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天线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410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美化天线罩,其包括可固定于地面的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座和罩设于所述底座和顶座外侧而形成用于容纳天线的空腔的外罩,所述底座包括多个抵靠于所述外罩内侧的立柱和将所述立柱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横梁,所述顶座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一端的框架和竖立于所述框架并抵靠于所述外罩内侧的立柱。由于所述底座直接固定于地面,很稳固,且由于所述底座和顶座具有抵制于所述外罩内侧的立柱和横梁,从而增强了美化天线罩的机械强度,防止其受外力的影响而变形甚至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天线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与环境景观相符的美化天线罩
技术介绍
天线系统中,常常用天线罩来保护天线,以使其免受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不仅可延长天线的使用寿命,而且使天线更具隐蔽性。当前,由于人们担忧电磁辐射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对在居住环境附近安装天线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緒,各地时有居民反对在自家附近安装天线的报道,造成天线的安装成本不断上升,另ー方面,现有的天线罩设计时未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影响自然景观和城市形象,因此,具有环境友好性的美化天线罩不断涌现。同时,随着天线罩在新领域的应用,人们对其机械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ー种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美化天线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美化天线罩,包括可固定于地面的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座和罩设于所述底座和顶座外侧而形成用于容纳天线的空腔的外罩,所述底座包括多个抵靠于所述外罩内侧的立柱和将所述立柱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横梁,所述顶座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一端的框架和竖立于所述框架并抵靠于所述外罩 内侧的立柱。优选地,所述外罩包括罩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外罩和罩设于所述顶座并与所述第一外罩相接合而形成所述空腔的第二外罩。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一端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顶座的框架开设多个与所述通孔对准的锁固孔,多个螺栓穿过所述多个通孔和锁固孔并由螺母锁固而将所述顶座和底座固定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第一外罩呈中空的方形体,所述底座的立柱为四个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一外罩的任两相邻侧面所形成的四个内角处。优选地,所述底座的横梁为多层设置。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侧面对角地设置多个加强肋。优选地,所述底座于靠近所述顶座的一端设置有导轨,所述美化天线罩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导轨的用于固定天线的抱杆。优选地,所述顶座的框架边缘凸设抵靠于所述第二外罩内侧的支架。优选地,所述第二外罩于侧面开设有安装ロ,所述安装口上固定有可开启的门板。优选地,所述第二外罩呈中空的方形体,所述顶座的立柱为两个分别抵靠于所述第二外罩上开设有安装ロ的侧面与相邻两侧面所形成的两内角处。本技术的美化天线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底座直接固定于地面,很稳固,且由于所述底座和顶座具有抵制于所述外罩内侧的立柱和横梁,从而增强了美化天线罩的机械强度,防止其受外力的影响而变形甚至损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美化天线罩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美化天线罩的底座的放大图3是本技术美化天线罩的底座的放大图;图4是图I的组装图;图5是本技术美化天线罩的第一外罩、第二外罩、盖板和门板的制造エ艺图。