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播种机
本技术属于间歇或定时播种的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农业播种机中,播种原理基本上都是采用胶轮凹槽装置,利用轮的转动将凹槽中所存种子播入播种机腿,进而种于土壤。播种的数量是靠调整凹槽在种斗中的伸出量及毛刷胶皮压力来确定。此类播种机由于凹槽较大,存种量较多,使播种量较大,并且播种数量上不易掌握准确;另外,由于种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如此槽入量相同,播种数量会不等,使用中难以掌握准确;再者由于种子形状、湿度等因素影响,有时会使种子卡在齿槽中,造成落播缺苗现象。由于受结构影响此类播种机无法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途播种机,具有不易卡种、不易挤伤种子、下种量易控、下种率高轻便等优点。尤其适合于玉米、棉籽、大豆等大粒种子的穴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播种机,包括悬挂式机架(8)、种子斗(2)、排种管(14)、开沟器(11)、培土器(12)及机械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排种器具有如下结构:两个相对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各设有3个左右平动的压杆(18、19、20),在杆上均带有复位弹簧(21),左侧一平动压杆(20)和右侧一平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播种机,包括悬挂式机架(8)、种子斗(2)、排种管(14)、开沟器(11)、培土器(12)及机械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排种器具有如下结构:两个相对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各设有3个左右平动的压杆(18、19、20),在杆上均带有复位弹簧(21),左侧一平动压杆(20)和右侧一平动压杆(20)上分别连接有带滑杆(30、28)和单边框的滑块(29、32),二滑块可形成充种孔,充种孔上方连通种子斗;左侧另一平动压杆(19)和右侧另一平动压杆(19)上分别连接有带单边框及单边档板的直角式滑动框(22、23),二者可形成分种室,它处于充种孔的下方;左侧第三平压杆(18)和右侧第三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播种机,包括悬挂式机架(8)、种子斗(2)、排种管(14)、开沟器(11)、培土器(12)及机械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排种器具有如下结构:两个相对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各设有3个左右平动的压杆(18、19、20),在杆上均带有复位弹簧(21),左侧一平动压杆(20)和右侧一平动压杆(20)上分别连接有带滑杆(30、28)和单边框的滑块(29、32),二滑块可形成充种孔,充种孔上方连通种子斗;左侧另一平动压杆(19)和右侧另一平动压杆(19)上分别连接有带单边框及单边档板的直角式滑动框(22、23),二者可形成分种室,它处于充种孔的下方;左侧第三平压杆(18)和右侧第三平动压杆(18)上分别连接有一对带滑杆(31、33)的开式档板(38、39),二档板离开即形成落种孔,合上即将分种室封死,落种室处于分种室的下面,排种轴(16)的两端设有齿轮(1)和转轮(101),二轮内侧面圆周方向均设有3个凸轮,分别与上述左右侧板上的平动压杆(18、19、20)相配合,协调控制上层滑块的开合、中层分种室的落种及下层档板的开合;齿轮(1)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和动力轴相连接;落种孔和下面的排种管(14)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带单边框及单边挡板的直角式滑动框(22、23)单边框的框内侧面上设有摩擦结构,并在中层凸轮的凸台上设有两个以上使中层滑块往复运动的凹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排种器上设有播种量调节机构(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在上层两滑块(29、32)左右内侧设有斜面和/或在分种室左右档板内侧上设有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在排种轴(16)的两侧各设有一套充种分种落种装置,齿轮(1)和转轮(101)内侧上具有可控制两套装置的装种与播种交互进行的凸轮结构,每行的排种管、开沟器两套共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途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凸轮与充种、分种、落种机构的开合具有以下对应运动结构关系:当齿轮(1)从0°逆时针运转开始时,凸轮对应上层顶杆的位置正至凸起位置的中部,即滑杆向内运动的封门极点位置,凸轮转动,在-45°之前继续保持此状态,当运行到-45°∽75°时,随凸轮的下凹,顶杆靠压簧的回弹而向外侧背向运行,带动滑块(29、32)背向运行,分种室逐渐打开,到-75°时完全打开,种子进入分种室,此状态一直保持到+75℃时完全打开,从+75°至+45°凸轮由凹逐渐变凸,上述二顶杆、滑杆、滑块继续相向运动,逐渐将分种室关闭,到45°时完全关闭,一直保持此状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