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取代苯炔基-1,2-二氢-1-萘醇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21047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2-取代苯炔基-1,2-二氢-1-萘醇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中的应用。所述2-取代苯炔基-1,2-二氢-1-萘醇化合物有如式(Ⅰ)所示结构式,R1,R2,R3均选自-H,-Cl,-Br,-NO2,-CH3,-CH2CH3,-CH2CH2CH3,-(CH2)4CH3或-OCH3。所述2-取代苯炔基-1,2-二氢-1-萘醇的制备路线简单,成本低廉,环境污染小,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2-取代苯炔基-1,2-二氢-1-萘醇对乙酰胆碱酯酶有强的抑制活性,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二氢-1-萘醇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类,2- 二氢-I-萘醇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3650万人患有痴呆症,每七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 9年,是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威胁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在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患病率高达6. 6%以上,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率增长一倍,3个85岁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痴呆。保守估计国内 有老年痴呆患者500万,并仍以每年30万人的速度递增。乙酰胆碱酯酶(简称为AChE)是一种降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成为胆碱和乙酸的酶。该酶主要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与胆碱能神经系统中,在这些地方该酶的活性就是为了终止突触传递。进入神经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会被乙酰胆碱酯酶(AChE)迅速催化水解,终结神经冲动的传递,抑制AChE将导致乙酰胆碱的积累。因此制备和发现结构新颖,活性强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治疗老年性痴呆病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类,2-二氢-I-萘醇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2- 二氢-I-萘醇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 )所示权利要求1.2-取代苯块基_1,2- 二氢-1-萘醇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 )所不2.如权利要求I所述,2-二氢-I-萘醇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2- 二氢-I-萘醇化合物为 R1、R2均为-H, R3为-Cl的式(I )化合物; 或R1和R3为-H,R2为-Cl的式(I )化合物; 或R2和R3为-H,R1为-Cl的式(I )化合物; 或R1和R2为-H,R3为-Br的式(I )化合物; 或R1和R2为-H,R3为-NO2的式(I )化合物; 或R1和R2为-H,R3为-CH3的式(I )化合物; 或R1和R2为-H,R3为-C2H5的式(I )化合物; 或R1和R2为-H,R3为I-C3H7的式(I )化合物; 或R1和R2为-H,R3为-/^C5H11的式(I )化合物; 或R1和R2为-H,R3为-OCH3的式(I )化合物。3.权利要求I所述,2-二氢-I-萘醇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干燥氮气下,在Pt (COD) Cl2,DPPF和Zn的催化作用下,以无水甲苯作溶齐U,氧杂苯并降冰片烯与取代的端基苯炔烃反应生成,2- 二氢-I-萘醇;所述氧杂苯并降冰片烯的摩尔用量为取代的端基苯炔烃摩尔用量的2倍;所述Zn的摩尔用量为取代的端基苯炔烃用量的2. 75倍;所述Pt(COD)Cl2摩尔用量为取代的端基苯炔烃摩尔用量的5% ;所述DPPF的摩尔用量为取代的端基苯炔烃摩尔用量的5% ;所述反应温度为25 9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2-二氢-I-萘醇通过过柱进行纯化,过柱所用洗脱液为体积比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10的混合溶液。5.权利要求I所述,2-二氢-I-萘醇化合物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中的应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2-二氢-1-萘醇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中的应用。所述,2-二氢-1-萘醇化合物有如式(Ⅰ)所示结构式,R1,R2,R3均选自-H,-Cl,-Br,-NO2,-CH3,-CH2CH3,-CH2CH2CH3,-(CH2)4CH3或-OCH3。所述,2-二氢-1-萘醇的制备路线简单,成本低廉,环境污染小,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2-二氢-1-萘醇对乙酰胆碱酯酶有强的抑制活性,在制备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Ⅰ)文档编号C07C35/52GK102875336SQ20121034431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龙玉华, 邹致富, 陈凯旋, 姜晗 申请人:华南师范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2?取代苯炔基?1,2?二氢?1?萘醇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Ⅰ);其中,R1,?R2,?R3均选自?H,?Cl,?Br,?NO2,??CH3,?CH2CH3,?CH2CH2CH3,?(CH2)4CH3或?OCH3。113670dest_path_image00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玉华邹致富陈凯旋姜晗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