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宇石专利>正文

具有降低液位功能的莫菲氏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763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1:17
一种具有降低液位功能的莫菲氏管组件,包括莫菲氏管,连接在莫菲氏管入口的导液管,其特殊之处是:在导液管上设有导液开关,在导液管上或莫菲氏管入口处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空气滤芯,在进气管上设有可复位进气开关。采用该莫菲氏管组件的输液器在输液更瓶(袋)换药时,能降低莫菲氏管内液位,确保能正常输液,并且操作方便,工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液过程中使用的具有降低液位功能的莫菲氏管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输液器是由穿刺器、导液管、导气管、莫菲氏管(俗称滴斗)、调节开关、针头构成。这种输液器没有自动停滴功能,一旦药液输净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回血、血管内进入空气,甚至引发医疗事故。CN101234219中提供了一种输液器自动停滴、报警装置,是由穿刺器、导液管、导气管、助力气囊、滴管、设在滴管内的浮漂、设在滴管下口的密封弹性套、导液管、莫菲氏管、输液管、设在输液管上的调节开关、针头构成。实际使用中,第一瓶输液结束时,由于滴管内液面下降,浮漂下沉将密封弹性套封闭。当更换第二瓶(袋)换药时,先关闭调节开关,用手一次或多次挤压莫菲氏管,空气压缩顶起浮漂,然后打开调节开关,滴管中的药液就会经导液管流入莫菲氏管,继续输液。在输第二瓶或第三瓶药液开始时,由于导液管、导气管内存留有第一瓶(袋)输液时残留的药液,经常会出现气堵现象,使`导气通道阻塞,无法正常输液,通过助力气囊便可打通气道,从而正常输液。在挤压莫菲氏管过程中,有时一次挤压浮漂难以浮起,便可采用多次挤压莫菲氏管的办法终将会使浮漂浮起。由于多次挤压莫菲氏管有部分药液从滴管内的密封套和浮漂的间隙进入莫菲氏管,造成莫菲氏管内液面上升,使莫菲氏管中空气量不足,浮漂无法顶起,不能正常输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输液更瓶(袋)换药时,能降低莫菲氏管内液位,确保能正常输液,并且操作方便,工作可靠的具有降低液位功能的莫菲氏管组件。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具有降低液位功能的莫菲氏管组件,包括莫菲氏管,连接在莫菲氏管入口的导液管,其特殊之处是在导液管上设有导液开关,在导液管上或莫菲氏管入口处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空气滤芯,在进气管上设有可复位进气开关。所述导液开关和进气开关是由一个转换开关组成,打开导液开关时进气开关关闭,打开进气开关时导液开关关闭,从而实现导液和进气的自动转换。所述的导液管出口和进气管出口合并为一个出口。所述莫菲氏管入口粘接有入口端盖,所述的导液管出口和进气管出口连接在入口端盖上。所述转换开关是由外套、设在外套内的推压件、设在外套内对应推压件里侧的弹簧座上的第一弹簧构成,所述推压件外侧为按钮且由外套端口引出,在推压件里侧外壁上设有卡销,在外套内壁上对应卡销位置设有定位槽,在外套上沿与推压件轴向分别设有二个穿孔,在推压件上设有与外套上一个穿孔对应、与另一个穿孔错置的通孔,所述导液管和进气管分别由外套上穿孔和对应的推压件上通孔穿过,所述定位槽与穿孔相邻。所述通孔为一个,所述导液管I和进气管3分别经该通孔穿过。所述导液开关为按压开关或夹紧式开关。所述可复位按压开关是由底座、压盖、设在底座和压盖之间的第二弹簧、设在压盖上的密封垫,设在进气管进口且设有中心导向孔的端盖、安装在端盖中心孔的按钮构成,所述底座上设有通气孔,按钮上端由端盖的中心孔引出,所述端盖对应按钮周围设有与进气管内腔相通的进气通道。所述按钮下部与端盖内导向通孔锥面间隙配合。所述通气道沿径向分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设有进气管,在多次更瓶换药输液时用手操作关闭导液开关、打开进气开关,可使空气顺畅进入莫菲氏管内,因莫菲氏管内有充足的空气量,液面在大气压作用下可下降至合适位置,为再次更瓶换药获得充足的空气量,使浮漂浮起,从而为正常输液创造必要的 条件;关闭进气开关后,打开导液开关,从而使输液正常进行; 2、由于采用可复位进气开关,能够防止输液操作人员,忘记关闭进气开关而造成回血或空气进入血管中引发医疗事故。3、由于设有导液开关,在进气时导液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空气顺畅进入,防止药液继续流入莫菲氏管使液位升高,一旦药液液面升高充满莫菲氏管就会使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无法观察药液流速,极易引发医疗事故,同时可防止药液进入进气管造成药液外流浪费。