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196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过滤细颗粒物的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支撑着进气口与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连接有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中依次设有气泵、吸附膜、过滤膜以及杀菌装置,所述过滤膜的孔径小于2.5微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空气净化器可有效过滤PM2.5颗粒物等有害物,提高了空气质量,适宜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空气浄化设备,尤其涉及ー种空气浄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近ー两年城市中灰霾天气日益增多,PM2. 5这 个环保大气指标日益被人们所熟知,2012年2月29日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 5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 (颗粒物),科学家用PM2. 5表示姆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 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 5粒径小,富含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一般而言,粒径2. 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 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 5)则主要为日常发电、エ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718272A公开了ー种空气浄化机,包括机壳、集尘过滤器、送风机,机壳形成有室内吸入ロ及室内排出ロ,集尘过滤器设置于机壳内,并且利用电场使吸入到机壳内的室内空气中的灰尘颗粒带电,从而利用电吸引力吸附空气中的灰尘颗粒,送风机设置于机壳内,将室内空气在机壳内外强制循环,还包括换气时,根据送风机的送风力,把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把室外空气净化机能够使室内得到换气,另外,机壳的内部还有运行换气模式时向室内提供氧气的制氧机。该空气净化机无法有效过滤较细颗粒物,如PM2. 5颗粒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用于过滤细颗粒物的空气净化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无法有效过滤较细颗粒物,如PM2. 5颗粒物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浄化器,包括机売,所述机壳支撑着进气ロ与排气ロ,所述进气ロ与排气ロ之间连接有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中依次设有气泵、吸附膜、过滤膜以及杀菌装置,所述过滤膜的孔径小于2. 5微米。该技术方案的设计思路是空气在气泵的作用下沿空气流道流动,依次通过吸附膜、过滤膜与杀菌装置;吸附膜用于去除气溶胶等异味气体,浄化空气以及去除大部分粗颗粒物(如粒径大于20微米的颗粒物),以免其堵塞孔径较小的过滤膜,从而提高过滤膜的过滤效果以及使用寿命;过滤膜用于过滤PM2. 5颗粒物;杀菌装置主要用于杀菌消毒,该空气浄化器可有效过滤PM2. 5颗粒物,提高了空气质量。作为优选,所述吸附膜为活性炭纤维、竹炭纤维或矿物质材料。因吸附膜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从而有较强的吸附性能,空气经过吸附层,其中的微小颗粒及气溶胶等杂质被吸附,空气得到初步的净化。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膜为超滤膜、滲透或反滲透膜。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膜为孔径O. I微米的微滤膜。作为优选,所述杀菌装置为紫外线杀菌装置或臭氧杀菌装置。经过滤膜过滤后的空气已达到国家空气标准,然而考虑到医院或学校地区空气环境复杂(空气中细菌含量较高),因此,在本浄化器出气以前设置杀菌装置ー套(紫外光消毒或臭氧消毒)以进ー步提高出气的空气质量。作为优选,所述空气浄化器可制成圆柱体形、长方体形、多边体形或其他规格的形状。本技术空气净化器的有益效果是该空气浄化器可有效过滤PM2. 5颗粒物等有害物,提闻了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空气净化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分别为1.机壳2.气泵3.吸附膜4.过滤膜5.杀菌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种空气净化器,如图I所不,包括长方体形状的机壳1,所述机壳I支撑着进气ロ与排气ロ,所述进气ロ与排气ロ之间连接有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中依次连接有气泵2、吸附膜3、过滤膜4以及杀菌装置5,以上各部件均架设有支撑框架,所述过滤膜4为孔径O.I微米的微滤膜,所述吸附膜3为活性炭纤维、竹炭纤维或矿物质材料,所述杀菌装置5为紫外线杀菌装置或臭氧杀菌装置。使用时,空气在气泵2的作用下沿空气流道流动,依次通过吸附膜3、过滤膜4与杀菌装置5,可有效过滤PM2. 5颗粒物等有害物,提高了空气质量。上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构思作优选举例说明。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或补充或等同替代,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浄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I)支撑着进气ロ与排气ロ,所述进气ロ与排气ロ之间连接有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中依次设有气泵(2)、吸附膜(3)、过滤膜(4)以及杀菌装置(5),所述过滤膜(4)的孔径小于2. 5微米。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膜(3)为活性炭纤维、竹炭纤维或矿物质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4)为超滤膜、渗透或反渗透膜。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4)为孔径O.I微米的微滤膜。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5)为紫外线杀菌装置或臭氧杀菌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浄化器可制成圆柱体形、长方体形或多边体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过滤细颗粒物的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支撑着进气口与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连接有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中依次设有气泵、吸附膜、过滤膜以及杀菌装置,所述过滤膜的孔径小于2.5微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空气净化器可有效过滤PM2.5颗粒物等有害物,提高了空气质量,适宜推广使用。文档编号F24F3/16GK202660655SQ20122015928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陈新, 章羞月 申请人:杭州云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支撑着进气口与排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连接有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中依次设有气泵(2)、吸附膜(3)、过滤膜(4)以及杀菌装置(5),所述过滤膜(4)的孔径小于2.5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章羞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云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