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层夹芯超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多块具有金属微结构的超材料板材;在每一超材料板材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而形成多个间隔的胶条;利用胶条将所述多块超材料板材黏结在一起,且任两相邻超材料板材之间的胶条位于该两超材料板材与各自相邻的超材料板材之间的对应两胶条之间的位置;将粘合在一起的多块超材料板材切分为多个超材料夹芯条;拉伸每个超材料夹芯条而形成多孔超材料夹芯;将多孔超材料夹芯黏结于两超材料板材之间,制得一块夹芯超材料;重复以上步骤以制得多块夹芯超材料,将它们叠加在一起并黏结,而制得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其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层夹芯超材料天线罩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材料及其在天线罩上的应用,更具体地说,涉及ー种。
技术介绍
超材料是ー种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当前,人们通过在基板上排列由金属线段构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超材料金属微结构来形成超 材料。由于可以利用金属微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以及排布来改变超材料空间各点的介电常数和/或磁导率,使其产生预期的电磁响应,以控制电磁波的传播,故而,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各国科研人员争相研究的热点之一。最新的研究发现,超材料是ー种良好的透波材料,特别是用其制成的天线罩不仅可显著提高天线罩的透波性能,而且使天线罩具有耐热、耐腐蚀、抗压及其他机械性能。尽管目前,由超材料制成的天线罩较用如玻璃钢等传统材料制成的天线罩的重量减轻很多,但还是无法满足业界对轻质天线罩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以获得轻质的多层三维立体超材料和多层三维立体超材料天线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多块超材料板材,姆ー超材料板材包括介质基板和阵列排布于所述介质基板上的金属微结构;b.在每ー超材料板材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而形成多个间隔的胶条;c.利用胶条将所述多块超材料板材黏结在一起,且任两相邻超材料板材之间的胶条位于该两超材料板材与各自相邻的超材料板材之间的对应两胶条之间的位置;d.将所述粘合在一起的多块超材料板材沿垂直于胶条的纵向延长方向切分为多个超材料夹芯条;e.拉伸姆个超材料夹芯条,从而展开成为多孔超材料夹芯,让所述金属微结构形成于所述小孔的孔壁上;f.在多孔超材料夹芯的两表面涂覆胶黏剂并黏结于两超材料板材之间,即制得一块金属微结构存在于夹芯层的孔壁及表面的超材料板材上的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g.重复以上步骤以制得多块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将所述多块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叠加在一起并黏结,从而制得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优选地,在所述步骤b中,胶条涂于每ー超材料板材的两个表面,且任ー表面的胶条位于另ー表面的对应两胶条之间的位置。优选地,所述步骤b还包括涂覆胶黏剂之前在每ー超材料板材的表面形成压痕,胶条分别形成于两相邻压痕之间,且每两相邻胶条之间留有两压痕。优选地,在所述步骤d中,金属微结构为阵列排布于超材料板材的表面,所述粘合在一起的多块超材料板材沿相邻的两排呈直线排布的金属微结构之间的中分线切分,两相邻切分线之间的距离为两相邻金属微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的整数倍。优选地,在所述步骤f中,黏结于所述两超材料板材之间的多个多孔超材料夹芯呈连续分布。优选地,所述多块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通过胶黏剂或热压黏结在一起。 ー种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多块超材料板材,每ー超材料板材包括介质基板和阵列排布于所述介质基板上的金属微结构;在每ー超材料板材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而形成多个间隔的胶条;利用胶条将所述多块超材料板材黏结在一起,且任两相邻超材料板材之间的胶条位于该两超材料板材与各自相邻的超材料板材之间的对应两胶条之间的位置;将所述粘合在一起的多块超材料板材沿垂直于胶条的纵向延长方向切分为多个超材料夹芯条;拉伸每个超材料夹芯条,从而展开成为多孔超材料夹芯,让所述金属微结构形成于所述小孔的孔壁上;通过胶黏剂将所述多孔超材料夹芯黏结于ー超材料板材上;重复以上步骤以制得多块黏结有多孔超材料夹芯的超材料板材,将所述多块黏结有多孔超材料夹芯的超材料板材叠加在一起并黏结,且让所述超材料板材与所述多孔超材料夹芯交替设置,从而制得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而使金属微结构存在于每ー夹芯层的孔壁及其两侧的超材料板材上。ー种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其包括多块叠加在一起的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每一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具有两超材料板材和置于所述两超材料板材之间的多孔超材料夹芯,每一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的多孔超材料夹芯的孔壁及位于两侧的超材料板材的表面上均具有金属微结构。