4、米用该莫菲氏管组件的输液器成本低,进行输液时操作方便,工作可靠。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I); 图2是图I中进气管结构示意 图3是图2中端盖俯视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对应实施例I);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2);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3); 图7是图6中转换开关结构意 图8是图7的A-A剖视 图9是图7中推压件的左视 图10是图7的俯视 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对应实施例3); 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转换开关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4) 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5)。图中标记导液管1,导液开关2,进气管3,空气滤芯4,进气开关5,底座501,第二弹簧502,压盖503,密封垫504,端盖505,按钮506,通气孔501a,中心导向孔505a,进气通道505b,莫菲氏管6,入口端盖601,助力气囊7、滴管8,浮漂9、调节开关10、输液管11,针头12,穿刺器13,外套14,推压件15,第一弹簧16,穿孔14a,定位孔14b,定位槽14c,通孔15a,定位销15b,弹簧座15c,按钮15d。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如图I 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莫菲氏管6,连接在莫菲氏管6入口的导液管1,在导液管I上设有导液开关2,在导液管I上设有进气管3,进气管3内设有空气滤芯4,在进气管3上设有进气开关5,所述导液开关2位于进气管3出口上方。所述的导液开关2为按压开关或夹紧式开关,本实施例以夹紧式开关为例。所述进气开关5为可复位的按压开关,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复位的按压 开关是由底座501、压盖503、设在底座501和压盖503之间的第二弹簧502、设在压盖503上的密封垫504,设在进气管3进口且设有中心导向孔505a的端盖505、安装在端盖505上中心导向孔505a内的按钮506构成,所述底座501上设有通气孔501a,按钮506上端由端盖505的中心导向孔505a引出,且按钮506下部与端盖505的中心导向孔505a锥面间隙配合。所述端盖505对应按钮506周围设有与进气管3内腔相通的进气通道505b,所述进气道505b沿径向分布。所述进气管3内对应空气滤芯4位置设有台肩,所述的空气滤芯4设置在所述台肩上。如图4所示,该莫菲氏管组件与穿刺器13、助力气囊7、内设浮漂9的滴管8、调节开关10、输液管11和针头12构成输液器。更瓶(袋)换药液时,先关闭调节开关10,用手挤压莫菲氏管6,使封闭的浮漂9浮起,然后打开调节开关10,使药液顺畅滴下,通过调节开关10调节药液流速;因多次更瓶(袋)换药易造成莫菲氏管6内液面升高,为了降低液位,先关闭导液开关2,然后用手打开进气开关5,使空气顺畅进入莫菲氏管6内,因莫菲氏管6内有充足的空气量,液面在大气压作用下下降至合适位置;关闭进气开关5,打开导液开关2,使输液正常进行。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莫菲氏管6,连接在莫菲氏管6的入口端盖601上的导液管1,在导液管I上设有导液开关2,在入口端盖601上设有进气管3,进气管3内设有空气滤芯4,进气管3上设有进气开关5。所述导液开关2为夹紧式开关,本实施例采用夹子,进气开关5结构同实施例I。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莫菲氏管6,连接在莫菲氏管6的入口端盖601上的导液管1,在导液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降低液位功能的莫菲氏管组件,包括莫菲氏管,连接在莫菲氏管入口的导液管,其特征是:在导液管上设有导液开关,在导液管上或莫菲氏管入口处设有进气管,进气管内设有空气滤芯,在进气管上设有可复位进气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石李枫
申请(专利权)人:李宇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