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吊翻转机构,在吊耳起吊棒(1)外壁设有一轴向凹槽(11),并在模具本体上设有挡板(2),挡板(2)侧边上设有与凹槽(11)对应的凸起(21),吊耳起吊棒(1)装入模具本体后,旋转吊耳起吊棒(1),使凹槽(11)与凸起(21)不对应,这时吊耳起吊棒(1)便取不出来,安全可靠、实用简便、方便拆卸,同时提高了模具翻转时的安全系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吊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模具起吊翻转的安全性关系到每一位员工,如果在起吊或者翻转的时候发生事故,那将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一套模具轻则10吨重则40吨,如果翻转的时候砸到员工的话,有很大的可能造成死亡。目前的市面上能直接采购的大型模具的起吊翻转结构的标准件主要分成两种,第一种是用一个弹性销子来做挡块的起吊翻转结构如图I所示,一种是带一个圆环来做挡块的起吊翻转结构如图2所示,但是此两种结构都有它的严重的弊端。如图I所示吊棒上有一个弹性的销子,把弹性的销子按进去后就能取出吊棒。如果员工没有把弹性的销子安装到位的话吊棒就会一直卡在本体里,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发生事故;另外弹簧销子使用次数多了弹力及性能都会减低,车间灰尘多,销子就有可能堵在里面。如图2所示吊棒上有一圆环状的卡环,在重力影响下卡环与吊棒不是同心的,当卡环与吊棒同心时吊棒就能取出。在起吊尤其是翻转的时候,卡环与吊棒的相对位置是不稳定的,如果发生脱落,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起吊翻转结构安全系数低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实用简便、方便拆卸,提高模具的翻转时的安全系数的起吊翻转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吊翻转机构,包括吊耳起吊棒,吊耳起吊棒外壁设有一轴向凹槽,它还包括挡板,挡板与模具本体相连,挡板侧边上设有与凹槽对应的凸起。吊耳起吊棒一端固接有一吊环。它还包括吊耳铸入管,吊耳铸入管装入模具本体内,吊耳起吊棒与吊耳铸入管配合。挡板与模具本体为螺纹连接。这样吊棒想要活动必须要凹的地方对准凸的地方,这样的话就能保证吊棒不轻易能拔出来,就能提高模具起吊翻转时的安全系数。同时这样的结构拆卸也很方便,只需要将吊棒转到合适的角度就能取出,更方便操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既方便拆卸又不会有安全隐患的结构,解决现场员工的担忧。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弹性销子起吊翻转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圆环起吊翻转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起吊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 —种起吊翻转机构的吊耳起吊棒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I、吊耳起吊棒,11、凹槽,2、挡板,21、凸起,3、吊环,4、吊耳铸入管。具体实施方式图3和图4为本技术一种起吊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吊耳起吊棒1,吊耳起吊棒I外壁设有一轴向凹槽11,还包括挡板2,挡板2与模具本体相连,挡板2侧边上设有与凹槽11对应的凸起21。吊耳起吊棒I 一端固接有一吊环3。还包括吊耳铸入管4,吊耳铸入管4装入模具本体内,吊耳起吊棒I与吊耳铸入管4配合。吊耳铸入管4铸造时铸在本体上的,它的硬度比本体强,用来保护本体。挡板2与模具本体为螺纹连接。吊耳起吊棒I焊有一个吊环3,它可以方便员工取出吊耳起吊棒1,同时由于吊环3与凹槽11是不对称的,在吊环3的重力作用下,吊耳起吊棒I的凹槽11与挡板2的凸起21是不对应的,这时吊耳起吊棒I是取不出来的。模具本体上铸造出来一个凸包,它的作用是限位。当员工需要取出吊耳起吊棒I的时候,只需要将吊耳起吊棒I旋转到凹槽11与挡板2上凸起21对应的地方,即可拔出吊耳起吊棒1,操作简单方便。通过科学的计算方式计算后,规范了这种起吊翻转结构的每个尺寸,并制定了相应的规格,每个规格对应适用与不同吨位的模具,同时通过现场实践来进行完善。既方便拆卸又不会有安全隐患的结构,解决现场员工的担忧。本结构安全可靠、实用简便,提高模具的翻转时的安全系数。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起吊翻转机构,包括吊耳起吊棒(I),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起吊棒(I)外壁设有一轴向凹槽(11),还包括挡板(2),所述挡板(2)与模具本体相连,所述挡板(2)侧边上设有与所述凹槽(11)对应的凸起(2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起吊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起吊棒(I)一端固接有一吊环⑶。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起吊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耳铸入管(4),所述吊耳铸入管(4)装入模具本体内,所述吊耳起吊棒(I)与吊耳铸入管(4)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吊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与模具本体为螺纹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起吊翻转机构,在吊耳起吊棒(1)外壁设有一轴向凹槽(11),并在模具本体上设有挡板(2),挡板(2)侧边上设有与凹槽(11)对应的凸起(21),吊耳起吊棒(1)装入模具本体后,旋转吊耳起吊棒(1),使凹槽(11)与凸起(21)不对应,这时吊耳起吊棒(1)便取不出来,安全可靠、实用简便、方便拆卸,同时提高了模具翻转时的安全系数。文档编号B66C13/04GK202657818SQ20122017712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汪娟, 何方可, 唐德全 申请人:富士瑞鹄技研(芜湖)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吊翻转机构,包括吊耳起吊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起吊棒(1)外壁设有一轴向凹槽(11),还包括挡板(2),所述挡板(2)与模具本体相连,所述挡板(2)侧边上设有与所述凹槽(11)对应的凸起(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娟,何方可,唐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瑞鹄技研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