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4424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包括机壳外罩和机壳本体,所述机壳本体内设有直流电容器、直流无感母排、支撑板和若干个IGBT模块,所述支撑板下部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机壳本体上部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直流电容上方,所述IGBT模块固定在所述散热器的外壳上。由于机壳本体上部设有散热器,因而设备的散热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又由于控制模块固定在支撑板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的散热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
技术介绍
电网电压质量通常用稳定性、对称性及正弦性等指标衡量,随着现代电力电子设备等非线性负荷大量接入电网,使电网供电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其中各种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大量应用和负载的频繁波动是最主要的干扰源,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无功补偿装置来改善电能质量。目前如直挂链式SVG等基于大功率变流器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通常含有若干个IGBT功率模块,在工作过程中IGBT模块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电磁干扰,如何才能迅速散热以保证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性能,以及如何提高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包括机壳外罩和机壳本体,所述机壳本体内设有直流电容器、直流无感母排、支撑板和若干个IGBT模块,所述支撑板下部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机壳本体上部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直流电容上方,所述IGBT模块固定在所述散热器的外壳上。本技术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中,由于机壳本体上部设有散热器,因而设备的散热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又由于控制模块固定在支撑板下部,IGBT模块固定在散热器的外壳,这样控制模块就相对远离IGBT模块,从而有效减弱了 IGBT模块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频干扰对控制模块造成的影响,因而又提高了设备的抗干扰能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去除机壳外罩和支撑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包括机壳外罩I和机壳本体2。机壳本体2内的底部安装有电容器底座14,电容器底座14上安装有直流电容器13、直流电容器13前侧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下部设有控制模块6、开关电源7和若干驱动板8。机壳本体2的上部设有散热器3,散热器3位于直流电容器13上方,且散热器3的一端伸出机壳本体2外适当距离形成一个模块风道,该模块风道与机壳本体2的风道相通,这样独特的风道设计有利于减小散热器的体积进而缩小整个功率模块的体积。IGBT模块4固定在散热器3的外壳上,这样控制模块6就相对远离IGBT模块,从而有效减弱了 IGBT模块4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频干扰对控制模块6造成的影响。直流无感母排10由两块面积相当的叠层母排组成,两块叠层母排之间采用绝缘膜隔开,这种结构大大减小了 IGBT模块4在变流过程中产生的杂散电感,直流无感母排10分别与直流电容器13和IGBT模块4相连,直流无感母排10和直流电容器13构成直流模块。交流母排9与IGBT模块4相连,IGBT模块4和交流母排9构成交流模块。其中,机壳外罩I上开有散热窗11,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机壳本体2上在与控制模块6对应的位置上开有指示灯观察窗12,通过指示灯观察窗12可方便的观察控制模块6上的各种指示灯的状态,从而快速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以便于快速定位故障情况。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抗干扰能力,支撑板5设计为双层结构。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包括机壳外罩(I)和机壳本体(2),所述机壳本体(2 )内设有直流电容器(13 )、直流无感母排(10 )、支撑板(5 )和若干个IGBT模块(4),所述支撑板(5)下部设有控制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本体(2)上部设有散热器(3 ),所述散热器(3 )位于所述直流电容(13 )上方,所述IGBT模块(4 )固定在所述散热器(3)的外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外罩(I)上开有散热窗(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3)的一端伸出所述机壳本体(2)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本体(2)上在与所述控制模块(6)对应的位置上开有指示灯观察窗(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为双层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无感母排(10)由两块面积相当的叠层母排组成,两块所述叠层母排之间采用绝缘膜隔开。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包括机壳外罩和机壳本体,所述机壳本体内设有直流电容器、直流无感母排、支撑板和若干个IGBT模块,所述支撑板下部设有控制模块,所述机壳本体上部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直流电容上方,所述IGBT模块固定在所述散热器的外壳上。由于机壳本体上部设有散热器,因而设备的散热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又由于控制模块固定在支撑板下部,本技术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的散热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文档编号H02J3/18GK202663119SQ201220287368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邵泽华, 司呈恪, 周亚军 申请人:山东蓝天电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新型功率模块,包括机壳外罩(1)和机壳本体(2),所述机壳本体(2)内设有直流电容器(13)、直流无感母排(10)、支撑板(5)和若干个IGBT模块(4),所述支撑板(5)下部设有控制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本体(2)上部设有散热器(3),所述散热器(3)位于所述直流电容(13)上方,所述IGBT模块(4)固定在所述散热器(3)的外壳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泽华司呈恪周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蓝天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