ー种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天线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多块超材料板材,每ー超材料板材包括介质基板和阵列排布于所述介质基板上的金属微结构;在每ー超材料板材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而形成多个间隔的胶条;利用胶条将所述多块超材料板材黏结在一起,且任两相邻超材料板材之间的胶条位于该两超材料板材与各自相邻的超材料板材之间的对应两胶条之间的位置;将所述粘合在一起的多块超材料板材沿垂直于胶条的纵向延长方向切分为多个超材料夹芯条;拉伸每个超材料夹芯条,从而展开成为多孔超材料夹芯,让所述金属微结构形成于所述小孔的孔壁上;在多孔超材料夹芯的两表面涂覆胶黏剂并黏结于两超材料板材之间,即制得ー块金属微结构存在于夹芯层的孔壁及表面的超材料板材上的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重复以上步骤以制得多块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将所述多块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叠加在一起并黏结,从而制得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天线罩。ー种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天线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多块超材料板材,每ー超材料板材包括介质基板和阵列排布于所述介质基板上的金属微结构;在每ー超材料板材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而形成多个间隔的胶条;利用胶条将所述多块超材料板材黏结在一起,且任两相邻超材料板材之间的胶条位于该两超材料板材与各自相邻的超材料板材之间的对应两胶条之间的位置;将所述粘合在一起的多块超材料板材沿垂直于胶条的纵向延长方向切分为多个·超材料夹芯条;拉伸每个超材料夹芯条,从而展开成为多孔超材料夹芯,让所述金属微结构形成于所述小孔的孔壁上;通过胶黏剂将所述多孔超材料夹芯黏结于ー超材料板材上;重复以上步骤以制得多块黏结有多孔超材料夹芯的超材料板材,将所述多块黏结有多孔超材料夹芯的超材料板材叠加在一起并黏结,且让所述超材料板材与所述多孔超材料夹芯交替设置,从而制得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天线罩,而使金属微结构存在于每ー夹芯层的孔壁及其两侧的超材料板材上。本专利技术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天线罩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エ艺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制得的超材料及超材料天线罩由于具有夹芯结构,重量较轻,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又由于具有存在于其三维空间的金属微结构,使其透波性能更好。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2是利用图I中的方法制得的超材料板材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利用图I中的方法制得的黏结在一起的多块超材料板材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用的多块超材料板材上排布的胶条的第一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用的多块超材料板材上排布的胶条的第二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的制造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用的超材料板材上排布的压痕及胶条的平面示意图;图7是利用图I中的方法制得的多孔超材料夹芯的平面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多孔超材料夹芯的立体图;图9是利用图I中的方法制得的一块夹芯超材料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利用图I中的方法将多块夹芯超材料黏结在一起而形成多层夹芯超材料的过程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多层三维立体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多块超材料板材,每一超材料板材包括介质基板和阵列排布于所述介质基板上的金属微结构;b.在每一超材料板材的表面上涂覆胶黏剂而形成多个间隔的胶条;c.利用胶条将所述多块超材料板材黏结在一起,且任两相邻超材料板材之间的胶条位于该两超材料板材与各自相邻的超材料板材之间的对应两胶条之间的位置;d.将所述粘合在一起的多块超材料板材沿垂直于胶条的纵向延长方向切分为多个超材料夹芯条;e.拉伸每个超材料夹芯条,从而展开成为多孔超材料夹芯,让所述金属微结构形成于所述小孔的孔壁上;f.在多孔超材料夹芯的两表面涂覆胶黏剂并黏结于两超材料板材之间,即制得一块金属微结构存在于夹芯层的孔壁及表面的超材料板材上的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g.重复以上步骤以制得多块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将所述多块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叠加在一起并黏结,从而制得多层三维立体夹芯超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赵治亚,法布里齐亚·盖佐,金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