图中各标号对应的名称为10美化天线罩、20底座、22、34立柱、24横梁、26加强肋、27法兰边、272安装孔、28导轨、29通孔、30顶座、32框架、322底框、323锁固孔、324第一支架、326第二支架、328加强板、40第一外罩、42穿线ロ、44开ロ、50第二外罩、51空腔、52顶盖、54安装ロ、56安装梁、60抱杆、62管件、64托板、66固定孔、70盖板、80门板、90避雷針、91、95、97、100螺栓、92、94、96螺母、93U形架、98合页、99搭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美化天线罩10包括底座20、顶座30、第一外罩40、可与所述第一外罩40相接合而形成用于容纳天线(图未示)的空腔51 (如图4)的第二外罩50、置于所述空腔51内以安装天线的抱杆60、盖板70、门板80和避雷针90。请继续參考图2,所述底座20呈中空的方形体,包括多个立柱22和将所述多个立柱22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横梁24,图中的立柱22为四个,而所述多个横梁24连接于相距最近的两相邻立柱22之间,且分多层设置。所述底座20于两相对侧面对角地设置多个加强肋26。所述底座20于第一端设置有法兰边27、于相对的第二端设置有导轨28。所述法兰边27开设多个安装孔272。所述底座20于所述第二端开设多个通孔29。请继续參考图3,所述顶座30包括呈方形的中空框架32和竖立于所述框架32上的立柱34。所述框架32包括底框322和形成于所述底框322边缘的第一支架324、第二支架326。所述底框322对应所述底座20的通孔29开设多个锁固孔323。所述第一支架324是两组分别凸设于所述底框322的两相对边缘的加强板328,而所述第二支架326大致呈倒“凹”字形,分别凸设于所述底框322的另两相对边缘。图中的立柱34为两个,与一组加强板328位于所述底框322的同一边缘。所述第一外罩40和第二外罩50均呈中空的方形体,可分别罩设于所述底座20和顶座30外側。所述第一外罩40于两相对侧面分别开设有穿线ロ 42,用于穿入电源线和信号线。所述第一外罩40于具有穿线ロ 42的两相对侧面之间的ー侧面上开设可安装所述盖板70的开ロ 44。所述第二外罩50于一端形成顶盖52、于ー侧面开设有安装ロ 54 ;所述第ニ外罩50于靠近所述顶盖52的位置架设有安装梁56。所述抱杆60包括长形的中空管件62和固设于所述管件62 —端的托板64。所述管件62的末端开设有固定孔66。所述避雷针90固定于所述第二外罩50的顶盖52上。请继续參考图4,安装吋,将所述第一外罩40罩于所述底座20外侧,从而让所述底座20的立柱22抵靠于所述第一外罩40的任两相邻侧面所形成的内角处、横梁24则抵靠于所述第一外罩40内側,且所述第一外罩40的两相对端与所述底座20的两相对端相平齐、所述开ロ 44位于设有加强肋26的两相对侧面之间的ー侧面。将所述顶座30置于所述底座20的第二端,且让所述底框322上形成第二支架326的边缘与设有加强肋26的两相对侧面对齐、所述底框322的锁固孔323与所述底座20的通孔29对准。用多个螺栓91穿过所述锁固孔323和通孔29并由螺母92锁固而将所述顶座30和底座20固定在一起。让所述抱杆60的托板64置于所述底座20的导轨28上,让两U形架93跨过所述导轨28及穿过所述托板64,并用螺母94锁固,即将所述抱杆60固定于所述底座20。将所述第二外罩50罩于所述底座30外侧,所述第二外罩50的另ー相对端与所述顶座30的底框322相平齐且抵接于所述第一外罩40的边缘,从而让所述顶座30的立柱34抵靠于所述第二外罩50上开设有安装ロ 54的侧面与相邻两侧面所形成的内角处、第一支架324和第二支架326均抵靠于所述第二外罩50内侧。这时,所述抱杆60置于由所述第一外罩40和第二外罩50所形成的空腔51内,且其末端靠近所述第二外罩50内的安装梁56,用螺栓95穿过所述固定孔66和安装梁56,利用螺母96锁固而将所述抱杆50固定。用螺栓97将所述盖板70固 定所述第一外罩40而封闭所述开ロ 44。如利用合页98将所述门板80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外罩50,所述门板80闭合时封闭所述安装ロ 54,利用搭扣99、螺栓100将所述门板80固定于所述第二外罩50。安装所述美化天线罩10时,让固定子地面的螺栓(图未示)分别穿过所述底座20的安装孔272并用螺母紧固而固定于地面。而安装天线时,打开所述门板80,天线经由所述安装ロ 54进入所述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美化天线罩,包括可固定于地面的底座、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座和罩设于所述底座和顶座外侧而形成用于容纳天线的空腔的外罩,所述底座包括多个抵靠于所述外罩内侧的立柱和将所述立柱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横梁,所述顶座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一端的框架和竖立于所述框架并抵靠于所述外罩内侧的立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赵治亚李华周添吕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