透过率不小于 9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片是由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烯丙二甘醇碳酸酯与二异丙基过氧化碳酸酯共聚物的其中任意一种掺入紫外光吸收剂和短波可见光吸收剂制备成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紫外光吸收剂选自本领域所常用的紫外吸收剂,如UVP-327、UV_9、UV-531等。所述紫外光吸收剂的加入量为基片重量的O. 02 % I %,优选O. 05 % O. 5 %,其可以通过掺杂法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工艺加入到基片中去。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选自绿色色粉和/或其他颜色色粉的组合;分散绿和/或其他颜色的染料组合。所述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加入量为基片重量的O.001 O. 5%,优选O. 01% O. 1%,其可以通过掺杂法或者热染法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工艺加入到基片中去。本专利技术所述低折射率膜层选自氧化镁膜层、二氧化硅膜层或一氧化硅膜层其中任意一种;所述高折射率膜层选自二氧化钛膜层、氧化锆膜层、氧化铝膜层或氧化钴膜层其中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蒸镀膜层共有3 5层的增透膜,由二氧化硅膜层和氧化锆膜层交替组成,每层厚度为145 195nm。本专利技术所述蒸镀膜层共有5 11层的反射膜,由二氧化钛与二氧化硅膜层交替组成、或二氧化锆与二氧化硅膜层交替组成,膜层厚度为150nm 200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浅绿色防电子发光屏伤害的镜片能够基本完全的吸收电子发光屏幕发射出的紫外线和高能量的紫色、蓝色可见光,避免了紫外线和短波长光量子对视网膜的伤害,同时几乎不具有任何色差变化,具有较低的色温,让眼睛处于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下,对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没有任何的影响和伤害,十分适合生长发育中的青少年使用。此外,蒸镀膜层为镜片提供了较高的可见光透光率,即使在光线较暗的环境或者电量不足的时候,依然可以提供比现有技术的镜片具有更好成像品质的效果。 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镜片的示意图浅绿色的基片2以及基片2上的符合蒸镀膜层Io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聚碳酸酯PClO千克,紫外线吸收剂UV-913克,BASF绿色粉K87301. 16克,混合制备得到淡绿色基片;将基片进行超声波清洗,放入30°C的烘箱中烘干;烘干后的基片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将基片浸入固化溶胶溶液至少停留10秒,取出后在80 85°C的条件下固化5 120分钟;所述固化溶胶液可以是有机烷氧硅或其衍生物、有机烷氧钛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将固化后的基片放入真空度小于O. 03帕的真空室内进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护眼睛的镜片,由含有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基片和蒸镀膜层两部分组成,所述基片是由含有紫外光吸收剂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所述蒸镀膜层是由至少一层低折射率膜层和至少一层高折射率膜层交替叠合组成的。其中所含的短波可见光吸收剂的含量使得镜片呈浅绿色,所含的蒸镀膜层使得镜片可见光波长范围的透过率不低于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雯,
申请(专利权)人:傅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