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先忠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736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10~30份、附子5~20份、甘草3~10份、草乌?5~15份、川乌5~15份、鸡血藤10~40份、秦艽5~25份、桂枝5~25份、当归5~25份、黄芪10~40份、乌蛇5~20份、独活5~25份、细辛3~10份、木瓜5~20份、老鹳草10~30份、海风藤10~3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舒经通络、散寒止痛、祛风除湿、补血活血的功效,其治疗痹症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痹证是指风、寒、湿、热、等邪侵入人体,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表现以肌肉、关节、筋骨等处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的病证。现代医学对痹证病因病机的认为,痹证是全身性免疫功能低下的芥蒂组织疾病。在治疗中将肿胀、疼痛作为“靶的”来进行改善症状,其药物应用最广泛的是非留体类药物,如消炎痛、布洛芬、萘普生、芬必得等,服药后短时间内取得抗炎、消肿、解热、止痛之效。但是,停药后病情易产生反复。 中医认为,痹证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病久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一般多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气痹症的发病机理,以祛邪通络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痹证患者对西药存在着依赖性强、停药后易反复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气痹症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10 30份、附子5 20份、甘草3 10份、草乌5 15份、川乌5 15份、鸡血藤10 40份、秦究5 25份、桂枝5 25份、当归5 25份、黄芪10 40份、乌蛇5 20份、独活5 25份、细辛3 10份、木瓜5 20份、老鹳草10 30份、海风藤10 3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20份、附子12份、甘草6份、草乌8份、川乌8份、鸡血藤30份、秦艽15份、桂枝15份、当归15份、黄芪30份、乌蛇12份、独活15份、细辛6份、木瓜12份、老鹳草20份、海风藤2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草乌具有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的功效;川乌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鸡血藤具有补血活血、舒经通络的功效;秦艽具有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的功效;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黄芪具有益气固表、补肺健脾、敛汗固脱、驱风运毒的功效;乌蛇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独活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细辛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的功效;木瓜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的功效;老鹳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泻利的功效;海风藤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舒经通络、散寒止痛、祛风除湿、补血活血的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痹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1. 5%,治愈率达62. 2%。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20g、附子12g、甘草6g、草乌8g、川乌8g、鸡血藤30g、秦艽15g、桂枝15g、当归15g、黄芪30g、乌蛇12g、独活15g、细辛6g、木瓜12g、老鹳草20g、海风藤20g。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30g、附子10g、甘草5g、草乌10g、川乌6g、鸡血藤10g、秦艽25g、桂枝5g、当归20g、黄芪10g、乌蛇5g、独活20g、细辛8g、木瓜20g、老鹳草10g、海风藤30g。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log、附子20g、甘草3g、草乌15g、川乌5g、鸡血藤20g、秦艽5g、桂枝25g、当归10g、黄芪40g、乌蛇10g、独活5g、细辛10g、木瓜15g、老鹳草25g、海风藤15g。实施例4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15g、附子15g、甘草10g、草乌5g、川乌10g、鸡血藤40g、秦艽20g、桂枝10g、当归5g、黄芪20g、乌蛇15g、独活25g、细辛3g、木瓜10g、老鹳草30g、海风藤10g。实施例5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25g、附子5g、甘草8g、草乌6g、川乌15g、鸡血藤25g、秦艽10g、桂枝20g、当归25g、黄芪15g、乌蛇20g、独活10g、细辛5g、木瓜5g、老鹳草15g、海风藤25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10厘米,进行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二次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82例,男32例,女50例,年龄17 65岁,病程最短I个月,最长3年。二、诊断标准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明确诊断。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疗程。四、疗效标准 (1)治愈肢体关节疼痛消失,其他伴随症状恢复正常; (2)好转肢体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其他伴随症状也明显好转; (3)无效肢体关节疼痛及伴随症状无明显改善。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10个疗程,治愈51例,好转24例,无效7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 病例I : 滕某,女,52岁。症见双手腕、手指及双膝关节对称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晨僵明显,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纳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关节疼痛肿胀轻,仍有晨僵,活动受限,食欲渐增;续服2个疗程,诸证明显好转,关节肿痛消失,时见晨僵;再续服2个疗程,正气已复,痹闭已获宣通,肢体关节疼痛消失,治愈。病例2 姜某,男,45岁。症见左足踝关节及双膝关节红肿明显,痛而拒按,夜间加重,步履艰难,时伴恶寒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自觉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足大趾疼痛基本消除,步履稍艰;继续服药3个疗程,诸症皆除,治愈。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10 30份、附子5 20份、甘草3 10份、草乌5 15份、川乌5 15份、鸡血藤10 40份、秦艽5 25份、桂枝5 25份、当归5 25份、黄芪10 40份、乌蛇5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痹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忍冬藤10~30份、附子5~20份、甘草3~10份、草乌?5~15份、川乌5~15份、鸡血藤10~40份、秦艽5~25份、桂枝5~25份、当归5~25份、黄芪10~40份、乌蛇5~20份、独活5~25份、细辛3~10份、木瓜5~20份、老鹳草10~30份、海风藤10~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忠董艳丽王军红
申请(专利权)人:王先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